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儿保健操有什么用
做好婴儿操是婴儿生理活动的需要。从生理上来说, 孩子刚出生后还保持着胎儿的姿势,其姿势像蜷曲的小动物 一样:屈体、盘腿copy、收腹、弯腰、团背等。慢慢地手百脚才会乱动, 除去和改变这种胎儿姿势是人体发展的需要,做婴儿操不仅 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而且可以尽快改变这种姿势,使 孩子更健美。从生理上说,父母给孩子被动做操,天天面对 孩子,哄着孩子玩耍,把爱和信赖注给幼小的生命,这种充满 爱、柔情和快乐的感情度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满足。心理上的 温暖和平静,可以促使孩子心理正常发育。 做婴儿操可以锻炼身体,知使肌肉发达有力,关节灵活 自如,器官健康,功能协调。因此,经常做婴儿保健操的孩子 通常会道变得更加活泼、天真、伶俐、可爱,更加健美漂亮,各种 肌体的功能和智力得到提前发育。
2、三岁宝宝做儿童保健需要做哪些项目
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1.新生儿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
3、儿童保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1.新生儿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进行入户访视,至新生儿28天共访视3-4次。访视内容包括看新生儿一般状况,出生及接种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指导母乳喂养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2.新生儿先天疾病筛查在医院新生儿出生时,由医生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送交儿童保健所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种先天代谢病的筛查。3.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根据年龄不同,各级卫生院医生对1岁以内小儿每年查体四次,1岁-3岁小儿每年查体二次,3岁-7岁小儿每年查体一次。查体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口、眼、听力、智力及血液化验等项目,及时发现异常予以矫治。4.儿保专科门诊儿童保健所及各区县妇幼保健所(院)开设专科门诊,设有保健咨询、遗传优生、心理卫生、营养不良、多动症、低体重儿、脑瘫康复、口腔正畸、弱视矫治等,以维护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
4、幼儿饮食有什么保健原则?
营养素比例应适合幼儿需要
这一时期幼儿的生长发育虽不如婴儿期迅速,但仍比年长儿和成人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仍相对较多,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的需求量已达成年人的50%左右,其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每日40~50克,脂肪为每日35~40克。但是,父母往往体会不到幼儿此期大量的营养需求,时常过早地让他们食用一般的家庭膳食。虽然幼儿的胃肠功能和消化酶的发育较婴儿更为成熟,但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十分健全。鉴于上述情况,幼儿必须摄取营养素比例适当的平衡膳食,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供给量比例应为1:1.2:4,不可偏废。断奶后,如果只给幼儿米粥、馒头、面包、面条、软饭、菜汤,蛋白质和脂肪则会供应不足,必将导致发育迟缓,抗病力低下;如果只给鱼、肉、蛋、奶,碳水化合物则供应不足,往往无法保证能量需要;如果很少吃蔬菜、水果,则会导致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诱发多种营养素缺乏症。为保证幼儿摄取到平衡的各类营养素,现将1~3岁幼儿摄取各类食物的量(人/日)列举如下,供参考。
1~2岁幼儿:谷类125~150克,牛奶或豆浆25O毫升,豆制品15~25克,鱼肉禽类75~85克,蛋类50克,蔬菜65~75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类10克。
2~3岁幼儿:谷类150~750克,牛奶或豆浆250毫升,豆制品30~50克,鱼肉禽类85~l00克,蛋类50克,蔬菜75~100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类20克。
选择适当的食物
幼儿胃容量有限,仅为200~300毫升,因此,只能供给质优、量少、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各类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鱼、禽、动物血、蛋类、牛奶、新鲜蔬菜(以红、绿、黄、紫色为佳)、豆制品、米、面、麦片等。同时要一日多餐,一般至少给4~5餐,最好给幼儿单独做饭。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谷类食物应粗细搭配;应多选用豆制品;动物性食品应交替选用;食物种类应多样化与合理搭配,以增加营养素互补作用;应尽量选用新鲜食品,幼儿不宜食用坚果类食物和腌腊制品。
合理的烹调方法
在保证食物新鲜、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的同时,幼儿食物应切碎、煮烂,以利幼儿咀嚼、吞咽、消化。应除去烹调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类食物,应先研碎后调糊取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免遭梗、塞、刺和呛咳的伤害。烹调手段应以蒸、煮、炖、煨、炒为主,口味宜清淡。
此外,应尽量少用半成品和市场上出售的熟食,如香肠、火腿、罐头食品等,以免其中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还不宜食用煎炸、熏烤、油腻、冷硬之物,更不宜食用生葱、生姜、生蒜和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味精、糖精、食用色素等亦不宜多用。
5、全国各地区新生儿期的保健内容主要有哪些?
