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食品坑

保健食品坑

发布时间:2020-06-27 09:22:51

1、保健品企业真的都是“骗子”吗?

我觉得大部分是有一部分还是真的,并不是所以得保健企业都是骗子。

2、如何看待保健品?

记住以下几点:

1、我国任何一种保健品,都涉及虚假宣传,销售都必然存在欺骗。比如益生菌类保健品都宣传增加肠道百内微生物,实际上是这些微生物根本就过不了人的强酸性的度胃,还没到达小肠,就死干净了,如果真有某种微生物,连胃酸都杀不死的话,进到你体内,就肯定能要你的命!

2、价格都是严重知虚高。

3、有很大一部分保健品是少吃无害也无益,多吃或长期吃就会严重影响健康。

4、有许多保健品,添加了道不明西药成回分,来虚高其效果的,长期服用是要命的。比如宣传壮阳的保健品,一般就是加了西地那非的,宣传降压的保健品一般就是加了可乐定的,太贵的西药保健品商家还舍不得添加,都是添加低廉价格品质差严重危害健康的西药成分。这是业内的通行做法,但他们几乎都会清一色宣称是“纯中答草药制剂”。

3、申齐的保健食品真的那么好吗

保健品好不好,真的很难说,有些保健品只是没有毒副作用,那就算不穿的东西啦,很多都带有副作用,人起来以后不但没有起到保健的作用,反而对身体进行一些潜在的伤害,一时半会还看不出来,那就很坑人啦。当然,正规的厂家生产的保健品,有时候确实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现在鱼龙混杂,你很难分辨出,那也是真的好东西,只能用着看,如果用着效果好,那么就继续使用,效果不好,就要果断的放弃他。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相对比较高了,就是一般的老百姓吃喝上边也不成问题,每天只需要合理的饮食,加强锻炼,然后呢,都会让身体得到一个好的保持。健康的身体,是需要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够用拥有的。

4、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管理为什么那么严?

保健品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大约在2013年左右,开始火爆全国,这跟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个行业的阴暗面也凸现出来,大量的不法商家,卖着假冒伪劣产品,还夸大保健品效果,专门欺骗老年人。彻底的将这个行业抹黑。

而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态度也是批评整顿,但是并不杜绝百姓食用保健品,那么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咱们就拿心脑血管类保健品来说,心脑血管类保健品中有几个必不可缺的成分,那就是叶酸、鱼油、白藜芦醇。

叶酸:分学术界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研究数据证明,叶酸确实可以减小心衰风险。高血压花在你和不从叶酸也可以降低转变为血栓类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更应该补充叶酸。


鱼油:鱼油可是心脑保健品领域的明星,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鱼油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从欧美那边传过来的。鱼油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加HDL,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病人可以多补充一些。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确实具有一些保护心血管和抗氧化的作用。心脑血管病人补充白藜芦醇对身体是有益的。美国宇航局也将富含白藜芦醇物质的花生定为航天食品,认为可缓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健品不是药,也不能当做药品使用。虽然保健品对人有好处,那就好比吃饭和吃营养品,补充一些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你的血管是水管,保健品能够过滤水质,但是却不能拯救已经生锈的水管,有病还是得吃药!

5、吃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6、吃保健品真的能有用吗?

保健食品,可以这么说吧:
1、真正知经过国家安全注册认证,并且经过市场多年考验的保健食品,肯定还是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的,比如同仁堂卖道的一些保健品及安利卖的一些保健品,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市场认可的;
2、由回于目前社会疾病及亚健康问题严重,也有不少以纯粹赚钱为目的的保健品,往往并没有很答好的保健效果。
所以需要具体对待,有好有坏。

7、保健食品有哪些商城是比较靠谱的?

国内的保健食品行业假货泛滥,很多看似百正规的平台其实也充斥着不少假货。其实我可以推荐到京度东正品商城看一下,京东商城入驻门槛较高,限制了不问少冒牌公司,也打击了不少假货。
其次我还推荐可答以

去中国保健食品商城看一下,这个平台是专门做保健食品的,并且是有一定历史的平台版了,好像在重庆也有自己的权总公司。反正听朋友说,这个平台的东西都是正品,有质保的。

8、保健食品骗局"坑"老人都有哪些套路

首先是通过小礼品,免费理疗等来吸引老人去听课。通过所谓的专家讲课对老年人进行洗脑。打亲情牌,让老人在有目的假惺惺关怀中,感觉到温暖,失去理智,而购买那些所谓的保健食品。

9、食用菌保健品销售,朋友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做保健品销售,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有人说是传销,骗人

很早就有的臭名昭著的食用菌真菌多糖传销,这个传销组织从最早的申齐,客登庸到现在的 屿仁,信邦,其实都是被查一次还是那一帮人改头换面继续来,干的全是传销的勾当,坑的是别人的看病救命钱。这个组织的人把这个连保健品都算不上的东西吹成包治百病的药品,国家又不傻,早就被政府打击多次了,价值几十的吹成神药卖几百,坑的是别人的看病救命钱

10、曾经被3·15曝光过的保健品品牌,如今怎么样了?

今天是3·15,各行业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生怕又被有关部门曝光而损失惨重。而在3·15的曝光灾区中,保健品永远排得上名号。这个常年利用夸大宣传来贩卖假产品的行业,在19年诸多事件曝光后算是收敛了一些。然而,据鹿豹座平台了解到,事实上当下保健品乱象情况仍旧存在。

从《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到《三岁心肌损害女童与最大直销公司无限极》,种种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让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其实对于保健品乱象的整治一直都在进行,近几年的3·15晚会上,保健品都是报道重点,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业后来都怎样了,保健品销售乱象有没有得到遏制?

3·15晚会上的保健品乱象

2018年“3·15”晚会中,央视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医院实习生,打着为老人免费体检的名义伪造体检结果,推销包治百病的神药。而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些神药事实上只是山东某企业生产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价80到90元,但是无良公司用保健食品会销,坑害老年人,价格高出市场价格十倍销售。最终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诈骗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3·15晚会中同样曝光了一批保健品企业。根据央视曝光,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销售23万元产品。公司一名讲师现场宣称,服用此药,"糖尿病的人,两个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被曝光的保健品企业,都迅速得到查处。即便公司还在存续阶段,产品也无法进行销售。曝光中提到的产品名称都找不到批文,提到的企业中,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已经注销;安徽润九仍然在存续阶段,不过显示了清算的风险。

虽然被曝光但屡禁不止

尽管被频频曝光,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的保健品销售形式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其实,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早就警告消费者:千万警惕国产保健品中存在的“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传疗效”等等违法营销的惯用伎俩。

2018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明确为: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以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为什么瞄准老人、病人?

首先是高额利润的驱动。比如,按照315曝光的数据显示,每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利润高达60倍;每盒对外售价为798元的“银杏软胶囊”,进货价为135元;每盒对外售价898元的“甘舒堂乐粉”,进货价为150元。

再者,保健品的宣传口号的确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空巢或独居老人增多,老年人往往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弱,再加上身体机能下降,多少因为各种老年病而备受煎熬,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对于一些目前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神药也往往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外,这些“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多是通过业务员口头承诺交流,难留证据,比如一些热线电话购买的产品,通常以邮寄方式送达,没有销售凭证,没有发货地址和联系电话,即便老人意识到上当,卖家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消费者没有证据,维权困难,而卖家往往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卷土重来。

与保健食品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