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保健有哪些种类啊
“民以食为天”,说明了饮食对人的重要性。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获得所需营养,才可能维持健康和生命。
寓医疗保健于生活中,运用食物养生保健,具有食物的营养和药物的功效之双重作用。“寓医于食,寓医于补”、“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即为此理。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偏性(指寒性体质或寒病,热件体质或热病)的不同,食物的性质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阅此,对食物宜忌也不一样,了解各种食物的性质及对人的作用,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条件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但总的原则是:品种多样化,达到互补;摄入适当,忌暴饮暴食;烹调适当,防止破坏营养;实行定时定量,忌食零食;食物要无毒、无害、无污染,卫生清洁。
本文着重介绍的,是概要说明饮食的合理搭配与人的养生保健的关系。
人类的食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外乎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和维生素六种。各种营养素在体内互相作用,一日三餐的安排就绝不能只择其一而偏废其它几种。只有合理搭配,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怎样才算饮食的合理搭配呢?
一、粗、细粮合理搭配
有些粗粮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细粮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细粮合理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又可增添多种风味。如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做的二面蜂糕、小豆杂合面窝头(玉米面、豆面、小米面、面粉)、绿豆干饭、小豆大米粥、大玉米渣粥等,都是我国民间喜食易做的食物。
二、干、稀合理搭配
利用主食的干、稀搭配,是选配谷类蛋白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例如馒头、花卷配玉米粥或小豆粥,窝头、丝糕配面汤或大米粥等,均能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三、蔬菜的多品种搭配
蔬菜在平衡膳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种蔬菜含营养素的多少和种类不一,在选择蔬菜时,应特别注意选食含钙、铁和维生素B2、C及胡萝卜素多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有一斤蔬菜即可。但是,食用蔬菜的品种应愈多愈好,最好每天能有2~4个品种,而且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是绿叶蔬菜,此外,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蔬菜也应尽量食用。在缺菜地区和缺菜季节,多吃些豆芽,特别是绿豆菜,也可以补充维生素。
四、副食的荤素搭配
副食是摄取多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也只有采取多品种搭配的方法,才能保证全面充分地供给人体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荤素搭配,是副食调配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面筋、豆制品与动物蛋白质搭配,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它们再与蔬菜搭配,又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在平衡膳食中,豆类和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最好能占全部蛋白质供给量的三分之一。
2、养生属于健康类吗?
说完整点应该这么说:养生属于健康类的问题,养生是获得身体健康的方法或途径。养生要讲科学,还要有耐心,养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效果显现的比较慢,正确的养生方法符合实际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有益于健康。
3、健康产品包括哪些
健康产品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来、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
中国健康产业由六大基本产业群体构成:第一,以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产销、应用为主体的医疗产业。第二,以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美容化自妆为主体的非(跨)医疗产业。第三,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第四,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顾问、体育休闲、中介服务、保障促进和养生文化机构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第五,以消杀产品、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第六,以医药健康产品终端化为核心驱动而崛起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也极具投资潜力,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4、看看健康保健类的视频,电信有什么推荐?
强烈推荐天翼视讯“健康视线”服务,本服务是以当下最受全民欢迎的健康保健类视频为主要载体,涵盖权威专来家专业讲解、养生保健经验畅谈、育儿孕产保健热点、手术现场全程实拍、美容健身时尚解读、动漫趣味健康科普生动、营养饮食都市保健、运动保健健康新知等全方位的实用常识,还包括健康话题、行业动态、专业意见等源健康全方位信息。宽带服务可自助排障,简单易操作,另外可办理工单查询、ITV修障、宽带申请及密码服务,方便快捷,更多功能敬请关注中国电信贵州客服。客服34为你解答。
5、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资格证书
国家承认的保健养生资格证书有养生保健师,营养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经络调理师,公共营养师。
1、养生保健师是利用中医体质养生理论和传统养生保健技术,对个体或群体的体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调理、指导,通过综合性、针对性的调养措施,制定出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个性化养生方案,实现阴阳平衡协调,以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专业养生保健技术人员。
2、营养保健师是运用营养学和保健食品学,食品卫生学以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各类人群的营养给予指导、疾病予以营养防治并向大众传播营养食品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3、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从营养和心理两方面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
4、经络调理师运用中医经络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脏腑功能,调整、改善各种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专业人员。
5、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营养咨询、营养指导、营养知识宣教等营养顾问工作和根据不同人群和年龄,进行营养食谱编制指导工作,属于职业技能型人才。
6、健康保健类
保持良好心情,禁辛辣
7、保健品都包括什么?