(1)体格检查。由医务人员在新生儿出生时做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及有关出生缺陷的筛查;在出院前还要做全面的体格检查
6、婴幼儿的口腔卫生保健有哪些?
幼儿时期对乳牙的保护很重要,当婴儿处于6~12个月大时,开始生乳牙。到2岁半~3岁时,就有了完整的一副牙齿。婴儿约在6个月时,下中切牙开始萌出。在第一颗牙萌出后,妈妈就应该为婴儿清洁牙齿。方法是先将手洗干净,然后用消毒好的纱布裹在第二手指上,蘸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擦洗牙齿的所有牙面,一天擦洗两次,早晚各一次。
有些婴幼儿有含奶瓶睡觉的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容易使婴幼儿的上前牙产生严重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严重者,整个牙冠可被破坏,影响正常的咬食物和发音功能。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牙髓坏死、根尖病变,影响恒牙胚的正常形成和钙化。除了上前牙以外,龋损可累及全口牙。
奶瓶龋的预防方法很简单,包括以下几步:
(1)不要让婴幼儿含奶瓶或其它甜饮料的奶瓶睡觉。睡前只能喂些凉开水。
(2)每次喂养之后要清洗牙齿的所有牙面。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婴儿在6个月或一周岁时要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以后每年要检查一次。
重视乳牙龋齿早期治疗:如果孩子患有龋坏就应该急早的治疗。
每逢长假期,医院的口腔科都会有许多家长都领着孩子治疗牙齿。
从患者统计看,多数是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才来就诊。许多家长往往很关心小孩乳牙萌出的迟早,但对其乳牙的保护却缺乏重视,认为乳牙迟早会换掉的,即使是“有洞了”也不以为然,其实这是错误的。乳牙作为儿童咀嚼器官,不仅用牙咀嚼食物,还能通过咀嚼刺激促进颌骨、牙列的发育,对将来恒牙的发育健康和排列很重要。
龋齿俗称“蛀牙”或“牙洞”,早期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重者会发展为遇冷、热、甜、酸有刺激症状,引起牙髓及根尖炎症,产生剧烈疼痛,还会使患儿的咀嚼能力下降,影响消化和吸收,同时还会造成颌骨发育不足,使将来替换的恒牙出现排列不齐和错颌畸形。
乳牙龋齿(蛀牙)早期治疗比较简单,如果错过了时机,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和复杂了。家长应该养成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的习惯,发现“牙洞”应尽早来正规医院就医。还建议要每半年或1年,定期作牙齿健康检查,这对牙齿保健有很好的效果。
7、围生期对母、儿的保健需要做好哪些事情?
加强孕期的监护
为了提高孕妇及围生儿的健康,尤其是高危妊娠的预测及监护,除一般的诊查手段外,还需采用妊娠图(宫高、腹围的测量,自我监护胎动、胎心)、B超、胎儿心率与子宫收缩的电子监护、羊水胎儿成熟度的测定、胎儿胎盘功能测定、胎儿血气测定等。借助以上监测即可积极预防及治疗妊娠的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又可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如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必要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
加强分娩监护
分娩无论是对孕妇来说,还是对胎儿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要严密地监护产程,借助产程图监测宫缩、宫口开大、先露部下降、胎儿、胎动情况。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借助胎心、宫缩电子监护仪及时了解子宫收缩时胎心变化,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并妥善处理。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出生7天内,尤其是生后第一天内的状况与新生儿的存活与健康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保健很重要。保健的内容包括,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新生儿复苏(心、肺监护,正压给氧等),新生儿护理、喂养及常见病的预防、诊治等。
产褥期保健
此阶段的保健工作主要是对孕妇而言,除要加强对孕妇的护理外,还应及时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