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品帝国

保健品帝国

发布时间:2020-06-27 00:31:16

1、百亿保健品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其中的逗号使用的合理吗?

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

2、权健事情到底是什么事

3、百亿保健帝国良品国际阴影下的老年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百亿保健帝国良品国际阴影下的老年人现在过得不好。保健品让他们吃的不健康。

4、曾经被3·15曝光过的保健品品牌,如今怎么样了?

今天是3·15,各行业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生怕又被有关部门曝光而损失惨重。而在3·15的曝光灾区中,保健品永远排得上名号。这个常年利用夸大宣传来贩卖假产品的行业,在19年诸多事件曝光后算是收敛了一些。然而,据鹿豹座平台了解到,事实上当下保健品乱象情况仍旧存在。

从《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到《三岁心肌损害女童与最大直销公司无限极》,种种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让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其实对于保健品乱象的整治一直都在进行,近几年的3·15晚会上,保健品都是报道重点,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业后来都怎样了,保健品销售乱象有没有得到遏制?

3·15晚会上的保健品乱象

2018年“3·15”晚会中,央视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医院实习生,打着为老人免费体检的名义伪造体检结果,推销包治百病的神药。而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些神药事实上只是山东某企业生产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价80到90元,但是无良公司用保健食品会销,坑害老年人,价格高出市场价格十倍销售。最终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诈骗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3·15晚会中同样曝光了一批保健品企业。根据央视曝光,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销售23万元产品。公司一名讲师现场宣称,服用此药,"糖尿病的人,两个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被曝光的保健品企业,都迅速得到查处。即便公司还在存续阶段,产品也无法进行销售。曝光中提到的产品名称都找不到批文,提到的企业中,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已经注销;安徽润九仍然在存续阶段,不过显示了清算的风险。

虽然被曝光但屡禁不止

尽管被频频曝光,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的保健品销售形式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其实,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早就警告消费者:千万警惕国产保健品中存在的“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传疗效”等等违法营销的惯用伎俩。

2018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明确为: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以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为什么瞄准老人、病人?

首先是高额利润的驱动。比如,按照315曝光的数据显示,每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利润高达60倍;每盒对外售价为798元的“银杏软胶囊”,进货价为135元;每盒对外售价898元的“甘舒堂乐粉”,进货价为150元。

再者,保健品的宣传口号的确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空巢或独居老人增多,老年人往往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弱,再加上身体机能下降,多少因为各种老年病而备受煎熬,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对于一些目前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神药也往往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外,这些“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多是通过业务员口头承诺交流,难留证据,比如一些热线电话购买的产品,通常以邮寄方式送达,没有销售凭证,没有发货地址和联系电话,即便老人意识到上当,卖家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消费者没有证据,维权困难,而卖家往往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卷土重来。

5、分析保健品帝国坍塌必然定

保健品意义不大,大家慢慢明白了,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是骗人的。还是不要相信这些东西。建议不要理会,多提醒朋友不要相信这些东西,真的不要上当受骗了。

6、请问一种保健品叫做绿之韵胶囊的,那里能买的到?

没听说这个品牌的保健品,请谨慎购买

7、从738亿的饮料帝国娃哈哈,为什么衰落了

1销售下降

在十个原因中,宗庆后将首要原因归结为经销商的成本在增加。成本上升导致销售积极性在下降,销售也在下降。宗庆后这样说,“租金成本贵了,人工资本也贵了,运输成本也贵了。零售商要求的价差更高了,所以公司要增加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我始终说,销售要解决谁人给你卖的问题,谁人买的问题。”他说,前一个问题是利益问题,卖你的产品不赚钱谁给你卖。

实体经济衰退、网购的兴起无疑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增加的各种税费、租金、人力成本都不是网购可以相比较的。如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娃哈哈和宗庆后面临的困境,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2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

营养快线、爽歪歪“风干”后变成“凝胶”?“饮料导致白血病”?“饮料含肉毒杆菌”?据娃哈哈集团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监测,上述谣言从2014年以来累计已发现近30000条,转载及浏览量超过1.7亿次,给娃哈哈造成损失超过20亿元。

