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什么保健品?容易受辐射,容易生病,身上有很多慢性病,体质差。
没有保健品吃了让人生病的,可能是你吃的保健品长期只吃一种,那是没用的,全国上千种保健品,都不敢说吃了治百病的
2、慢性病包括哪些
特殊慢性病病种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Ⅱ期以上、类风湿病、病毒性肝炎、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恶性肿瘤、白血病、器官移植
3、父母年龄大了,慢性病开始了,吃什么保健品或是食物比较好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百:“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度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问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注意哦答,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要盲目的轻信一些保健品的功效内,少吃咸类,腌制类的,含糖量不要太高的食品最好容,清淡为主!总之保持身心健康,心情好就是最好的!
4、老人没什么慢性病,就是比较弱,吃什么保健品比较好
年期的营养保健
当人步入老年期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如代谢减慢,腺体分泌减少,咀嚼、消化、吸收等能力降低,肌肉活动能力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等,从而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与内分泌失调症、骨骼与关节疾病、便秘和肌肉萎缩等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种种改变,促使老年人的营养和饮食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必须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老年期的营养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种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对于营养素的需求与成年期大不相同,因此必须供给符合老年人生理状况的各种营养素。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在饮食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是: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质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钙等。
热能
通常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要比青壮年低10%~15%,再加上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所以能量消耗也少,因而热量供应也要适当降低。65岁以上者总热能供给应控制在1900~2400千卡。所以,老年人要保持身体健康结实,就不要摄入过多的热能,以免其转化成脂肪存于体内,过于肥胖者易患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这会影响人的寿命。
蛋白质
老年人要保持生命活力,延缓衰老,蛋白质的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蛋白质营养状况良好,还可以增强老年人抵御疾病的能力。老年人应多吃一点动物性食品,如肉、蛋、乳及豆制品,其蛋白质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并且数量充足、比例合适、易于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按照我国饮食情况,老年人蛋白质的需求量一般为每千克体重 1 克,占饮食总热量的 12%~14%,如果食用量过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大米、面粉、杂粮中的淀粉和食糖是常见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的饮食中不宜含过多的蔗糖,因为它会促使血脂含量增高,对老年人健康不利,而且蔗糖除供给热量外,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若吃得过多,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平衡。果糖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此,老年人应适当摄入含果糖较多的各种水果和蜂蜜。
脂肪
对老年人来说,摄入脂肪过多或过少都无益处,多则不易消化,对心血管、肝脏不利;少则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饮食分配。老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总能量的20%~25%。应尽量给予含胆固醇较少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多给予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等。尽量减少食用含胆固醇高的蛋黄、动物脑、肝脏和鱼等食物。
水分
老年人应给予适量水分,一般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为佳。为了给老年人补充水分,可适当的增加汤羹等食品,这些食品既助消化,又可补充水分。对于有大量饮水习惯的老年人,应适当减少饮水量,以免饮入过多水分,增加心、肾的负担。
微量元素
多补充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奶类、虾皮、海带中含钙丰富;鱼、肉、蛋、奶、豆类中磷含量较高;动物肝脏、蛋黄、鱼及水产品中铁含量较多,可根据情况选用;海带、紫菜中钾、磺、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选用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则可增加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维生素
