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胃应该怎么保健?
要保持良好情绪
不良情绪对胃肠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可引发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嗳气、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而良好的情绪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因此,中老年人要知足常乐,心胸开阔,处事达观,始终保持稳定平和、轻松快乐的情绪。
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进食有时、饮食有节、食物寒温适中和多样化等。中老年人一般以每日三餐为宜,每餐以吃七八成饱为原则,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餐不宜吃得过多,也不宜吃得太晚,吃些面条、稀饭、包子等易消化的食物最适宜。以免食物滞留肠胃,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使肠胃功能更加紊乱。食物的烹调制作,要以软、烂、稀为原则,如肉类切成肉糜,蛋类做成松花蒸蛋,蔬菜也可切成碎末。食物要煮烂煮透,使其松软适口,便于食用。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保持大便通畅。要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等,生冷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进食时做到细嚼慢咽。
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柔软体操和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40~5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与运动健脾有异曲同工之妙。
2、怎样保护脾?
保护脾方法:
1、细嚼慢咽
吃饭太快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容易导致胃受伤。因此对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烟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调,引发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复胃的健康,对烟酒必须要有节制。
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过酸、油炸、烧烤、烟熏等食物;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强烈的饮料。
3、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汤最好饭前喝。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以清、软、松为主;进餐要科学,以坐着吃饭不宜站立或蹲着吃;宜定时定量,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宜少吃多餐;
饭只吃七分饱,避免过饥或过饱或暴饮暴食,改掉“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5、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过烫、过冷、过硬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脾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与消化器官、肠胃功能密切相关,也是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脏器。经常感觉食欲不振、没有力气,甚至皮肤看起来不紧致、下半身有水肿、虚胖等问题,都可能是脾胃功能不足或是虚弱所导致。
3、脾不好的人有何保健方法?
吃补脾益肠丸,你试试看,应该不错的。
4、脾脏不太好,平日如何保养?应注意什么
巳时喝水护脾脏(9:00-11:00),喝水保护脾脏,这个时候人体的状况:脾经是最旺的时候,脾是消化、吸收的总管,又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循环的质量就高,嘴唇才会红润,否则就会口唇苍白后唇暗,唇紫,皮肤也会失去光泽。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就要多喝水,至少要六杯水,不要大口喝,要慢慢的小口嘬饮,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此身体才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脾的重点保健,就是要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工作,工作之外就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因该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强求,不能做到的事业不要强求,以免伤身。
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就是农历六月,雨水较多,湿气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所以长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入侵,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吃火锅,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脾胃的饮食调养:一是饮食没有节制,包括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二是包括偏食过寒或过热,过于肥腻的和味大的食物,嗜酒。饮食因该清淡,不吸烟喝酒,讲究个人卫生。
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饮食疗法:
山药薏苡仁粥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尤其适用于中老年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
做法: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
莲子芡实粥
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做法: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
参枣粥
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做法: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莲子猪肚汤
能温胃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即胃痛)
做法:莲子30克,猪肚一个,胡椒少许,煮成汤实用。
山楂麦芽粥
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做法: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薏苡小豆粥
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满,尿少浮肿。
做法: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八宝粥
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
做法: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5、脾胃的日常保健该怎么做?