因为网络谣言流传广且迅速,很容易给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是娃哈哈,像方便面等产品,每年因为谣言导致的销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

3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娃哈哈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的大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因为强大的联销体经销网络,在农村及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渠道已经布局的非常完善,在一些大城市,反倒没有小品牌更容易拓展新渠道,譬如小型超市、连锁便利店等。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娃哈哈的线下渠道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4在售产品种类过多,缺少大单品

娃哈哈官网显示,包括饮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酒水、乳制品、保健品在内,现在旗下拥有十四个大系列产品。

曾经,娃哈哈也创造出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营养液、莲子八宝粥等爆品,可是随着品牌的老化和创新不足,这些爆品的优势没有能够延续,而被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渐渐赶超。

5新品开发没有规划

谈到新品的开发,小编就不得不说娃哈哈一次非常失败的新产品推广规划。启力是娃哈哈于2012年3月重磅推出的一款牛磺酸功能饮料,娃哈哈在当时利用自身的经销体系优势全面布局,并且还冠名了当时最热门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

启力含有牛磺酸、左旋肉碱、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肌醇、B族维生素群等七大营养群,作为新兴的功能饮料非常有优势。但是娃哈哈对产品却定位错误,定价6.5元甚至超过了当时占据功能饮料主要市场的红牛,并且在宣传中的“经常开车,常备启力;标本兼顾;正宗保健功能饮品;喝启力不伤身;七大营养出击、增强免疫力”等过于罗列,无法给消费者记忆点。自推出后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不但没能和红牛抢夺市场,还被后来推出的乐虎和东鹏特饮超越。

6媒介环境日新月异

娃哈哈虽然是最早做广告的企业之一,但当下媒体形式五花八门,传统媒体没落,新媒体崛起,娃哈哈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

7消费观念转变巨大

主力消费人群更替换代,对90、00后而言,包装是首先考量的要素,其次是品牌概念是否打动人心,再次是产品的口感、口味是否适合。

8市场开发深度不够,且不均衡

娃哈哈很多产品都是区域畅销单品。因为市场开发深度不够,娃哈哈不少产品尽管市场潜力很大,却仍旧没能做起来。

9销售高层指挥不当

前娃哈哈销售老总指挥不当,乱开客户,把大客户变成小客户,因为利差变小,经销商销售不积极,终端订货量降低。

10厂商关系和谐度降低,销售团队管理不善

娃哈哈部分市场厂商关系不和谐。部分市场存在销售人员欺骗经销商,或经销商欺骗销售人员的情况。而且部分销售人员纪律性差,工作不积极。

不过宗庆后也乐观的表示,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再次反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这个人心态比较好,碰到困难、碰到周折,过去就是了。”

8、关于 长春一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以及他们的产品

假的啊!
就知道忽悠老头老太太,伤害老年人。
还自称是什么拥有国外的先进技术什么的,都是骗人的啊!
前段时间还在长春的校园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去工作。在招聘时招聘的人居然被我的同学问住了,他(她)都不知道招聘的专业知识是什么。还以为招聘的人是人力方面的就有去的。结果去了才知道是在欺骗善良的老年人,而他们自己都是不相信那个所谓的产品的。因我们同学没有给他们忽悠到老年人就不要他们了,结果干了半个多月的活居然连工资都不给,就是踢皮球的让找这让找那儿的。
而且他们的管理还十分的混乱,没事时大家都好,一有事就没有人管了,而且还没有售后服务,你都不知道该去找谁去啊!
衷心的希望老爷爷老奶奶不要再上当买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所谓产品了!
也衷心的希望不要再有我们的同窗再去位这样没有良心的企业出卖自己的知识,出卖自己的灵魂了!!!
让我们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幸福美满的家园!
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帝国主义必然灭亡!

9、权健的东西为何还在市场销售?

