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

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6-26 21:01:00

1、原材料和库存商品有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所属行业不同,因此记法不同,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主要是财务账目用语。

1、原材料是针对制造业而言的,购入和持有原材料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加工为产品;

2、库存商品是针对商品流通业(批发、零售)而言的,持有的目的是为了出售。

3、原材料是针对制造业来说的,是为了生产产品,产品完工放库后称为库存商品。

4、若是工业企业直接购回产品出售,也称为库存商品。而商业企业只有库存商品。

5、商品流通业用库存商品科目。 制造业用原材料科目,经成本核算计入产成品科目。如果买入的是半成品还可以记入外购商品科目。

6、 原材料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准备的,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库存商则是工业企业中的原材料。也就是商品流通企业没有加工过程,采购进来的就是成形的产成品。而工业企业采购进来的是材料,须加工成产成品。

2、产品名称和生产工艺名称怎么区别

从产品名称和生产工艺名称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区别,具体介绍如下:

一、从两者的含义进行区分:

1、产品名称的含义:产品名称即品牌名称。

2、生产工艺名称的含义: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二、从两者的要求进行区分:

1、产品名称的要求:企业或品牌名称具备统一的标准字体、标准色、标准大小以区别于同类企业或产品。企业和产品名称应用于企业日常产品、服务、办公、营销行为等公司运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统一的企业CI系统。所以产品名称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2、生产工艺名称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

三、从两者的标准规范进行区分:

1、产品名称的标准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用户及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产品名称可以作为注册商标,但应符合商标法的规定。

2、生产工艺名称的标准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有规定的,应当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

3、工艺和工艺流程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

1、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2、工序是指一个 (或一组) 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 (或几个) 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生产活动的综合,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二、区别:

1、意思不同:

工艺:是一个整体的大方向;

工序:是实现产品的一个个步骤;

2、具体程度不同:

工艺:较为具体;

工序:在工艺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工序可以包含在工艺里。


(3)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扩展资料:

1、工艺的基本解释: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手工艺。即需要手工技巧或运用艺术技艺的职业、行业或工作。

2、工序的基本解释:

制造、生产某种东西或达到某一特定结果的特定步骤。

组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各段加工,也指各段加工的先后次序。

4、工业会计的原材料及辅料怎么分类

工业会计的原材料及辅料分类是按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作用进行分类。制造业的原材料按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

1、原料及主要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后能够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主要材料。原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材料。如纺纱用的原棉,制糖用的甘蔗,冶炼用的铁矿石等。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过的材料。如织布用的棉纱,机器制造用的钢材等。

2、外购半成品(外购件或外协件)。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需经本企业进一步加工或装配的已加工过的原材料。如织布厂外购的棉纱;汽车制造厂外购的轮胎等。外购半成品也可归入原料及主要材料,而不单设一类。

(4)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扩展资料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按照销售合同的规定,出售产品,向客户收取货款。这些债款包括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在销售过程的发生的销售费用和按照国家规定缴纳销售税金。

将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对比,可以确定企业中经营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首先要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要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再对企业所有者进行分配。这些也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5、钢材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 有哪些?

钢材原料主要为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生产工艺也比较多,有热轧工艺钢筋和冷轧工艺钢筋,还有化学工艺加工。望采纳,谢谢~

6、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材料

橡胶的原材料: 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

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6)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扩展资料:

橡胶的结构:

线型结构: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呈无规卷曲线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

力,线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

支链结构: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凝胶。凝胶对橡胶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炼胶时,各种配合剂往往进不了凝胶区,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补强和交联,成为产品的薄弱部位。

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永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

7、制作与制造含义有何区别?

制作与制造含义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制作:人工做可供使用的物品。
2、制造: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
二、侧重点不同
1、制作:用原材料做成各种不同的作品。
2、制造:把原材料加工成使用的产品制作,或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
三、出处不同
1、制作: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低着头,全心全意一下一下地削着,好像在制作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2、制造:蒋子龙 《开拓者》一:“工地上的节奏,紧张而又紊乱。有的地方人喊车鸣,人为地制造热烈的气氛。”

8、生产同一产品,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同,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

有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专利法》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因此,如果是产品专利,则为侵权;如果是方法专利,因使用的原料、工艺不同故不构成专利。
另外,如果生产的产品在专利申请之前,则不侵权。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亦不构成侵权。

