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老人买保健品被骗跳海

老人买保健品被骗跳海

发布时间:2020-06-25 10:21:09

1、老人被骗买保健品案例,老年人被人欺骗怎么解决

保健品有很多骗人的,想买保健品,要选择正规的渠道,

2、家里老人被骗买了保健品怎么办

首先要百看人家是强行让你买了,还是你自己买的,自己被骗买了的话,如果是金额比较大的,可以报警,不过这种事情度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唯一自专己不要上当就是要相信那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碰到事情多动一点脑筋,想属想就知道是骗局了。

3、老年人被骗买保健品被骗2000元怎么办?

对啊,保健品本来就很坑的,我工商局的朋友告诉我保健品都是假的,都是白花钱。

4、老人买保健品跳海自尽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时候怕老,老了之后又怕死,很多骗子就是抓住这种心理来骗老人的,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保健品的销售被曝光,各种各样的推销手段相信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了。近日,一老人花光所有积蓄买保健品后抄跳海自尽的新闻引起热议:

2017年3月11日晚,女婿赵明在青岛阳光假日酒店往西的礁石上见到了陈袭正林的遗体。

他的裤子被海水冲去了附近沙滩,能辨认身份的东西是裤兜里那张写了名字的红纸,那是某次参加保健品会议销售留下的姓名牌。

陈正林曾留下遗书称,“向尚集团(以下简称向尚)坑死我……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

青岛向尚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微信公众知号上称“营销网络遍布全国4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200多家办事处、500多个服务网络终端、4000多名高素质营销精英,年营业总收入达100亿人民币”。

3月15日白天,陈正林家属在向尚附近抗议,在他们抗议的一个多小时中,向尚公司无人出面解释。家属称,当日仍有很道多老人赶来参加会员活动,他们对路边的横幅“反应漠然、极少过问”。

5、我就是这样骗你爸妈买保健品的,你知道吗

我就是这样骗你爸妈买保健品的,你知道吗?
桃子说:这是多么悲哀的一种现状,大街上的假药贩子都比你更懂你爸妈。
01
家住岳麓区的程娭毑80多岁,买保健品买了十几年了,屡买屡上当。
前几个月,她填了张5万元的汇款单,汇到广州,说是买“玛卡、灵芝”之类的保健品。
结果,汇款单一出手,至今杳无音讯,维权无门。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青岛一60岁的老人离家出走自杀,留下遗书声称,他跳海竟是因为买保健品被坑。
广州一对老夫妻,斥32万巨资买保健品,儿子发现后不让父母吃,老夫妻竟以自杀相逼。
成都一老人听信讲座,一年花10多万买保健品。
如今,在迅速发展的保健品行业中,老年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忽悠老人、诈骗老人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02
骗子们的诈骗方式套路满满,他们对于老年人生活的状况和心理都非常熟悉。
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套取个人病史,安排假名医去会诊进行所谓的专家诊断,装模作样望闻问切,兜售没有资质的保健品……
有的保健品,进货价只有40元,售价将近4000元,利润高达100倍。
▲让老人受骗流程图
骗术一,利用听课营销保健品。营销公司多以公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生活用品为噱头,发放传单,邀请老年人参加,最后进行营销。
骗术二,打优惠牌、吹嘘疗效。一个理疗仪、一张按摩椅三四千元,吹嘘腰腿、胳膊疼不需吃任何药就能治好,实际上没有任何备疗效,出厂价更是低廉。
骗术三,打亲情牌。这是一张王牌,营销员进入老人家里,一声声“大爷大妈”,手把手教会老人操作,让寂寞、孤单的老人倍感亲切。
在长沙芙蓉区,78岁的曾娭毑说:“我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而他们打电话比我孩子还勤,嘘寒问暖的,我不好意思不买呀!”
骗子为什么能屡屡得手?其实,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普遍心理——害怕孤独、害怕终老。
在这场时代的诈骗大潮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人对死亡的恐惧,人性固有的脆弱,更看到了人性深入骨髓的孤独。
03
这些营销骗子除了满满的套路,更重要的是,他们抓住了这些老年人的最大死穴:长期的缺乏儿女的关怀和陪伴。
被骗的老人往往都是长期独居,在流逝的岁月面前,他们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脆弱,对亲情的渴望,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导致他们从心理上就渴望有人理解。
而这一点,正好被骗子利用。只要抓住了对方的情感痛点,就如同抓住了蛇的七寸。
他们化身为老人的心灵按摩专家,到最后老人们也分不清灌的是鸡汤还是砒霜了,从心理防线上就已经溃不成军,任人摆布。
有老人说:“买产品不是真的觉得好,而是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位老人子女都在国外,平日无人照顾,他明明知道自己被骗,但老人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因此无论如何不肯配合警方调查。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人们心甘情愿掏钱买的未必是保健品,而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对亲密关系的向往。
04
这是多么悲哀的一种现状,大街上的假药贩子都比你更懂你爸妈。
在这个烟火迷离的世界,几乎人人都在追逐物质的极致,却忽略了对情感必要的维护。
防止自己的爸妈被骗,是为人子女的责任,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用亲情的滋养,来抚平父母内心脆弱和恐惧,从而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
我们也会老,我们也会死,不要等到我们老了,才去体会我们父母在这个年纪所遭遇的凄怆。
不管你的父母有没有被骗,都回家看看吧。
PS:小伙伴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留言哦!

