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球作用是什么,玩保健球有什么好处?
保健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健身器具,有石的、钢的、铜的,还有的只用两个核桃当球,其中王铁匠保健球较为有名。不爱出门,在家看电视时玩玩保健球,有益于强身健体,在玩球时指掌做适度运动,调节了肌体经络。636f70797a6431333335313230常玩保健球还有以下四大作用:
1、增强手部的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
通过指掌运动,可以使手指、手掌、手腕弯曲伸展灵活,促进指、腕、肘等上肢肌肉的运动,可防止和纠正老人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上肢麻木无力、颤抖、握力减退等症状。
2、调节中枢神经
保健球可刺激手掌第二、第三根掌骨,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达到镇静怡神、健脑益智的功效,从而增进自身脏腑的生理功能。
3、有活血通络的效果
通过指掌的运动,使保健球滚行于手掌之中,不断而又有规律地冲击手上的诸多穴位,它们都是人体中几条重要经络的起始点,与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对全身的许多器官都有相应的调节保健作用。
4、健脑
手部运动对大脑有益,在玩保健球的时候,可以使人的思想集中于手上,排除各类杂念,消除紧张状态,使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常玩保健球能有效保健大脑,减缓脑部的老化速度,还能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此外,玩健身球要有耐心,并尽可能地与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交替进行,以增强健身效果。
2、初二上学期物理试卷
新课程标准初二物理第八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
卷(一)双基知识题部分(满分54分)
一、填空题(本题满分25分,共有10小题,每空1分)
1、 吸引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_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磁体。
2、 把某条形磁铁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它的两端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物理学上,我们把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___________的方向,规定为这一点磁场的方向。
4、 历史上最早研究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5、 实验表明:电流具有磁效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_有关。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的磁场性质与___________相似。
6、 电磁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优点在于:可用___________来控制磁性的有无;用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控制磁性的强弱;用___________控制磁极的极性。
7、 扬声器是把___________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___________和锥形纸盆构成。
8、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受力方向与___________方向以及___________方向有关。
9、 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机器。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机器。
10、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50赫兹,电流方向每秒改变__________次。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有6小题,每小题2分)
1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不正确说法是: ( )
A、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B、所有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C、磁感线上某一点方向,即该点磁场方向 D、磁感线在某些磁体的周围客观存在着
1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1-2-2所示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如图1-2-3所示的四副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出通电螺线管极性和电流方向关系的是: ( )
14、如图1-2-4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悬挂磁铁的弹簧伸长
B、悬挂磁铁的弹簧缩短
C、悬挂磁铁的弹簧的长度不变
D、悬挂磁铁的弹簧可能伸长,可能缩短
15、关于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选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选用软铁材料
B、应选用钢棒
C、以上两种材料都可以使用
D、以上两种材料都不行
16、关于发电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电机工作时,转子一定要其它物体来带动
B、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路两端的电压
C、发电机工作时,总是不间断地产生感应电流
D、发电机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电源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8分,共有3小题,第16小题4分,第17、18小题各2分)
17、请你在下图根据磁感线标出磁极极性,并画出小磁针在A点静止时的状态。
18、请根据右图磁感线,确定磁极A的极性,并判断电源正负极。
19、见右图,若闭合开关S后,弹簧变长,请标出条形磁铁B的S、N极。
四、计算题(本题满分9分)
20、某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是220V,正常工作电流是25A,内部线圈电阻是0.4Ω。
(1)请简单说明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4’)
(2)求: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2’)
(3)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的发热功率。(3’)
卷(二)探究性学习题部分(满分46分)
一、生活探究题(本题满分16分,共有8小题,第3小题1分,第7小题3分,其他小题各2分)