老年人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对维持老年人健康、增强抵抗力、促进食欲与延缓衰老有重要作用。多吃新鲜的有色叶菜或水果,每天可食物部分粗粮;此外,鱼、豆类和瘦肉能供给优质蛋白及维生素B2 等。但是,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和特点,有些维生素的摄入量较难达到标准,如维生素A 、维生素B2 等,可以考虑除饮食外,补充一定数量的维生素制剂。但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时,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老年期的饮食结构
一般应包括五谷杂粮、豆类、鱼类、蛋类、奶类、海产品类、蔬菜和水果等,要注意每日食物品种的搭配和花样的更新,防止老年人因食品单调而偏食。在品种搭配时,既要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和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又要注意适合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使其易于消化吸收,形成适合老年人的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在我国的饮食传统中有喜爱吃带馅食品的习惯,据营养专家研究,老年人常吃带馅的食品,如包子、饺子、馄饨等,既能增加营养,又有益于身体健康。带馅食品是由多样化食品(包括肉类、鱼类、虾类、豆类、蛋类、蔬菜及调味品等)组成的,既能防止食物品种单调,又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带馅食品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增进食欲,又适合咀嚼功能弱的老人。带馅食品中的蔬菜大多含有大量纤维素,有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这对通便、降低血脂和血糖,防治动脉硬化及预防癌症都有益处。
老年期的饮食原则
良好的饮食营养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法宝,不仅可以延缓老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几率。
要做好老年人的饮食,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老年人在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少食多餐
老年人进餐应定时、定量,防止“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高龄老人应少吃多餐,以防止肥胖症的发生。
◎ 软食为主
有些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功能减退,故应以易咀嚼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稠稀饭、馄饨等。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如油饼、火烧等。
◎ 多素菜、少油腻
新鲜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油腻食物不仅不易于消化,而且所含脂肪高。为防止老年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最好不食油腻食物。
◎ 多淡食、少过咸
老年人吃菜不要过咸,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还能防止高血压等症。
◎ 饮食尽量多样化
老年人不应偏食,否则将会因某种营养缺乏而导致患病。
◎ 饮食要热
老年人胃口多喜暖怕凉,故应食热食,不可过多食用冷、凉的食物。
◎ 适量饮茶、切勿吸烟
适当饮茶能增强血管弹性和渗透性,还能防止高血压。但茶不宜过浓,以防失眠。老年人往往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还须忌烟。
老年人慎吃的五类食品
① 油炸类: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因此都喜欢吃油炸类味道香浓的食品。但是,这类食品含脂肪量过高,一次食入较多的高脂肪食物,胃肠道难以承受,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易诱发胆、胰疾患的复发或加重。另外,油炸食物产热量高,老年人常吃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导致肥胖,对健康不利。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常食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性,因为多次使用的油里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
② 熏烤类:食物在熏烤过程中,可产生某些致癌物质。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如果经常食用熏烤类食品,则会增加患癌的可能性,特别是患胃癌的危险性。
③ 腌渍类:腌渍食品一般含盐量高、维生素含量低(维生素C在腌渍过程中大多被破坏),不适合老年人食用。特别是一些卫生设施较差、操作不正规的加工厂所生产的腌渍食品,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使老年人食用后引起胃肠道疾病。
④ 酱制品:包括酱油和各种酱菜,它们普遍含盐量极高。老年人常食这类食品,实际上就不自觉地多摄取了盐类,从而加重了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对健康十分不利。
⑤ 冰镇类: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有时也吃一些冷饮和冷食,其实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冰镇食品入胃后,会导致胃液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为不利。因此,老年人应尽可能不吃冷食和冷饮。
老年人心理保健五要点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开始衰退,出现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
等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往往导致老人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生活兴趣低
下等等,使老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老年人应该掌握心理保健的五个要点:
一、保持乐观精神,培养健康的心理。老年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尽量做到
性情豪爽,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尽量发挥自己在知识、经验、技能、智力及特长