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1.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
2.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copy要求;
3.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4.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
(7)健康保健类扩展资料:
保健品主要是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种类繁多,主要作用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zd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等等。像脑白金,黄金搭档等等都属于保健品。
参考资料:网络:保健品
8、大健康产业都包含哪几类产品和服务?
前瞻网指出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copy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而在云南省商务厅联合香港贸发局于百香港召开的“自我保健——大健康、大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国际自我保健基金理事长郭振宇博士则强调说: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度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知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及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前瞻网摘要:药企进入大健康领域在电商渠道上的力度,应维持在一个临界点,即保证在传统三道大电商以及细分领域三大电商中的产品铺货,同时不要进行自建电商渠道的投资及尝试。
望采纳谢谢
9、什么是健康的五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当代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从1996开始制定了新的残疾分类体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在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各成员国通过了将《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第2版) 改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决议,并鼓励各成员国考虑其具体情况在研究、监测和报告中应用ICF。ICF已经正式由WHO颁布,在世界各地运用。经过有关专家的努力,ICF中文版已经与其它五种WHO正式文字版本同时完成出版发行。WHO在其正式的网站上发布了有关的信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网站上开设有专门网络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研究将就ICF的有关问题分6个方面讨论如下:
1、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1980年,WHO制订并公布第1版《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 Disability and Handicap, 简称ICIDH),它是一种对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结果进行分类的分类体系,经过近20多年在医疗、康复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ICIDH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关残损、残疾与残障的分类,使医疗、康复工作者能更好地分析患者由于身体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可能的日常和社会生活上的障碍。
然而,随着卫生与保健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残疾人活动的开展,人们对残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卫生保健系统不断改善服务。卫生保健的重点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移到慢性、难以准确说明的疾病。医疗服务的重点从治疗转移到保健,并以提高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原有的有关残损、残疾与残障等模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卫生与康复事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模式与分类系统,需要对原分类系统进行修订,以适应由于保健观念和对残疾认识所发生的社会变化的需要〔1-2〕。
1996年,WHO制订了新的残疾分类系统,称为《国际残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为了保持与《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的连续性,将其简称为ICIDH-2)。ICF 是WHO应用于与卫生有关领域的分类系统之一。WHO 分类体系涉及广泛的有关卫生的信息,用于诊断残疾性(disablement)和残疾的原因,并且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语言,使世界上不同学科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能交流有关卫生与保健的信息。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ICF不是对疾病、障碍或损伤进行分类。ICF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图把握与卫生状态有关的事物。卫生状态是个体的一种健康状态,它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并且与卫生服务密切相关。非健康状态可能是患急性或慢性疾病、身体失调、损伤或创伤,也可能是与健康有关的其他一些状态,诸如怀孕、老龄化、应激、先天性畸形或遗传变异。上述列举的这些健康状态可以用ICD进行分类,而健康状态的结果可以用ICF进行分类。因此,ICD 和ICF 是相互补充的,如有必要,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由WHO提出的国际性的分类方法〔3-4〕。