2020年1月8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权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做出判决。束昱辉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情节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罚金5千万。
从2019年1月7日权健帝国皇帝被抓,到2020年1月8日被判刑的一年时间里,没有皇帝的权健帝国怎样了?其实在中国历史就能看出,对一个国家来说,皇帝是谁不重要,有人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很重要。权健帝国亦是如此。经记者调查,权健事发一周年以来,虽然权健总部周围的“火疗一条街”已经关停,但灵芝孢子粉、火龙液、负离子卫生巾等产品仍未在市面上绝迹。一些原来的经销商从发展下线卖货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了卖权健产品的微商。在朋友圈大肆鼓吹权健产品的神奇疗效,当年备受争议的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的卫生巾也赫然在列。按照微商们的说法,官方从未说过权健的产品有问题。问题不过在营销模式和虚假宣传。为了逐步去掉负面影响,已有不少产品开始改换包装,避免出现权健二字。火龙液成了”荣华康×牌“、权健牌牡蛎则变成“×纳牌黑金牡蛎”……

权健皇帝没了,权健留下的保健品帝国还在,全国千亿的保健品市场还在。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加大保健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知道“正规商品作用”和“虚假宣传功效”之间的界限。作为消费者,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了解一些保健相关知识,真正做到科学养生,合理保健。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虚假宣传”的劣币驱逐“正当经营”的良币,才能从根基上彻底瓦解虚假宣传的“权健”帝国。

10、权健卫生巾是获得国家三项专利吗

不是,权健涉嫌虚假宣传,现已经被停止运营。

案件经过如下:

2018年12月25日,丁香医生发表文章《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将天津权健公司再次推上风口。

12月26日凌晨,权健回应“百亿保健帝国权健”文章,称丁香医生诽谤中伤,要求撤稿并道歉。但其回应称:不会删稿,对每一个字负责,欢迎来告。 

2018年12月27日,天津市委、市政府责成市市场监管委、市卫健委和武清区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网民关注的诸多问题展开调查核实,已进驻权健集团展开核查。京东、天猫已下架权健相关店铺商品。

201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记者从联合调查组获悉,权健涉嫌夸大宣传。同时,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其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2019年1月1日,经前期工作发现,权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涉嫌犯罪行为立案侦查。

1月6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正式发出对权健公司的处理通报,权健广东分公司已处于停业整顿状态。

截至1月7日,已对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审。

1月13日,权健公司束某某等16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1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权健事件”调查过程,要求9省市同步。

(10)保健品帝国扩展资料

权健事件社会反响

近日,“权健事件”引来舆论高度关注。在天津市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之后,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也已经于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同时,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疗养生场所、开展集中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专项行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保健品销售的套路不断被揭开。该事件已经成为一场了解和认识保健品功效的公开课,给消费者、行业企业乃至监管部门以思考。

从媒体现有报道来看,一个售价千元的鞋垫,据称是对罗圈腿、心脏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负离子磁卫生巾,则可以治疗各种男女生理疾病;

有效成分和果汁无异的“本草清液”,却被标榜可以“排毒”、售价千元……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无所不能的疗效,遍布在产品销售的各种话术之中。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在保健品销售中,无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万能神药”,这应是一个共识和常识。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让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正常治疗;

有的以免费体检、旅游、讲座等为幌子,打亲情牌推销产品;有的许以高额返现、多买多赚等承诺,设置消费陷阱骗取钱财……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变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工具,给病人乃至家庭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改善健康,决不能成为一门只顾赚钱的生意。

我们需要提倡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

这种朴素的情怀,决不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任何故弄玄虚、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都是对科学的曲解;任何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话”,都是对成功的歪曲。

我们必须强调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市场法则。无论是广告法还是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可以治病,严禁虚假宣传。

事实上,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对此行为进行打击,去年以来就已破获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赃挽损超过1.4亿元。对企业而言,无论多大的规模、多响的牌子,只要触犯了法律、伤害了消费者,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给公众一个交代。

健康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对任何企业和任何人来说,都需要绷紧心中的弦,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与保健品帝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