上的优势,寻找新的生活乐趣。
二、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
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
这样既可舒展心灵,又能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
三、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事不必心绪不安,更不
要处于郁闷状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
善于超脱,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
四、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更能保证心理的健
康。老年人平时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
、奶类、蛋类、豆制品及莲子、桂圆等。老年人还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
、慢跑、打拳、做操等,强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五、重视人际关系和心理交流。老年人既要注意联系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
,要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思想上沟通
交流,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取长补短,汲取生活营养,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5、治疗慢性病时,可以用保健品代替药物吗
不建议这样,保健品调理期间不要停药,用一个疗程后检查下,根据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方案
6、保健品宣传可以 写慢性病调理吗?法律允许吗
不能
200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审技术规范》规定保健食品的申报功能为:
1、增强免疫力 2、改善睡眠 3、缓解体力疲劳 4、提高缺氧耐受力 5、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6、增加骨密度 7、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8、缓解视疲劳 9、祛痤疮内 10、祛黄褐斑 11、改善皮肤水份 12、改善皮肤油份 13、减肥 14、辅助降血糖 15、改善生长发育 16、抗氧化 17、改善营养性贫血 18、辅助改善记忆 19、调节肠容道菌群 20、促进排铅 21、促进消化 22、清咽 23、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24、促进泌乳 25、通便 26、辅助降血压 27、辅助降血脂
包装、宣传都只能根据产品实际的功用在27中选择
7、完美保健品为什么能调理慢性病
在不了解保健品的时候,当有人在我面前提起保健品,我心里就嘀咕“保健品嘛,不就是那些维生素、矿物质,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挑食,是用不着保健品的。”但是随着我对健康和保健品的深入了解,我对保健品的态度有了彻底地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听到了许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病症,比如:肌纤维病、脑白质病变、运动神经元病、以及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各种“富贵病”(脂肪肝、糖尿病……)。各种各样的“文明病”听说过的、没有听说过的,都在我们周围频频出现,而且大部分是慢性病。“文明病”的频频出现是与现代生活环境饮食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各种物质(空气、水、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的污染、生活节奏与压力的增大、饮食营养的不全面与单一的过剩,导致人体内毒素的积累,营养成分的失调与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严重缺乏,致使得我们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
我们也知道保健食品不是药,更不是针对某种疾病配制的专用治疗用品,它仅仅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一种食品。但是它却可以辅助机体排除体内毒素、全面均衡的补充营养、调理五大系统,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解除现代人形成疾病的因素,从而使人们恢复健康的体魄。
我们现在吃的大米都是经过多道加工的精米,其表层原有的胚芽和糠层都在精加工的过程中被去掉了,而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占一粒大米的70%以上,剩下的有效营养成分在反复的后期制作加工中也几乎完全流失,当我们摄食进入身体后,我们仅仅是摄取了一些没有丰富营养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进食过程中没有适当的膳食纤维被摄取,导致体内严重缺乏纤维素,这时候就会直接导致便秘,便秘的严重后果大家可想而知,一个人在24小时不排便的话,在大肠内会产生36种病毒,引起179种疾病。如果服用膳食纤维的话,这种纤维在胃及小肠中不被消化和吸收,但在结肠中会破裂,分解像海绵一样吸收肠内的水分和残渣并不断膨胀,使排泄物蓬松,变软,并在大肠内壁形成一层光滑的薄膜,使废物滑脱,容易排除体外。解除万病之源。
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因为随自己饮食习惯的喜好,摄取营养的不均衡的食物,或者其他导致体内激素平衡破坏,造成体内缺钾的话,会令人手脚发麻,发抖,到医院检查通常无法确定医治方法。而此时如果服用质量好的保健品,那么它将会在补充全面均衡营养的过程中将钾补充上,病状自然消失。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人缺乏每一种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如果维持五年的话,相应的疾病就会产生,而解决的办法简单说就是三个“清、调、补”即清除体内毒素、调理八大系统、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人身体免疫力,这些优质的保健品完全可以做到。
保健品不是药,“却能治病”还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分析:
第一问题:为什么有许多疾病吃药打针的疗效不明显?