值得重视的是ICD和ICF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性质。无论是ICF还是ICD,均是从人体系统出发。残损涉及人体结构和功能,这些结构与功能常常是疾病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使用ICD分类系统。不仅如此,ICD 分类系统使用残损(作为征兆或症状)作为分类体系的一部分,这些分类采用的是生物医学模式。而ICF将残损作为结果,将其看作是残疾现象一部分,使用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ICF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该分类也将满足世界上处于残疾状态人们的需要,使残疾人成为卫生工作者的合作者,并为制定有关社会政策发挥作用。
2、ICF的基本特点
该分类标准是由专家和残疾人士共同制定的,反映了功能与残疾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2.1 广泛性本分类系统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同于以往将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以分离的分类法。
2.2 平等性为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不同健康状态(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均无活动或者参与的限制。
2.3 准确定义在4个分类维度中,各个具体的类别均有操作性定义,并且给出了各类的基本属性、分界、测量方法以及具体的实例。
2.4 类目使用中性词语许多类别以及项目均使用中性词来说明每个维度的积极与消极方面,避免了过去使用的对残疾人带有贬义的消极词汇。
2.5 结构与功能分离将身体结构与功能缺损分开处理,以反映身体所有缺损状态。
2.6 用活动替代残疾活动是一个中性词,用活动取代残疾反映了目前残疾人对自己状态的新认识。该分类还使用严重程度指标,对限制活动的情况进行描述。
2.7 用参与代替残障。该分类系统用参与(participation)代替残障(handicaps), 并列举了一系列环境因素以确定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
3、ICF的理论模式
ICF建立在一种残疾性的社会模式基础上,它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残疾性不再仅仅是个人的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因此,对残疾问题的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强调社会集体行动,要求改造环境以使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种问题是一种态度或意识形态的问题,要求社会发生变化。从政治层次而言,这是一个人*问题。
4、ICF的应用领域
ICF为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系统性工具。它可以应用于保健、保险、社会保障、就业、人权、科学研究、制定计划和政策、教育和训练以及经济和人类发展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为:①它提供了研究健康状态结果的一种框架,这种框架是依据科学知识和各个领域专家的经验而建立的。②它确定了说明健康状态的术语,这套术语有助于改进卫生保健工作者、其他领域的人员和残疾人之间的交流。它是一种可在不同领域内共同使用的术语系统。③它为认识残疾性对个体生活及参与社会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不仅要对疾病作出诊断,还要对其影响作出分析。④它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定义,有利于提供更好的保健,并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并促进其自立的关键。⑤它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卫生服务领域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是国际上早就期望实现的愿望〔5-7〕。⑥它为卫生信息系统提供一种系统化的编码方案。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缺乏一种有关流行病或其他数据的统一编码系统。⑦它促进对健康状态结果的研究。该系统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以收集促进或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数据。
具体而言,ICF可以应用于:
① 统计工具:用于数据采集和编码(人口研究,残疾人管理系统等);
② 研究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
③ 临床工具:用于评定,如职业评定、康复效果评定;
④ 制定社会政策工具:用于制定社会、保障计划、保险赔偿系统及制定与实施政策;
⑤ 教育工具:用于课程设计,确定认知和社会行动需要。
5、中国参与ICF有关活动
中国有关专家积极参与ICF项目翻译、标准化与测试工作,现就有关重要工作总结如下:
1998年3月22日至27日应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邱卓英博士和吴弦光教授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了ICIDH-2修订会议,正式接受WHO委托参与该项目,并启动了ICIDH-2中文版的翻译与标准化程序。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与该项目的活动。
邱卓英博士组织有关专家对ICF进行翻译和测试工作,WHO在发展ICIDH-2时曾提出5项研究,中国参与了这五项现场测试的研究,并将有关测试结果汇总到WHO总部数据库。不同版本的ICF中文版如下:
β2版本
ICIDH 2000年10月最终测试版本
ICIDH-2 2000年12月最终测试版本
2001年10月 ICF最终版本
ICF数据库(六种语种)(ACESS)
中国参与ICF临床测试主要研究如下:
5.1 ICIDH-2 Beta-2 FIELD TRIAL STUDIES:STUDY ON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EVALUATION
5.2 ICIDH-2 Beta-2 FIELD TRIAL STUDIES:STUDY TWO: BASIC QUESTIONS
5.3 ICIDH-2 Beta-2 FIELD TRIAL STUDIES:Study Thre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for Cases and Case summaries