要放松心情中医认为“脾在志zd为思”,指脾与思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平时生活中,由于工作或学习的原因而思虑过多时常出现食欲减退的现象。脾的养生保健重点在于避免思虑过多,工作和学习要有计划有安排,工作和学习后要充分放松,不要再过多地思虑其问题。中年人则不要过多地担心自己的健版康问题、生活问题、子女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要顺其自然,不要因为过多的思虑而影响健康。
要注意夏日养生顺时养生保健:脾胃在五行学说中均属土,而在阴阳学说中脾为阴土,故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特性为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多气多血权,特性为喜润而恶燥。湿邪侵犯人体时,最易伤害脾阳,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为农历六月,因下雨较多以湿气为主,所以长夏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侵害人体。
6、如何让自己的脾更健康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位居中焦,同主消化,但各司其职:胃主纳,脾主运。胃喜润恶燥,喜凉恶热,脾喜燥恶湿,喜热怕寒。胃气以通降为和,不降则腹胀便秘,嗳气呃逆。脾气以上升为健,不升易头晕泄泻,四肢困倦,内脏脱垂。所以还应该强调:在养脾的同时还应重视调胃。
下面介绍这养脾“四法”如下:
醒脾: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不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也可常取山楂条20克、生姜丝5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有开胃健脾之功。
健脾:选用各种药粥健脾祛湿,如莲子、白扁豆、薏仁米煮粥食,或银耳、百合、糯米煮粥食,或山药、土茯苓、炒焦粳米煮粥食。
护脾养脾:老年人宜常按摩腹部,可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同时,散步亦能养脾健胃,可使食欲增加、气血畅通。
暖脾:因食生冷过多,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日后的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在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见持续炎热,雨水偏多,暑湿偏盛,故极易造成脾胃功能下降而厌食困倦。因此,不仅在酷暑的夏季、乃至日常调理好脾胃功能,对饮食养生都很有必要。
无论是夏季还是日常中,调理脾胃还要因人而异。
脾胃功能正常者,适量饮冷不会影响脾胃功能,但不宜过量。文中所列食生蒜泥、山楂虽可以减少肠道疾病、消食导滞,但若过食,又有伤胃之嫌,尤其胃炎泛酸患者当慎用。“健脾法”中选用莲子、白扁豆、薏仁米或银耳、百合、糯米或山药、土茯苓、炒焦粳米等药粥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也确有意义。但若能将方中“土茯苓”改用“茯苓”,则更有利于健脾利湿。按摩脐周和散步亦有调和脾胃的作用,两者作用原理相近,故可合称“护脾养脾”。“暖脾法”是护脾的主要方法,但要切忌过食生冷。同时,睡眠时还应注意加强脘腹部保暖,炒菜时不妨加点生姜末,饮茶者选喝红茶等,都不失为护脾的养生上策。
总之,无论在任何季节,调理脾胃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胃热者以清降为主,脾虚脾寒者当温补。但无论药补还是食补,均以服后感觉舒适为宜。
7、脾胃保健法是怎样的?
(1)要保持良好情绪,不良情绪对胃肠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可引发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而良好的情绪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因此,中老年人要知足常乐,心胸开阔,处事达观,始终保持稳定平和、轻松快乐的情绪。
(2)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进食有时、饮食有节、食物寒温适中和多样化等。中老年人一般以每日三餐为宜,每餐以吃七八成饱为原则,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餐不宜吃得过多,也不宜吃得太晚,吃些面条、稀饭、包子等易消化的食物最适宜。以免食物滞留肠胃,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使肠胃功能更加紊乱。食物的烹调制作,要以软、烂、稀为原则,如肉类切成肉糜,蛋类做成松花蒸蛋,蔬菜也可切成碎末。食物要煮烂煮透,使其松软适口,便于食用。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保持大便通畅。要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等,生冷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进食时做到细嚼慢咽。
(3)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柔软体操和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40~5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与运动健脾有异曲同工之妙。
8、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脾脏?
巳时喝水护脾脏(9:00-11:00),喝水保护脾脏,这个时候人体的状况:脾经是最旺的时候,脾是消化、吸收的总管,又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循环的质量就高,嘴唇才会红润,否则就会口唇苍白后唇暗,唇紫,皮肤也会失去光泽。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就要多喝水,至少要六杯水,不要大口喝,要慢慢的小口嘬饮,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此身体才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脾的重点保健,就是要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工作,工作之外就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因该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强求,不能做到的事业不要强求,以免伤身。
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就是农历六月,雨水较多,湿气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所以长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入侵,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吃火锅,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脾胃的饮食调养:一是饮食没有节制,包括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二是包括偏食过寒或过热,过于肥腻的和味大的食物,嗜酒。饮食因该清淡,不吸烟喝酒,讲究个人卫生。
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饮食疗法:
山药薏苡仁粥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尤其适用于中老年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
做法: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
莲子芡实粥
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做法: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
参枣粥
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做法: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莲子猪肚汤
能温胃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即胃痛)
做法:莲子30克,猪肚一个,胡椒少许,煮成汤实用。
山楂麦芽粥
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做法: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薏苡小豆粥
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满,尿少浮肿。
做法: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八宝粥
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
做法: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