1、 2003年第一天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首次向上海市民开放。列车运行时在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原理,使列车稍离开地面,目的是_______(“增大”或“减小”)阻力。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水雷,它是由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 )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3、 工厂里,很多精密的机械仪表通常存放在密封的钢盒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外界磁场对其产生影响。这说明铁磁性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在航模大赛上,小松制作的小船能朝某一固定方向行驶。小明想知道里面到底是用什么控制小船。于是他让小松拆开小船,发现里面结构如图所示。该船应该朝______(填方向)行驶,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明给自己的航模新配了一只小电动机,结果发现电源接通后,电动机不转。他检查了一下导线,没发现问题。请你帮他找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A、线圈被卡住了 B、电源正负极不小心接反了
C、线圈平面恰好在平衡位置 D、电池没电了
6、 由于工作需要,要使电磁起重机中的电磁铁磁性增加,可以采用的改装方法或措施是: ( )
A、将两只绕线不同的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
B、利用变阻器使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变大
C、减少螺线管的匝数
D、改变电流的方向
7、 大型发电机发的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所以大型发电机的转子是____________。实际的发电机靠内燃机、水轮机、汽轮机等机械的带动,把燃料中的___________能或者是水库中水流的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8、 生活中电梯一旦超载,它会自动报警。现将原理图借你观察。请你简单地解释它报警的原理。
二、 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14分,共有7小题,每小题2分)
9、 为了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小明用了如右图的方法,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若d端为南极,则电源a端为正极
B、若c端为南极,则电源a端为正极
C、若c端为南极,则电源b端为正极
D、若d端为北极,则电源b端为正极
10、小明做了一个这样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电磁铁上线圈的中间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当开关S与A闭合时,电磁铁右端的磁极是______极;当开关S与B闭合时,电磁铁右端的磁极是______极。
11、如图2-2-2,是“研究电磁铁”实验的示意图,图中I1 = I2 > I3
⑴、 比较图甲、图乙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比较图乙、图丙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老师在研究磁化时做了一个实验:用条形磁体吸住两根大头针的一端,发现情况如右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同学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一根直铜丝,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3A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电流表指针指零。当把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
B、铜丝太细,换用铜棒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C、应把ab改为向左运动
D、应把ab改为上下运动
14、“磁生电”实验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方向如下图所示,则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提示:v所指方向为导体运动方向>
15、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看到了两个模型,如图所示:甲图为___________机的模型,乙图为__________机的模型。
.
三、 创造能力题(本题满分16分,共有5小题,第20小题4分,其他小题各3分)
16、把图2-3-1中的两个线圈串联起来,使接通电源后,两个线圈互相吸引。
17、要求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2-3-2所示,请你设计左端螺线管的合理绕线。
18、小明在操场上捡到一根钢条,他想知道这根钢条是否有磁性?请你帮他设计2套不同的判断方法。
19、请你设计出用导线把电动机、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池组串联起来的电路图。并结合该图说明:如何实现电动机转动速度的加快?
20、如左图所示,连接电路。要求:开关S断开时,电铃不响,电灯亮;开关S闭合时,电铃响,电灯不亮
3、保健球什么材质好
石制的最好的,石材天然打磨,光滑有手感,最好是花色漂亮的,这样既满足视觉享受 ,同时还有益健身
4、保健球作用是什么,玩保健球有什么好处?
保健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健身器具,有石的、钢的、铜的,还有的只用两个核桃当球,其中王铁匠保健球较为有名。不爱出门,在家看电视时玩玩保健球,有益于强身健体,在玩球时指掌做适度运动,调节了肌体经络。常玩保健球还有以下四大作用: 1、增强手部的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 通过指掌运动,可以使手指、手掌、手腕弯曲伸展灵活,促进指、腕、肘等上肢肌肉的运动,可防止和纠正老人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上肢麻木无力、颤抖、握力减退等症状。 2、调节中枢神经 保健球可刺激手掌第二、第三根掌骨,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达到镇静怡神、健脑益智的功效,从而增进自身脏腑的生理功能。 3、有活血通络的效果 通过指掌的运动,使保健球滚行于手掌之中,不断而又有规律地冲击手上的诸多穴位,它们都是人体中几条重要经络的起始点,与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对全身的许多器官都有相应的调节保健作用。 4、健脑 手部运动对大脑有益,在玩保健球的时候,可以使人的思想集中于手上,排除各类杂念,消除紧张状态,使大脑得到放松。因此,常玩保健球能有效保健大脑,减缓脑部的老化速度,还能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此外,玩健身球要有耐心,并尽可能地与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交替进行,以增强健身效果。
5、帮忙找两道超难的初中物理题`谢谢!
