1、保健耳朵按哪个穴位好?
1、在小小的耳朵上,聚集有一百二十个穴道,你一定很诧异。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穴道因与全身的经络相连,故和五脏六腑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当身上部位发生异常时,耳穴的对应穴道,即会产生疼痛或硬块。如果适时地加以处置,把这些异常的现象消除,身体的状况自然就可改善。古老医术中的耳针疗法,就是运用这个原理。
3、在现今繁忙的生活中,很多人忽略这个重要的部位。每天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去搓揉,让耳朵上所有的穴道都能活络畅通,对健康有莫大的助益。
2、耳朵上有160多个穴位,老年人怎样按降压保健?
耳朵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肺腑重要的外相,可以反映全身脏腑经络的信息。经常按摩耳朵,可以调整脏腑。老年人经常按摩耳朵,可以祛病健脑,醒神聪目。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经常会出现耳鸣眩目,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的症状。此时可以将两掌分别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错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可以很好的养生保健,对于这些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老年人在闲暇之余可以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助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肾脏等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还可以按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侧,拇指贴耳廓外侧,相对捏揉,直至发热,对腰部保健有一定的好处。向下拉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耳垂微微发热即可。用食指、拇指提拉住耳廓,自内向外提拉,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耳朵按摩疗法可以调整肺腑,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但是在按摩耳朵时要格外注意耳朵有外伤,或者有其他耳部疾病的患者并不适宜按摩耳朵。老年人,休息时可以按摩耳朵,以通窍健身,祛病健脑,以达到强身健体,防止各种病患的目的。
3、每天做耳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经常对耳朵正确的穴位来进行按摩,能够让人们copy的耳朵更加伶俐,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精力时刻都处在充沛的状态下。如果是患有疾病的患者,都在耳朵上面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适当的按摩一下耳廓,可以起到健身作用。
4、有耳朵的保健方法推荐吗?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万物各种各样声音的窗口,当然也对我们身体保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意思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如果时常对它进行按摩会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其实,大家仔细观察耳朵的形态就可以发现,它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专家表示,耳垂代表胎儿的头眼部,耳的外缘部分为躯干及四肢,而内侧部分为人体的内脏器官。以针刺相应的穴位可治疗躯体或内脏的疾病,但一般人在家自我按摩时,则不必拘泥于穴位。
引耳:以右手从头上拽左耳尖14次,即先将右手举过头顶,掌心向头侧,肘关节下弯,手绕过头顶,再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耳尖,三指用力轻轻地向上拉耳14次。而后,再换左手,方法同上。引耳通过牵拉耳部,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还能起到运动上肢关节的作用。
摩耳:双手掌摩擦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再向上折按摩耳背面,反复10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
扫耳:用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可听到嚓嚓声。每次20—30下,每天数次。
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5、坚持按摩耳朵上的哪几个穴位可以补气强身?
在我们的耳朵上有着很多隐藏的穴位,因此经常按摩耳朵上的那些穴位,可以起到补气强身的作用。第1个办法就是提拉耳尖,可以将自己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按在耳朵的上半部分。
轻轻的揉捏这个地方,然后再不断的向上提拉,直到你感觉到自己的耳朵已经出现发热的状况之后,就可以停下了。每一次提拉的次数不要超过20次。第2个手法则是按摩耳轮。
在按摩耳轮的时候,仍然是用食指和拇指将食指和拇指沿着自己耳朵外面的耳轮地方,上下不断的进行按压从上倒下,然后再从下及上这样不断的重复,直到自己的耳朵里面已经出现发热发烫的状况之后,就可以停止这一个动作了。
之后再用手拉着自己的耳廓向外进行拉伸,因为耳廓是耳朵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位,因此你在按耳廓的时候,会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放松。
第3个方法则是轻轻的揉捏耳垂,在揉捏耳垂的时候,仍然是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揉捏自己的耳垂,然后向下拉拽。不过这一个手法的力度不能够太大,一定要轻轻的进行按揉,然后下拉这个次数也不要超过20次。
再进行完这一个动作之后,就会感觉到耳朵已经出现了发热发烫的状况,第4个办法则是按压自己的耳屏,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食指不断的按压自己的耳屏,直到他将耳道完全封住之后就可以。
6、耳朵贴穴位有效吗?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的周围五脏皆有,所以,五脏虚弱,禀赋不足可能造成近视等情况,那么耳穴贴压也遵循这个原则取穴。
指导意见:
取穴主要以眼,目1,目2,肝,肾,为主,可以加用脾,肺,心,神门,内分泌。
但这中贴压最好是在医院请专业的医生给你贴压,因为耳朵比较小,每个穴位的位置都比较紧凑,如果取穴不准,必然会影响疗效。
贴压后每天用手按捏贴压部位,直到有酸胀疼痛或发热感为好。
注意用眼卫生,看电视或写作业保持良好的距离和环境亮度,坚持做眼保健操。
祝你健康快乐。
7、耳朵穴位密集,为何中医说常搓耳捏耳可强健身体?
耳朵穴位密集,为何中医说常搓耳捏耳可强健身体?
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朵跟手脚一样布满了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因此,平时如能坚持搓耳、捏耳,可强健身体。
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很多中医高手还可以通过观察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现象来协助诊断疾病。
比如在冠心病病人的耳垂处常可见到一条斜形的皱痕,此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耳垂对血管缺血现象很敏感,一旦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时,耳垂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现象,并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变化,依据这条斜线状的皱痕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可达90%。人们在医院里也可以见到医生在患者耳朵上某个特定的穴位埋药籽或埋针,以此治疗各类疾病。
许多细小的血管和穴位,常按摩、捏耳朵对身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常搓耳廓可养颜。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顿有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效果。
提拉耳垂治头痛。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提拉耳尖可退热。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
搓弹双耳可强肾。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8、人的耳朵都有哪些穴位
耳穴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穴位太多了。以下附图了解:
9、从人体耳朵穴位怎么看对应疾病?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是,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这些将在“经络美容常用方法”一讲中介绍。
图45、耳穴图
1、耳中(膈) HX1
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皮肤疾患,顽固性的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
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风溪 SF1、Zi
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
定位: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 TF2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 TF4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 TF5
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
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 TG2P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用:低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过敏性皮肤病。
10、皮质下 AT4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身体虚弱。
11、对屏间 AT1、2、4i
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12、口 CO1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
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13、胃 CO4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
14、大肠 CO7
定位: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
应用:便秘;肥胖;痤疮。
15、肾 CO10
定位: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后部。
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16、肝 CO12
定位:耳甲艇的后下部。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黄褐斑,痤疮。
17、脾 CO13
定位:耳甲腔的后下方。
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失养枯萎;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18、心 CO15
定位: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应用:神经衰弱;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癔病。
19、肺 CO14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
应用:声音嘶哑,咽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20、三焦 CO17
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外。
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21、内分泌 CO18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22、面颊 LO5、6i
定位:耳垂第5、6区交界线周围区。
应用:面部保健美容按摩;面瘫,面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