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营养与保健有什么关系?
要想吃得合理、科学、有益健康,就必须懂得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人体从饮食获取的营养物质主要有7种: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食物纤维。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也是人体能源的来源之一。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约有1/10是由蛋白质所提供的。若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抗病能力低,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粮食、豆类、蛋、肉和鱼等食品中。
(2)糖:糖(亦称碳水比合物)主要是为生命活动提供燃料,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每日所需能量中约70%来源于糖类。糖类主要存在于米、面、土豆和糖制品中。
(3)脂肪:脂肪为人体提供和储存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约有20%来源于脂肪。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类两种。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种特殊营养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各种物质代谢(亦称生命的催化剂)。虽需要量少,但不可缺乏。主要包括维生素A、B、C、D、E、K等,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动物内脏等食品中。
(5)矿物质:矿物质(无机盐)主要指的是各种元素——钙、磷、钾、镁、钠、氯、锌、铁、铜、碘、硒等。广泛分布在日常食品中,如果饮食调配不当或偏食,极易发生缺乏。
(6)水:水是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物质,人体得不到食物,只要有水,靠体内营养储备,尚可维持数日或数十天,若没有水则会很快死亡。因此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7)食物纤维:食物纤维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可被细菌所含的纤维素酶分解为多糖类物质,除可供给极少热量外,对人体预防某些疾病方面有特殊作用。如,可以清洁肠道,防止便秘;改善血糖代谢,治疗糖尿病和减肥;减少食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起到防癌作用;增加胆酸的排泄,预防胆石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现在已经确认的食物纤维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藻胶等数百种。主要存在于谷物、豆类的外皮、蔬菜的茎和叶、水果、海藻等。
综上所述,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多方面的,人类只有全面获得所需营养才可维持健康和生命,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合理配膳。
2、老年人饮食保健有哪些?
正确的饮食和营养是保证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部分老年人营养过剩,或由于害怕肥胖及疾病的发生而过于节制饮食,因此,许多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营养失衡。
老年人所需营养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减退,活动量亦逐渐减少。因此老年人热能消耗逐渐降低,基础代谢率下降。一般认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青壮年时期约降低10%~15%。老年人每日饮食中热能的供给量(以男性65、女性55千克体重为例),50~59岁男性约2100千卡、女性约2000千卡;60~69岁,男性约1900千卡、女性约1750千卡;70岁以上男性约1700千卡、女性约1540千卡,一般根据体重不同而有所增减。
老年人的合理饮食结构①蛋白质:老年人随着衰老过程的进展,蛋白质的分解大于合成,体内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因此,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蛋白质的需要量不应减少,特别是某些必须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等的需要量反而要比年轻人增加,老年人每天需要的热能约15%需要由蛋白质供应。老年人的蛋白质供应应注意优质蛋白,一般以每千克体重08~12克为宜,动物性蛋白与植物性蛋白各为50%左右。动物蛋白首选鱼肉及鲜牛奶,其次为瘦肉、鸡肉、牛羊肉,一般每天肉类不应超过100克,牛奶在200~400毫升为宜。
①脂肪:饮食中的脂肪不仅供给热能,亦提供必须的脂肪酸和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老年人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一般不宜超过25%,每日每千克体重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1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1~2:1为宜。食用植物油和鱼类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猪、牛、羊动物油中主要含饱和脂肪酸。瓜子油、松子油中含有较多量的与预防衰老有关的亚油酸。而动物内脏、肉皮、蛋黄、松花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宜注意控制,老年人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克左右为宜。
③碳水化合物:糖是供给热能的主要营养素,老年人糖所供给的能量约占总热能的60%左右。随着增龄,宜适当控制糖的摄入。老年人理想的糖摄取是通过米、面、谷类、土豆、蔬菜供给,果糖对老年人较为合适,因此,老年人可适当增加果糖含量较高的蜂蜜、水果的摄入,而蔗糖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及老年疾病,宜适当控制。
④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和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E对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老年人由于补充功能低下,影响维生素的补充,特别是要注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B2、C、D、E。平时饮食中要注意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牛奶、鱼肝油含维生素D较高,可适当增加摄入。
