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能清肺吗?
“肺主一身之气”,是身体“抵御外敌”的第一道屏障。而《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弱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艾灸能有效化瘀散结、通经活气,对于清除肺部浊气效果非凡。
2、肺癌艾灸
您好,腰痛有很多原因引起,例如淤血、湿热、肾虚、寒湿等都可导致腰痛。针对你的问题,如果是寒湿或是肾虚腰痛的话艾灸效果应该可以,其他类型的腰痛不建议你进行艾灸。
3、如何做艾灸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
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保健肺艾灸扩展资料: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4、做艾灸的老中医死于肺癌
艾烟是没有毒的,但是长期性的闻艾烟对身体也不好
5、肺租梗咋样艾灸?
肺不好怎么办?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肺不好的艾灸调理方法,看看要艾灸哪些穴位,以及艾灸的方法,同时介绍一下肺不好有什么症状。肺不好有哪些症状?肺不好的症状有:一、肺气不足眉毛少眉毛少而且显得干枯说明肺部出现肺气不足的现象。肺气不足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肺部疾病,外在则表现为咳嗽、咳血、气短有时候还会出现胸闷现象。二、皮肤枯燥肺主皮毛,肺是给皮毛运送营养的部位,肺部功能不好会直接导致各种皮肤问题。如皮肤容易枯燥、粗糙、面容憔悴、黯淡无光、起皮屑,毛孔粗大,头发焦黄、没光泽等。三、鼻塞、流鼻涕肺开窍于鼻,鼻子是体现肺部状态最明显的标志,鼻子和肺通过呼吸道链接,所以说流鼻涕、鼻塞、鼻炎等鼻子不适的症状都和肺部有关。四、经常感冒如果你肺不好,凉风就容易吹进来,你就会感冒。所以经常感冒的人肺气不足,皮毛防护能力不够,养好肺可以提高身体防御能力。五、肺不好爱过敏肺不好的人不仅皮肤没有光彩,还特别爱过敏。因为肺有一个功能,就是宣发卫气。作用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一层保护罩。肺气虚了,皮肤缺少卫气的保护,再受到冷、热、花粉的刺激,就易发生过敏现象。肺不好适合艾灸吗?肺不好通过艾灸调理有一定的作用,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人体吸收的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质由肺散布到全身。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肺能协调身体的水液代谢,防止形成痰饮,通过艾灸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可以滋阴润肺,开窍通瘀,调理肺气,在保养肺脏,预防肺部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只有养护好肺,才能保证身体气机正常,水液代谢才能通畅,身体才会健康。肺不好艾灸的方法要艾灸哪些穴位呢?我们可以考虑艾灸肺俞穴、尺泽穴、列缺穴、太渊穴。当然,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在艾灸时要根据自己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穴位与艾灸方法,这里仅供参考。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几个穴位:一、肺俞穴位置: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肺俞是肺的背俞穴,是肺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肺俞,可排除肺部水湿,还能滋养肌肤,有助于调节体型。艾灸的方法:俯身,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二、尺泽穴位置: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横纹上,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尺泽。作用: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是肺经上重要的穴位,本经为肺经经水之源,对整个肺经经脉起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经常艾灸尺泽,能给皮肤补充水分,让皮肤润泽光滑。艾灸的方法:右臂略微弯曲,左右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2-5分钟。三、列缺穴位置: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只手的桡侧茎突上,食指尖到达凹陷处即为列缺。作用: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任脉,经常灸治列缺不仅能够通经活络,止咳平喘,利水通淋,还能养肺调肺,消除体内痰湿,另外对缓解痛经也有好处。艾灸的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5-10分钟。四、太渊穴位置:太渊位于腕横纹桡侧的凹陷处,即拇指梗部凹陷处。取穴时需仰掌。作用:太渊是肺经的原穴,原穴是肺腑经脉元气外应之处,又是脉会。故刺激本穴有调补肺气,通经活络之功,对治疗因肺气虚弱的咳嗽,哮喘最为适宜,同时,如果由肺气虚弱推动无力而致的血瘀滞行,体重节痛,都可选用太渊调理。艾灸的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太渊5-2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配内关,三阴交穴益心通阳,祛瘀通脉。
肺气虚会出现很多不良的表现,比如脸色发白,精神状态不佳,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疲劳无力,身体发懒等表现,肺气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损伤,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一旦出现肺气虚的表现要及时对症治疗,治疗肺气虚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艾灸就是一种治疗肺气虚的方法,肺气虚艾灸哪里?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艾灸?
艾灸主要是用一种干的艾条通过点燃后散发出的热气来烘烤人体不适的部位,艾灸具有温散寒气、活血化瘀、温通经络、防病保健等效果,长期进行艾灸保健还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艾灸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二.肺气虚艾灸哪里?
同样的,肺气虚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艾灸来改善自身的肺气虚弱情况,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艾灸治疗肺气虚,主要针对人体三大穴位进行烘烤,包括关元、神阙、气海三个穴位。首选关元穴位位于我们下腹部,在肚脐下面大约3寸的位置,该穴位主要有蓄血的作用,因此艾灸时候针对关元穴进行热烘,可以达到活血蓄血的作用;神阙其实指的就是肚脐,这个穴位对人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肺气虚怎么艾灸?进行艾灸的时候可以往肚脐里面放点盐,再覆盖上姜片,然后用艾条烘烤,可以帮助透热散寒;气海穴主要位于肚脐以及关元穴的中点位置,把艾条点燃后放到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提升阳气,改善气虚的功效。可以肯定的是,肺气虚的人选择艾灸,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三.注意事项
艾灸作为一种中医针灸疗法当中的灸法,它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具有调和阴阳以及健脾益气的作用,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艾灸比较属于热灸,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疏忽大意引起烫伤,并且最好在艾灸前咨询专业医生。
6、艾灸哪里帮助肺排毒
1、首先找到迎香穴,就在鼻子两翼,窝这边,艾灸是可以直接用艾条悬于迎香穴上方,艾条应与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烫伤。
2、针灸完迎香穴后用手指点摁穴位,感觉发麻有胀即可。像夏季是治疗鼻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
3、现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可能会在老年阶段,老年人年纪大心肺功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咳嗽支气管炎等症状。所以我们可以灸我们的天突穴,此穴位位于我们的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对于咳嗽哮喘有治疗作用。
4、除此之外从天突穴往下有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这么几个穴位。艾灸的话需要将这几个穴位一个一个的去点。艾灸这些肺部穴位时会出现嗓子痒、咳嗽等症状是好转反应不用担心。同时艾灸过程中皮肤上也会出现汗状小水珠或者皮肤发痒这是是体内寒湿渗出的表现,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7、肺部有感染艾灸哪个部位
肺部有感染可以艾灸肺俞,还是要看具体的表现症状。
8、艾灸真的有用吗,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艾灸真的有用。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重要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的疗法。用中医的话来说,它具有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具体功效如下:
1、艾灸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抄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2、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3、艾灸可以袭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4、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除。
5、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zd部不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