是计算题哦
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石块重力为5N,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N,求液体密度
答案
F浮=G-G,=5N-2N=3N,5N-1.4N=3.6
液体密度为3.6N/3N*1g=1.2g/cm^3
老师说有点难,但不难啊,哎,随他吧
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湖北汉阳铁中高级教师 汪学毅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着重掌握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占领先地位的重大成就。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张衡与地动仪,张仲景,华佗。学生应了解的基础知识:太初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2.秦汉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西汉、东汉曾有两位出使西域的著名历史人物,他们都为加强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作出过巨大贡献。这两位杰出人物是谁?
哪一位同学能把这幅丝绸之路地图上的重要地名标上?(小黑板上预先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空出长安、玉门关、葱岭、大秦的地名,让学生填写)
2.导入新课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只要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早在公元前后,中国的丝织品就已享誉世界,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不仅以丝绸驰名于世,而且在文化上也有许许多多为人称道的成就。承接着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又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三节课里,我们要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教师作简要说明:汉、唐是我国古代最昌盛的时代。秦汉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西汉逐渐强盛;在这几百年间,封建经济有了发展,这都为秦汉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秦汉时期,中国又有一批伟大的文化名人诞生了:蔡伦、张衡、张仲景、华陀、王充、司马迁、班固,真是群星灿烂!他们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板书)。
3.讲授新课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就是西汉、东汉时出现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西汉初期已经出现了纸
打开课本第36页,从这两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的人把文字记在什么上面。商朝用的是龟甲、兽骨,西周的文字铸铭在青铜器上。再看看第81页的插图,秦始皇勤于政事,当时的文书秦章写在什么上面呢?写在竹木简上。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现面,我们还把书本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竹木简太重了,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重的文书,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秦章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指插图)。同学们还可以想象一下,一条竹木简只能写十几、二十个字,我们手中的这本《中国历史》课本不就要用上万片竹木简才能写完吗?那多重啊!竹木简太笨重、太不方便了。我们的祖先又想了个办法,用帛来作书写材料,帛是一种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文化发展,人们需要交流,这就需要有既方便又便宜的书写材料。从考古发现情况来看,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的一些地方都先后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指115页地图),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初期的墓里出土的古纸残片,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纸。课本前的彩图就是放马滩汉墓出土的古纸残片。纸上画着一幅地图。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滑,看来西汉初期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纸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2.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出示蔡伦的彩色画像,或使用幻灯),他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蔡伦采用树皮和一些易寻的废旧物资,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为造纸的原料,造出了质量更好的纸。他把这批纸献给了汉和帝。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课本第117页的图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造纸的过程,首先把那些破布、旧鱼网、树皮洗干净、切碎,并且加以沤制(指图上排),然后进行碱液蒸,舂捣,配成纸将液(指图中排),最后,用纸模帘捞取纸将,经过晾晒干燥,揭下压平砑光,就制成了纸(指图下排)。
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的使用逐渐普遍。后来,又经过200多年,到晋朝时,纸完全代替简帛,成为我国主要书写材料。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推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纸以前,世界各地人们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但不是价钱太贵,就是很不方便。欧洲人本来用羊皮纸,又贵又厚又重,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才能抄完。大家都认为纸是最好的书写材料。纸最初传入我国的东邻朝鲜、日本,后来又从我国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非洲、欧洲。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国。这有利于各国文化科学发展和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仅20多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出示张衡和地动仪卦图,或使用幻灯)。这个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制作的类似仪器要早1700多年。
张衡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既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他改进前人的天文仪器,制造出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情况的浑天仪。地动仪的发明是他的突出成就。
当时,洛阳、陇西一带经常发生地震,张衡一生就遇到过许多次地震,其中有6次是破坏性地震。他提任太史令,记载和报告地震的事也是他的职责。为了迅速、准确地掌握各地地震的情况,他需要有仪器来测定。张衡就孜孜不倦,经年累月地研究这个问题,终于取得了成功。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板书)。