6、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怎么办?

说说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既然是专卖店,基本上的价格都是统一的。
2:如果网上搜出来的价格便宜了很多,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假货。
3:如果能确定网回上的是真货,而且是和专卖店一样的,同型号的,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介入,媒体介入以后大多数的商家答都不愿意因小失大,失去自己的口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7、老人被骗买了保健品怎么处理方法

可以投诉或者打全国的大家电话,要是买到假货或者买到还可以去炸厂家什么的协调

8、23万老人买保健品被骗99.5亿,为什么说“你根本劝不了一个相信骗子的老人”?

民智的开化和法律的普及需要时间和成本,在全民懂法知法守法实现之前,企图走蒙骗这条捷径致富的人会一直存在,被骗的人也会一直存在。

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只要是有心人就可以知悉。骗子放出长线,老年群体就成了赶不走的上钩鱼,前赴后继、乐在其中。

总结一下他们的套路。

首先,他们卖的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这种东西绝对没有宣传中那种于生死线上挽救生命的奇效,甚至可能只是廉价饮品,但也绝对不会造成身体上的明显不适或者伤害。

其次,利用从众心理来号召广大老年消费者砸钱消费。要么找个托讲述保健品的效果,要么让已经上当受骗的老人拉更多的人下水,造成一种很多人都在用的假象。

还有就是找一些看上去很靠谱的人做担保、做代言,比如现役军人,P图明星,增强品牌的权威性,消除老人们的顾虑。

而最高级的,是比老人的子女还尽责,照顾老人的起居,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疏通下水道,换灯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直到他们掏出自己的养老钱。

诈骗集团深知老年人年纪渐长对生病遭罪、对晚年的不确定性和对死亡的恐惧,也了解老年人形影相吊无人倾诉的寂寞,更熟知老人爱贪图小便宜的心理。

所以他们设置的活动通常包括消遣时间、普及健康知识、分发免费礼品等项目,桩桩件件击中老年人的刚需,等着老人们愿者上钩。

在一个个诈骗案中,骗子总是奸计得逞,并不是他们的骗术有多高明,而是他们善于打感情牌,切实给予老人们耐心和温暖。想要有效地劝阻,让老人放下对骗子的依赖,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放下对父母长辈自以为是的高级经验和认知。

央视有一则戳泪的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位母亲,一生都在等待。儿子啊,等你长大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从盛年到迟暮,从青春貌美到白发苍苍,她一直在等,却始终没有等到所谓的享福。儿子一直向前奔跑,和母亲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哪怕只是从学习和工作的间隙里,抽一点点时间坐下来好好陪陪她,有耐心地听跟她说说话。

为人子女,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是,你根本劝不了一个相信骗子的老人,你给父母的温暖和耐心,还不如一个骗子。爱,从来都经不起等待。

9、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后怎么办

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受骗。
保健品扔掉,千万别因为可惜就用,一般都是无利有害的东西。

10、家里的老人被骗买保健品,已经被洗脑怎么办

如果在复卖保健品时,故意说成药品,能治各种病制,且虚高价位,就是诈骗。 诈骗,是指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度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问。 符合上述条件即构成诈骗。
符合上述答,你可以直接报警处理。

与老人买保健品被骗跳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