⑤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衰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豆类、奶类、鱼虾含钙丰富,可预防骨质疏松;肝、蛋、豆类含铁较多,可预防老年人缺钙性贫血,肝、麦芽、瘦肉、黄豆、南瓜子含锌较多,可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其他铜、硒、铬等多种微量元素均有不同功能,可酌情补充。
⑥纤维素: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功能,防治老年人便秘,且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老年人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植物根、茎、叶、粗粮、瓜果纤维素含量较高,对老年人较为合适。
⑦盐:老年人应注意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对心衰、肾衰、高血压、冠心病均有一定影响,因此,老年人宜采取低盐饮食,一般主张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为宜。
中药食疗保健中药对预防衰老、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清除自由基等具有较好的效果。老年人在平素的饮食中适当正确加用一些中药食疗对养生保健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使用时应注意辨症、辨病相结合,切忌乱用、滥用。
①绿茶适量,开水冲泡饮用,具有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利尿作用。
②生山楂每日食用5个,具有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及减肥效果。
③醋泡大蒜,每天少量食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效。
④生苡米、红枣、枸杞子、百合、山药、黑豆等煮粥食用,能提高免疫功能。
⑤菊花、天麻、决明子,泡水代茶饮,具有降压醒神作用。
⑥气虚者红参浸酒,阴虚者西洋参泡水,每天适量饮用,能益气养阴,提高免疫功能,预防衰老。
⑦冬虫夏草、蛤蚧研粉装胶囊,每天适量服用,对防治慢性咳喘有效。
⑧核桃仁,每天食用1~2个,具有健脑促智及防治慢性咳喘作用。
⑨刺五加浸酒,每天适量饮用,对老年人神经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⑩杭菊花、荷叶、草决明、绿茶、青葙子、红花、辛夷花等,制成药枕,具有清心宁神,清脑明目,活血通络作用。
蜂蜜适量,每天饮用,能防治老年性便秘。
红花浸酒食用、外用,具有舒筋活血作用。
3、日常饮食保健有哪些?
加强营百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如伴有红细胞度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问、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答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回每日需摄足12~15克(但食盐摄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答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少吃赤小豆、葫芦、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4、性功能要怎样饮食保健?
1.少食厚味。肥腴食物易伤脾胃。少食厚味,也不是提倡素食。zd因为人体中的雌激素、雄激素都是由体内胆固醇转化而来。长期素食,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性功能减退。
2.多食丰味食品。葱、韭、薤、蒜、兴渠都有刺激性欲的功能。
3.勿偏食择食。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致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导致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铜、锰和维生素A、E等。
4.忌咸忌冷。咸可提味,但过咸可伤津专,津伤则耗神,不利助阳。尤其中年人,阳气渐消,命门大衰,更应趋热避凉,即使是夏季也不要过分贪食凉性食物。菱角、茭白、兔肉少食为好。
5.多吃有利于性保健的食品。鳗鱼、泥鳅、鲍鱼、牡蛎等是有效的强精食品。大豆、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可提高性功能。属牡蛎含有丰富的锌,人体缺锌会导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品,对延缓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类食品有蛋黄、海产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5、性的饮食保健需要注意什么?
1.少食厚味。
肥腴食物易伤脾胃。少食厚味,也不是提倡素食。因为人体中的雌激素、雄激素都是由体内胆固醇转化而来。百长期度素食,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性功能减退。
2.多食丰味食品。
葱、韭、薤、蒜、兴渠都有刺激性欲的功能。
3.勿偏食择食。
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致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导致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铜、锰和维生素A、E等。
4.忌咸忌冷。
咸可提问味,但过咸可伤津,津伤则耗神,不利助阳。尤其中年人,阳气渐消,命门大衰,更应趋答热避凉,即使是夏季也不要过分贪食凉性食物。菱角、茭白、兔肉少食为好。
5.多吃有利于性保健的食品。
鳗鱼、泥鳅、鲍鱼、牡蛎等专是有效的强精食品。大豆、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可提高性功能。牡蛎含有丰富的锌,人体缺锌会导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品,对延缓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类食品有蛋属黄、海产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6、饮食保健有哪些窍门?
巧食五味养脏腑
五味指“甘、酸、苦、辛、咸”,并泛指各种味道。在日常饮食中不要过于追求味浓知,以味正好却又稍逊为宜。否则,甘多伤脾,酸多伤胃,苦多伤心,辛多伤目,咸多伤筋。只有食入适量,且与季节相符,如甘宜四季食用,酸宜夏季食用,苦宜秋季食用,辛宜春季食用,咸宜冬季食用,方可保养五脏道六腑,保持健康长寿。
知冷知热暖心田
热食伤骨,冷食伤脏;热物灼唇,冷物痛齿。所以吃东西时不因过回冷而追求热食,不因过热而追求冷食。食物过热,宜待温后食之,以防伤其血脉,损其牙齿;食物过冷,宜腹暖后食之,以防腹冷造成饮食不消,伤及脾胃。而暖腹当以热食为主,按中医“答五行”而言,肾脏属水,因水性常冷,所以应在吃东西之前,先以暖食暖之,后吃冷物。尤其在盛夏季节,因体内伏阴,更宜如此,才能强体健身。
7、中年人饮食保健重点有哪些?
1.保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只有每天都保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