5.4 ICIDH-2 CHECKLIST (Version 2.1a, Clinician Form) for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and Disability (ICIDH-2, Beta-2, December 1999)
在翻译与测试过程中,WHO专家Nened先生和Marjie女士访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并作了专题报告,对具体的翻译与测试工作作出指导。
WHO西太区官员Chong访问康复中心,并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讨论ICF有关问题。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订《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简称ICIDH-2)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各国代表介绍各国ICIDH-2研究进展情况并讨论了ICIDH-2未来发展的有关问题。笔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介绍了中文版本ICIDH-2的翻译、测试与研究以及整个工作的协调与管理方面的进展,引起了WHO的重视。ICIDH-2中文2000年10月测试版本已经完成并按时提交,受到WHO好评。
2002年4月6至20日笔者赴意大利特里斯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与健康》大会,并在大会上就有关残疾与健康问题作了主题发言。本次会议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使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简称ICF)的一次重要会议,有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特邀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是世界卫生组织为研究ICF及其相关应用而召开的一次全球性的会议,来自60多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的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特邀专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健康和国家财富、残疾和健康、残疾统计、ICF和卫生信息系统、ICF临床实践、ICF调查应用本次会议是世界卫生组织为实施推广运用ICF的一次重要会议,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了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反映出当代对健康和残疾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长Brundtland女士通过卫星向与会代表就健康、卫生政策、ICF的应用以及残疾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笔者作了《构建综合性残疾模式与ICF应用》的主题发言。
2002年协和医科大学董景五教授出席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WHO合作中心主任会议,并报告了中国ICD和ICF进展情况。
卫生部卫生信息中心有关专家也参与了ICF的应用统计工作。
中山医科大学WHO合作中心主任卓大宏教授与笔者完成了ICF专题研究,收到《中国康复医学》专著中。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WHO合作中心主任南登昆教授也非常关注此项工作的进展,并指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另外,为了普及与宣传ICF有关知识,我们还翻译了WHO发布的ICF讲解幻灯片、发布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并在有关的网站上开辟专门的栏目进行研讨。
中国参与ICF有关活动〖WT〗〖HT5SS〗
中文是WHO 6种工作语言之一,WHO在项目开始即对中文版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邀请邱卓英博士等作为项目专家,具体负责中文版工作。中国有关专家积极参与了ICF项目翻译、标准化与测试工作。
6、ICF中文版标准化的原则与方法
ICF的翻译与标准化工作是学术性很强的工作。WHO在制定ICF时,经过了多次大的改版。其观念体系也随之变化。我们在中文版的开发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原则和措施:①贯彻WHO关于健康和残疾的最新观念,对关键性术语翻译体现出WHO的精神,尽量采用中性、积极性术语;②ICF是WHO分类家族成员之一,因而ICF翻译要与ICD术语系统相协调;③ICF涉及社会、环境、职业、教育、心理等多方面,我们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心理学和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组审定、国务院授权颁布在各行业应用的标准术语,尽量采用该领域标准术语;④采用了现代术语分析技术对关键性术语作了分析测定;⑤考虑到残疾和康复研究的特殊性;⑥术语及其准确性要结合整个分类体系的理念,术语与上、下位概念以及同级术语间的关系加以理解。术语使用要根据其"定义"和"包括与不包括"情况加以认识。这也是ICF不同于其他分类的地方,需要认真学习研究;⑦任何一个分类体系其对整个人类活动的描述均有自己的范畴体系,也有相应的心理学测度,这也是为什么ICF在研制过程中由大批美国心理学家和其他国家心理学专家参与的原因之所在。
7、研究展望
ICF是当代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康复科学研究进步的产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分类体系的完善,ICF可以在与残疾人有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康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残疾人统计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它是WHO第一次以六种正式语言出版的国际性分类体系。研究ICF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8-9〕。ICF不同于以往残疾分类,它将活动与参与作为分类维度加入残疾分类系统,为残疾与康复数据库的建立与标准化提供了新的工具。今后,国际有关组织也将以ICF为标准收集残疾分类数据。世界上已经出版了许多语种的ICF版本(包括中文版本,笔者作为中文版负责人),我们要跟踪国外发展动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ICF能在康复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