引起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现代医学有他的局限性。每个医生都知道要治疗疾病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去除病因,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本”和“驱邪”;二是减轻直至消失症状,中医称之为“治标”;三是增强免疫力功能,和康复机能,中医称之为“扶正”。不少人认为医学发展到今天应该已经很发达了,但至今为什么还有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或未形成定论,比如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无法确定病因?按照现代医学模式,查不到病因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根治病因治疗变成了主要是控制症状。比如,“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治疗的手段是使用降压剂,治标不治本,这样是治不好高血压的。有些疾病我们知道主要病因,比如知道某人的胃溃疡是由于长期心情忧郁引起的,但是医生并不一定能改善患者的心情,患者的心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医生可以控制胃溃疡的症状,但患者心情不改变,不久就会复发,有些病的病因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人的支气管炎是吸烟引起的,医生可以用药物控制患者的炎症,但却无法控制他不吸烟,不戒烟,这个慢性支气管炎是无法只好的。相对来说,现代医学对疾病症状的控制显得有力一些,只要具备相当的医疗条件,大多数并的症状是可以得到迅速控制的,但是也有不少疾病的症状控制不了,如晚期肿瘤病人的恶病变,艾滋病人的感染,帕金森症患者的震颤等都难以控制。对于增强免疫功能,现代医学还缺乏特别有效的方法,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传染病,但至今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增强患者不断下降的免疫功能,对于抵抗疾病的急性发作,有一些有效的办法,如给患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维生素C针剂,抗病毒血清等,但这并不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对于治疗慢性病作用不大。康复机能是人体弥补机体损失的能力,包括再生、修复、愈合和代偿机能,在增强康复机能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例如严重的脑膜炎、脑出血、脑梗死经治疗后患者一般留有后遗症,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组织受损后的再生能力很弱,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有效方法使其显著增强。在增强免疫机能和康复机能方面,主要还得靠吃保健品滋补,调理。
有些病打针吃药的疗效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是疗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真正被公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并不多,大多数疾病都可以治愈,但是许多人患同样的疾病,有一部分人好了,李一部分人至死都没有治好,这是为什么?原因有很多,有些患者遵循医嘱,积极乐观,主动配合治疗;有些患者对医嘱不以为然,消极悲观,我行我素,有些患者遇到了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有些患者却遇到了滥竽充数的庸医,有些患者有经济条件,能得到一流设备和特效药物的治疗,有些患者生活拮据,接受一般治疗都没有钱,有些患者能住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疗养院,有些患者只能住设施简陋,嘈杂拥挤的小医院;有些患者保健意识强,即早发现早治疗,有些患者一定要拖到生命垂危时才肯接受治疗……,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个问题:保健品为什么这么对慢性病有显著的效果?
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保健食品:免疫调节,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素,增强造血机能,杀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管疾病,抗突变,抗肿瘤,抗癌、免疫调节、降血糖、健肠胃、防治肠胃疾病、抗辐射排毒、解毒、保护肝脏、抗衰老的作用。
一、这些作用和功效有利于消除大多数治病因素,所以对许多疾病有效,如:提供丰富,均衡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治愈因为缺乏这些营养素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效果。
降血脂、降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因营养过剩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及各处血管疾病有效果。杀菌、抗治病微生物,对各种病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效。排毒、解毒、护肝、对各种毒素引起的疾病有效,抗过敏、调节反应活性过高的免疫功能,对治疗各种变态反应引起的疾病有效。
二、其实有许多食品也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比如茶叶,具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幻想成分和功能成分,茶叶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抗辐射、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保健功效。那为什么有些人喝了一辈子浓茶,到老照样长肿瘤,照样患动脉硬化呢?这是因为他每天摄入的有效成分是茶多酚和茶多糖,但到底有多沙茶多酚和茶果糖能溶解到水里,茶水中的茶多酚和茶果糖有多少能被人体有效的吸收利用呢?很少!很少的有效成分不能产生显著疗效。保健食品经过了选材和精制。首先选用的就是有效成分比例高的原料.
