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猪群保健

猪群保健

发布时间:2020-06-23 02:15:05

1、给猪群做保健时,要注意哪些误区?

非常时期才保健,保健是为了综合改善畜体内环境,包括提高免疫力和净化体内病毒、细菌,应该功在平时,如果猪发病时才进行保健,犹如亡羊补牢,得不偿失。故而平常就应做好保健工作,才能防范一些恶性疾病的暴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选用无耐药性的药物做保健,大家都知道注射疫苗保健,但不是说做了就百分之百不生病,只是相对减少发病的机会,即使生了病也好防治,不会造成大面积死亡。所以在注射疫苗保健的前提下还要用药物保健,在药物的选择上要选无耐药性的,因为平时常用的药物在体内已有一定的蓄积,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如果还用往往既增加成本又达不到保健效果。

2、猪群用什么保健药物最好?

一提起猪群保健的话题,不少养猪界的朋友最关心的是“用什么保健药物最好”,仿佛“保健”就是怎样用药和用什么药,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就能“良药一剂保平安”。特别是一些兽药厂和经销商印发的“猪群保健方案”之类的小册子,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如何更多地使用药物。这种思路是十分片面的。 猪群保健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包括怎样营造一个让猪群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合理提高营养水平使猪只本身具有更强大的抵御疾病能力、疫苗免疫以对抗特定病源的侵袭等,药物保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只能是防止以上方案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 为了帮助初学养猪的朋友更好的理解,本老倌就以上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一、改善环境是基础 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基础,保持猪群健康的其它各项措施的成效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徙劳无功。如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本老倌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首先是选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尽可能远离人居区和其它动物养殖区以及交通要道,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电力供应正常,排污方便。 第二是布局。尽可能背风向阳,做到埸内污道净道分离,各建筑物之间距离合理(间隔应为檐高的四倍左右,最低不少于2.5倍,如果不考虑土地利用率因素,当然距离可以更大。)以利通风透气。 第三是埸内小环境的改造。建筑物之间建立绿化带,既可以挡风遮晒,也能使空气更加清新。猪舍的保温隔热措施同时要兼顾通风透气的需要。 第四建立埸内严格的消毒制度。关于消毒制度和方法,各类关于养猪技术的书籍文章中都有详尽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需要重申的是药物的选择和更换的原则,一是病原能产生耐药能力的品种不能长期使用,但更换不可过于频繁,否则病原对各品种消毒剂都产生耐药性而无药可用。二是刺激性气味较浓或腐蚀性强的药物避免带猪消毒和金属设备接触。 在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合适的条件下,结合好人员车辆和其它隔离制度,以及埸内的消毒制度,尽可能减少病源体的传播威胁,猪群健康就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二、增强体质是关键 猪的体质是决定猪群健康的内在因素,也是决定猪群健康的关键。如果猪的体质不好,其它工作那怕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最后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增强猪的体质,本老倌认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选种,即选择抗逆能力较强的品种。目前养猪界有种不正常的倾向,品种越新越洋仿佛就是猪埸档次高的象征,这一倾向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本老倌在前面的博文中多次呼吁,国家应注重挖掘本国品种资源,它的适应性、肉质和口感以及繁殖能力是目前任何引进品种无法企及的,资金的浪费我们暂且不说,因为现在中国和部分中国企业和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但至少还可以避免重复引进带来新病源的风险。本老倌在这里狂妄地放言:中国人浮躁风气扭转之日,就是引进新猪种结束之始。这些看起来题外的话题先打住,从抗病能力角度来说,越洋的品种越娇贵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要从管理上下功夫,除了尽可能给猪只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处理好密度、通风和湿度、以及做好降温御寒工作这些细节,营养平衡的日粮供给是猪群健康的物质基础。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使用应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吃过的苦头切莫轻易淡忘。提高成本不说,对猪体健康造成的损害、食品安全风险都应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三、合理免疫是根本 免疫是养猪人降低疫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本老倌认为合理才是根本。如果所有疫苗都乱打一气,不但资金、人力都造成浪费,有时对猪群的健康状况也有害无益。特别是一些活疫苗和菌苗(弱毒疫苗或弱毒细菌苗),由于弱至病病毒或细菌有产生变异造成毒力转强的风险,给一些猪埸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乏其例。哪么怎样才算合理?各猪埸情况千差万别,本老倌很抱谦,不能在这里为朋友们制定统一的免疫程序和计划,但我们不能不遵循一些重要原则。这就是: 1. 对本埸有威胁的病种才打,否则不打。什么是有威胁的病种?各地区有一定差异,但诸如猪瘟、口蹄疫这些大范围存在的病种不但是各地畜牧管理部门规定的必打品种,也是各养猪埸不敢轻易放弃免疫的品种。对于一些本地区从未发生,或影响不大容易治愈的疾病疫苗,可尽量不打。 2. 病毒性疾病免疫的重要性远大于细菌性疾病。这是因为,病毒性疾病不但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治疗,而且环境中的病毒比细菌更难用一般性消毒措施所杀灭。 3.效果不确定的疫苗最好不打。理由是既然效果不确定,花了钱都买不到放心,有什么必要呢?这类苗有些确实能产生低水平抗体,但在本埸存在某种病源而且处于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低水平抗体加快细菌繁殖和病毒复制速度的特性往往诱使该病暴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 严格执行免疫间隔期和最适免疫日龄。一方面任何疫苗都是通过刺激猪体免疫系统反应使猪体本身产生免疫机能,有些疫苗在猪体免疫机能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使猪体产生抗体和抗原。再就是很多实验证实,猪在应激状态下产生抗体的能力大打折扣。第三点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原感染后疫苗作用有限,所以必需在猪只感染前免疫。这些都构成了必需掌握最佳免疫日龄和执行免疫间隔期的必要性。 这是本老倌认为要注意的原则问题,关于操作技术虽然也很重要,但相信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述。四、谨慎用药是保障 药物保健虽然是猪群保健中的补救措施,但其重要性亦不可因此而被忽视。不过本老倌历来强调“谨慎”用药,意思是药物可用但不可滥用。滥用药物的后果大家都知道,一是药残对人体的间接损害,二是浪费资金,三是增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猪只真的生病了反而无药可用或用药收效大打折扣。第四,“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无毒或低毒的药物,在猪体内的分解也可能增加猪只肝肾功能的负担甚至直接损害肝肾功能。 哪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药?本老倌认为在下例情形下可考虑适当用药:通过长途运输的猪群群,来源复杂的合群猪,猪群中出现有可疑为传染病个体的猪群;另外如果周边暴发烈性传染病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可以有针对性的适当投喂预防药物。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但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做法不可取,一些非营养类功能性添加剂亦不可滥用。这类添加剂中的一部分可能短期促生长的效果较明显,但长远来看对猪的健康大多会有负面影响。有些则只在猪只生长的某个阶段起作用,如酶制剂和酸化剂对小猪效果明显,但大猪就没有必要使用了。有些则只在特定条件下有使用价值,如制霉剂只有加工的饲料长期放置才有必要添加,脱霉剂只在原料霉变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等等。 猪群保健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片面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能让一些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的药物经销商牵着鼻子走,也不能对所有正确的引导和新技术的应用予以排斥。很多朋友本来明白应在各方面下功夫,有时失败往往是由细节上的失误所引发。