9、罐头按原材料和制造方法可如何细分

产品分类2.1肉类按加工及调味方法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1.1清蒸类肉罐头:将处理后的原料直接装罐,在罐中按不同品种分别加入食盐、胡椒、洋葱和月桂叶等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清蒸猪肉、原汁猪肉等罐头。2.1.2调味类肉罐头:将经过处理、预煮或烹调的肉块装罐后加入调味汁液而制成的罐头产品。这类罐头按烹调方法不同又可分成红烧、五香、浓汁、油炸、豉汁、咖喱,沙茶等不同类别。如红烧猪肉、五香牛肉、浓汁排骨等罐头。2.1.3腌制类肉罐头:将处理后的原料经混合盐(食盐、亚硝酸钠、砂糖等按一定配比组成的盐类)腌制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火腿、午餐肉,咸牛、羊肉等罐头。2.1.4烟熏类肉罐头:将经处理后的原料再预腌制烟熏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火腿蛋,烟熏肋肉等罐头。2.1.5香肠类肉罐头:处理后原料经腌制、加香辛料斩拌成肉糜装入肠衣,再经烟熏(烘烤)制成的罐头产品。如香肠、对肠等罐头。2.1.6内脏类肉罐头:以猪、牛、羊等内脏及副产品为原料,经处理、调味或腌制后加工成的罐头产品。如猪舌、卤猪杂等罐头。2.2禽类按加工及调味方法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2.1白烧类禽罐头:将处理好的原料经切块、装罐,加入少许盐(或香料或稀盐水)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白烧鸡等罐头。2.2.2去骨类禽罐头:将处理好的原料经去骨、切块、预煮后,加入调味盐(精盐、胡椒粉、味精等)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去骨鸡、去骨鸭等罐头。2.2.3调味类禽罐头:将处理好的原料切块(或不切块)调味预煮(或油炸)后装罐,再加入汤汁、油等而制成的罐头产品。这类产品又可分为红烧、咖喱、油炸、陈皮、五香、酱汁、整只、香菇等不同类别。如红烧鸡、咖喱鸭、炸子鸡、全鸡等罐头。2.3水产类按加工及调味方法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3.1油浸(熏制)类水产罐头:将处理过的原料预煮(或熏制)后装罐,再加入精炼植物油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油浸鲭鱼、油浸烟熏鳗鱼等罐头。2.3.2调味类水产罐头:将处理好的原料盐渍脱水(或油炸)后装罐,加入调味料而制成的罐头产品。这类产品又可分为红烧、茄汁、葱烤、鲜炸、五香、豆豉、酱油等,如茄汁鲭鱼、葱烤卿鱼,豆豉鲮鱼等罐头。2.3.3清蒸类水产罐头:将处理好的原料经预煮脱水(或在柠檬酸水中浸渍)后装罐,再加入精盐、味精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清蒸对虾、清蒸蟹,原汁贻贝等罐头。2.4水果类按加工方法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4.1糖水类水果罐头:把经分级去皮(或核)、修整(切片或分瓣)、分选等处理好的水果原料装罐,加入不同浓度的糖水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糖水桔子、糖水菠萝、糖水荔枝等罐头。2.4.2糖浆类水果罐头:处理好的原料经糖浆熬煮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70%后装罐,加入高浓度糖浆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又称为液态蜜饯罐头,如糖浆金桔等罐头。2.4.3果酱类水果罐头:按配料及产品要求的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4.3.1果冻:将处理过的水果加水或不加水煮沸,经压榨、取汁、过滤、澄清后加入砂糖、柠檬酸(或苹果酸)、果胶等配料,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65%~70%装罐而制成的罐头产品。2.4.3.1.1纯果冻或水果果冻:以一种或数种果汁混合,加砂糖,柠檬酸等按比例配料后加热浓缩制成。2.4.3.1.2果胶果冻:以水、果酸、砂糖、果胶等按比例配合制成。2.4.3.1.3果胶水果果冻:以上述两种混合制成。2.4.5.1.4人工果冻:以饴糖(或淀粉糖浆)、葡萄糖、果胶(或琼脂)香料、色素等配合制成。2.4.3.2马茉兰:以柑桔类为原料,在配料中加入适量用柑桔类外果皮切成的条状薄片(先用糖渍透明),并均匀分布在果冻中。有甜、苦两种产品。2.4.3.3果酱:分成块状或泥状两种。将去皮(或不去皮)、核(芯)的水果软化磨碎或切块(草莓不切),加入砂糖熬制(含酸及果胶量低的水果须加适量酸和果胶)成可溶性固形物65%~70%装罐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草莓酱、桃子酱等罐头。2.4.4果汁类罐头:将符合要求的果实经破碎、榨汁、筛滤等处理后装入铁罐制的罐头产品。按产品品种要求不同可分为:2.4.4.1原果汁:未经稀释、发酵、浓缩的果汁,系由鲜果肉直接榨出的果汁(原汁),含原果汁100%。分为澄清和浑浊两种。2.4.4.2鲜果汁:将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经稀释加入砂糖,柠檬酸等调整浓度,其含原果汁量在30%以上的果汁。2.4.4.3浓缩果汁:将原果汁浓缩成1~6倍(质量计)的果汁。2.5蔬菜类
按加工方法和要求不同,分成下列种类。
2.5.1清渍类蔬菜罐头:选用新鲜或冷藏良好的蔬莱原料,经加工处理、预煮漂洗(或不预煮),分选装罐后加入稀盐水或糖盐混合液(或沸水或蔬菜汁)而制成的罐头产名。如青刀豆,清水笋、蘑菇等罐头。
2.5.2醋渍类蔬菜罐头:选用鲜嫩或盐腌蔬菜原料,经加工修整、切块装罐,再加入香辛配料及醋酸、食盐混合液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酸黄瓜、甜酸荞头等罐头。
2.5.3调味类蔬菜罐头:选用新鲜蔬菜及其他小配料,经切片(块)、加工烹调(油炸或不油炸)后装罐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油焖笋、八宝斋等罐头。
2.5.4盐渍(酱渍)蔬菜罐头:选用新鲜蔬菜,经切块(片)(或腌制)后装罐,再加人砂糖、食盐、味精等汤汁(或酱)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雪菜、香菜心等罐头。
2.6其他类

按加工方法和要求的不同,分成下列种类。2.6.1坚干果类罐头:以符合要求的坚、干果原料,经挑癣去皮(壳),油炸拌盐(糖或糖衣)后装罐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花生米、核桃仁等罐头。2.5.2汤类罐头:以符合要求的肉、禽、水产及蔬菜原料,经切块(片或丝)、烹调等加工后装罐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水鱼汤、蘑菇、猪肚汤、牛尾汤等罐头。

10、PET 的注塑级和吹塑级的原材料有什么区别,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各有什么不同

1.pet一般用于吹塑。如果用于注塑就要用注塑级塑料,因为注塑级在流动性方面要好。2.注塑pet时温度一般在280-290之间。太低温度产品透明度不好,太高易色变。3.由于pet是结晶性材料,所以冷却很快。所以在注塑的时候一般要求快速注射。

与1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区别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