地动仪是个什么样的仪器?它是怎样测定地震方位的呢?请同学们对照地动仪示意图,阅读课文,然后请一位同学指卦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138年的一天,地动仪上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落入下面的蛤蟆嘴里。张衡便向皇帝报告西面发生了地震。当时洛阳城里并无明显震感,很多人都不相信张衡的话。不几天,陇西飞马来报,当地发生了地震。陇西在洛阳的西面,张衡的地动仪非常准确。张衡发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定地震方位的历史。
三、天文、数学的巨大成就
1.太初历
中国早在夏朝就有了历法,并且用它来安排农业生产。此后,各个朝代都曾经修订历法,使它更加精确。
汉武帝时,制成了一部新历法,它就是“太初历”。这部历法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实行。“太初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中国古代一向非常注意观察天象,并把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有本古书《汉书》记载:在公元前28年的一天,太阳呈现黄色,有一块铜钱大小的黑子,位于太阳中央。这是世界公认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它比欧洲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记载要早近1000年(他们最早有关黑子的记载是在807年)。太阳黑子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太阳色球层上出现的斑点,这里的温度比其他区域低一些,所以人们观察到太阳上的黑斑。同学们千万不要肉眼去观察太阳,那会伤害眼睛,是很危险的。
2.《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两部著名的数学著作。这两部书是谁写的,现在我们已不可能确切地查清。《周髀算经》记载了西周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在公元前11世纪就提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勾、股)与斜边(弦)的比例关系是“勾三股四弦五”。直到500年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才提出了勾股定理。《九章算术》是一部经过长期、多次增删修改,到东汉才最后成书的数学专著。全书共分九章,有246道应用题及其解法,分成九大类,每类为一章。书中的数学题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在古代,中国、朝鲜、日本都把《九章算术》当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
四、良医辈出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1.《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名著。这部医书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许多人先后参与编写而成的,最后成书大约是在西汉时期。因为它假托黄帝编写,所以叫《黄帝内经》。此书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情况,其中不少记述相当准确。它还非常强调要对病人进行整体分析,强调预防疾病,这些都很科学。论述中医基础理论是这部医书的重点,同时又叙述了44类311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名著,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
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者作。这部书记载了300多种药物,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药的主要产地、药性、采集制作方法、主治疾病等,而且还概述了各种药物怎样配合使用的问题。
2.张仲景和华陀
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陀。
淳于意是西汉初期的名医。他在今天山东一带行医多年,医术很高明。汉文帝曾经问他,给谁治过病,治的是什么病。为了答复汉文帝,他列出十几个病人的医案。这些医案都由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下来,成为中国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病历。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国古代卓有贡献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出示张仲景的画像,或使用幻灯)。《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名医学著作(板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这部书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写成的。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历代医生和张仲景本人对“伤寒”(中国古代称各种急性热病为伤寒)、“杂病”(以内科疾病为主,还包括其它科的一些病症)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的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华陀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出示华陀画像,或使用幻灯)。他擅长针灸、麻醉术和外科手术。华陀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板书:华陀、麻沸散)。据《后汉书cihai3d_01500》记载:华陀让医人用酒冲服麻沸散,不一会,药剂发生作用。等到病人失去知觉之后,他切开病人的腹腔,把“积聚”(肿瘤之类的东西)切掉,然后再把腹腔缝合起来。这个手术即使在现在,也仍然是比较大的。华陀成功地使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药剂来做外科手术,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华陀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保健体操。因为这套体操模仿鹿、虎、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叫做“五禽戏”。华陀认为,人应当经常活动,血脉才会畅通,才不会生病。他的学生吴普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岁,身体还很好。
4.巩固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昌盛的秦汉文化》的第一部分《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特别注意看看:在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是领先于世界的?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有很多成就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西汉时,我国观察记载了太阳黑子,这也是世界公认的对太阳黑子的第一次记录。《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华陀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用它来施行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这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
5.作业
除完成课后练习题,补充了一个问答题:说一说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下,查查课外书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秦汉时期著名科学家的历史故事。下次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开故事会,看谁讲得最好。
(三)教学建议
1.这一课是一堂好上的课,但是它同时又是一堂不容易上好的课,其原因都在于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熟悉。要上好这一课,我们就要利用学生对内容较熟悉这一条件,抓住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这一特点,把课上出新意来。