三、人们知道中医是不会用一味中药给病人治病的,他们通常会找些在疗效上能相辅相成的中药配成一个方剂给病人治病,这种经过配伍的方剂成分相得益彰,有助于人体对疗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其疗效比一味中药疗效要强很多。保健食品同样是经过科学配伍,使各种有效成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效成分全面、丰富,吸收利用率高,所以拥有众多而显著的功效。另外,保健食品都是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康复的功效,这是大多数药物不具备的功效,却对慢性病患者的痊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服用保健品时:不排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其它治疗方法,并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又增强作用,实际上服用保健食品是在原来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治疗方法,当然比原来的疗效更显著。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服用保健食品功效最突出的——心理疗法。
医学研究发现,患者的心理对疗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可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自身免疫机能的强弱。业务员会热情的关怀患者的健康,满怀信心地介绍产品的功效,介绍产品口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厌弃烦地告诉患者怎么样增加运动,控制饮食等。这些做法对治愈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医护人员却不会做得像业务员这样好。这种独有的心理治疗功能也是保健食品的功效显著的原因之一。
8、十二种慢性病是什么?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肺结核、肾病综合症、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肝炎
9、怎么申请慢性病医保
10、关于国家对十大慢性病救助政策祥细条款
2018年慢性病救助政策如下:
起付标准:
(1)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起慢性病付标准为200元。定点专科医院中的一级医院慢性病起付标准为200元,二级医院起慢性病付标准为400元。在起付标准以上、门诊慢性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门诊统筹基金支付50%。
(2)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门诊慢性病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年支付限额,在此基础上每人每年支付限额增加200元。
(3)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同时享受门诊医疗待遇,核算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时,门诊医疗费用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
(4)门诊特殊疾病医疗待遇按住院标准执行,一个参保年度内只计算一次起付线,起付标准按照就诊医院级别标准执行。
慢性病补助对象:
包括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参保人;灵活就业的个体参保人均可享受慢性病补助。
慢性病补助标准2018年慢性病补助标准
类型病种补助标准
在职职工退休(职)人员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及70岁以上退休人员
Ⅰ类1、高血压Ⅱ期、高血压Ⅲ期起付标准:1200元起付标准:1000元起付标准:800元2、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补助比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0%
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
最高补助限额:2000元补助比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5%
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
最高补助限额:3000元补助比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5%
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5%
最高补助限额:3500元
3、糖尿病Ⅰ型、糖尿病Ⅱ型
4、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
5、慢性丙型肝炎
6、肝硬化失代偿
7、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8、帕金森病、帕金森氏综合症
9、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10、支气管哮喘
11、活动性肺结核
12、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疗)
13、类风湿性关节炎
14、强直性脊柱炎
15、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
16、白塞氏病
17、血友病
18、重症肌无力
19、多发性硬化
20、自身免疫性肝炎
2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2、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2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Ⅱ类24、系统性红斑狼疮起付标准和补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补助限额为10000元起付标准和补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补助限额为10000元起付标准和补助比例同上,但最高补助限额为10000元2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6、颅内良性肿瘤
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序号病种为准)以上慢性病起付标准和补助比例同上,在原最高补助限额基础上增加1000元
(10)慢病保健品扩展资料:
慢性病补助报销办理流程:
办理程序:凭区(县)级以上(含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化验报告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向农医部门提出申请,填写门诊大病(慢性病)审批表,办理相关手续。
经审核同意后,核准纳入统筹基金补偿范围。有效期为一年,来年需重新申请审批。
消费者也可用住院病历的复印件(住院首页等)、门诊病历、抢救病历的复印件及诊断证明书复印件前往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办理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认真填写门诊慢性病补助申请鉴定表(一式两份),并加盖公司社保部公章;
2、提供以上资料均为二级以上医院近两年的医疗资料;
3、每年1、4、7、10月的1-5号收受门诊慢性病补助申报资料,其余时间不受理申请业务;
4、住院诊断证明书的第一诊断必须是本人所申请慢性病的病种。
需要准备的申报材料:
医院诊断证明书(需注明有上述至少一项并发症)及相关病历,医院检查报告单(以上材料由医院出具)
户口本,身份证,新农合医疗证及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张(以上材料由本人出具)
一、农村合作医疗能报销的费用
1、床位费(乡镇卫生院最高12元/天,市级及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最高15元/天);
2、药品费(药品使用范围执行省规定的药物目录);
3、检查费(检查、化验等,限额600元);
4、治疗费(300元以内按实结算,300元以上部分按50%纳入报销范围);
5、手术费(按规定收费标准执行);
6、输血费(手术或抢救,每次住院最高限额500元);
7、材料费(每次住院最高限额2000元);
 8、各种肿瘤患者的放、化疗及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门诊费用,视同住院费用进行补偿。
特别注意:
1、剔除不可报销费用后,可报费用根据就诊医疗机构级别的不同相应打折:市乡镇卫生院100%,本市市级医院90%,市外80%,无转诊证明60%。
2、折后费用实行分段按比例结算:4000元以内报销45%;4001-8000元报销55%;8001-12000元报销65%;12001-20000元报销 75%;20000元以上报销80%。每人每年最高补偿金额不超过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