3、给猪群保健要注意哪些事?

1、片面追求产品的长效性,忽视产品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
2、片面追求最新抗生抄素
3、忽视三针保健对后续疫苗免疫的影响
三针保健是非常好的一种方袭法,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健产品(具备:长效性、敏感性与提升免疫力)、使用时机百,并关注其对关键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所有这些必须建立在临床科学试验和应用数据之上,只有这样度才能确保取得良好收效!

4、如何做好育成猪的保健工作?

在坚持“防疫第一”的基本前提下,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对育成猪群做如下保健预防工作:

(1)保健目标

减少断奶时的各种应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成活率;预防断奶后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预防腹泻、水肿等疾病。

(2)综合保健措施

环境方面:注意通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60%~65%,为猪只提供清洁卫生、干燥、较为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不洁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饲料方面:为育成猪提供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而且为减少因饲料过渡而造成的仔猪应激,把握好新转入仔猪第一周的限料及第二周的饲料过渡工作。此外,在过渡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广谱抗菌素类药物,对预防仔猪因转群及饲料过渡应激所造成的消化、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很好的措施。

消毒防疫方面:消毒工作:对于育成段的消毒工作采取与场区消毒同步进行,即隔日消毒一次的原则(每周一、三、五对育成舍进行全方位立体喷雾消毒),并确保消毒药的有效浓度及喷雾密度等,为避免病原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应每周更换一种消毒药。免疫工作:根据场内已定的免疫程序,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免疫工作,做到注射部位消毒准确,免疫剂量足,一猪一针,头头注射,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效果。抗体监测工作:加强猪群的抗体监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做好季度验血工作,根据验血结果,随时调整场内的免疫程序及预防用药规程;逐步实施每批次的抗体监测,根据抗体监测结果,逐步调整场内的免疫与预防用药规程;同时开展药敏试验,加强治疗及针对性的预防投药。

驱虫、灭蝇、灭鼠方面:驱虫工作:体内驱虫时,首选药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预混剂),疗程与给药途径为每年春秋各驱虫一次,一次两个疗程,每一疗程1周,两个疗程的时间间隔为1周。环境灭虫时,每一疗程结束后用敌百虫或菊酯类杀虫剂对育成舍进行灭虫消毒。灭蝇、灭鼠:灭蝇用洁利33、强蝇必净。育成舍内常年实施,按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的清洁、整理,坚持生产区的消毒制度,保证清洁环境也利于灭蝇工作的开展。灭鼠工作要坚持常年实施药物灭鼠,同时场内的饲养人员也应加强对老鼠的观察,出现鼠密度增大等情况时,及时投放鼠药灭鼠。

5、育肥猪怎样保健,育肥猪保健方案

实行全进全出制,猪舍百充分消毒,空栏至少7天方可转进新猪群。饲养密度每头度猪占1.2米2,每栏10~15头为宜。舍内温度在12~18℃为宜,加强防疫。在问饲料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答素,有利于防止胃肠道疾病和呼吸系回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驱出体内外寄生虫,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出栏率,缩短答育肥期。

6、平时怎么样给猪群做保健

每个月一次中药,三个月一次抗生素

与猪群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