2.正是由于不少学生对本课内容并不陌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更要力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3.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尽量利用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直观教具。几位杰出人物——蔡伦、张衡、张仲景和华陀的画像应当放大着彩作为挂图,或者制成幻灯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经过剪辑的录像,效果更好些。
4.教师讲授必须做到概念准确。
5.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它应该比课堂教学更活跃,更有趣,但又不宜脱离课堂教学。本课时结束后可适当搞些课外活动。
7、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竞赛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上,然后将它们全部浸入水中,则弹簧秤的示数( )
A.挂铁球的大 B.挂铝球的大
C.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 D.不能确定
2.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其中铅球最浅,铝块最深),则( )
A.铝块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密度大
C.铁板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面积大
D.铅球、铁板、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有一个金属球,质量是250克,体积为300厘米3,把它投入水中平衡时它将( ) A.漂浮 B.悬浮
C.沉入水底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一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种液体里,如果将此物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则( ) A.浮力减半,物体下沉 B.浮力增大,物体上浮
C.浮力不变,仍悬浮 D.浮力减半,仍悬浮
5.一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浸在足够多的酒精、水、水银槽中静止时,三个球受到的浮力是( )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银中最大 D.一样大
6.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入砂粒后,依次将它们直立于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中呈漂浮。若试管浸入液体部分深度都相同,则试管中所装砂粒( )
A.三管一样多 B.甲试管最多
C.乙试管最多 D.丙试管最多
7.如右图(a)所示,在盛有水的圆筒形容器内,铁块甲放在木块乙上,木块乙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现将甲取下并用轻绳系在乙的下方,如右图(b)所示,则( )
A.浮力F减小 B.压强p减小
C.高度h减小 D.甲受到的合力减小
8.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 100克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牛 B.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克
C.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厘米3 D.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9.如右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金属球的体积相等,但水的质量较大
B.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金属球的体积相等,两者质量也相等
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10.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可以肯定的是( )
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时,排水量保持不变
B.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要浮起来一些,因为船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C.潜水艇在河里潜行和在海里潜行,受到的浮力相等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12.甲、乙、丙三小球质量相同,放入水中后位置如右图所示,则( )
A.三球所受浮力甲<乙<丙,
B.三球密度甲>乙>丙;
C.三小球体积甲<乙<丙;
D.三小球在不同深度处的压强甲<乙<丙
13.有一空心球,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整个球的一半,将此球放入水里,恰有3/4 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右图所示。如果此球是实心的,放入水中将会( )
A.下沉到水底 B.漂浮于水面 C.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
14.一只提水铁桶重10N,装满水后总重70N。用这只铁桶到河里去提水时,当铁
桶完全在水中时,提起它至少需( )
A.70N B.60N
C.10N D.略小于10N
15.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所受浮力( )
A.木球最小 B.铁球最小
C.铜球最小 D.一样大
16.在上题的三个小球中,肯定是空心的小球是( )
A.木球 B.铁球
C.铜球 D.都不能肯定
17. 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盐水中,如果冰块全部熔化后,液面将(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判断
四、分析、计算题(共20分)
18.(作图2分,计算3分)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5牛,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这个物体的密度。
19.(6分)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三、计算题(21、22、23每小题6分,24题8分,共26分)
21.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重是14.7牛,浸没在水中称重是4.9牛。已知金属球的密度为2×103 千米/米3,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2.停留在空气中的充满氢气的飞艇体积为 3×103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 千克/米3,氢气的密度为0.09千克/米3,艇重300牛,求货物的重是多少?
23.潜水艇潜行时的排水量是6.4×106千克,浮在海面上的排水量是5.0×106千克,求潜水艇在海面上时,水上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4.将质量为0.15×10-3千克的物体A放入水中,如图所示,
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求
(1)物体A的体积
(2)如图所示,在物体A的上面再放一个体积是A二倍的物体B时,恰好使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物体B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B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8、初一历史,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四例,哪位好心人帮帮我呀!!!要快快快
1,汉武帝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东汉张衡对月食的最早科学解释和发明地动仪.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