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碚区西南大学附近哪里可以逛街啊?买衣服,小饰品什么的???
西南大学南门前面就是天生丽街,有很多店,特别是永辉旁边的淘宝街是大家买衣服常去的地方。另外,五号门外有一条西师街,街上有很多餐饮店。再走一点路就是北碚的街道,有很多很多店~~
2、重庆北碚西南大学的女同学进!急急
你说的学校对面,是指的天生丽街那边,还是彩虹桥?这两边的门面费肯定贵,尤其是天生丽街才修好..要么就在西师校园里面找门面看行不..
如果租很贵的门面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大学生都没什么钱,稍微觉得贵就不买了..而且很挑剔..
3、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里志成大厦里的志成教育怎么样啊 各位大佬
千万别来!!!信我一句,再差的专科都比他好
4、北碚西南大学里面有没得健身房啊??学生去的哪种
骑自行车有是有,但是学校高高低低的都是坡不适合骑车,因为骑一半推一半……
另外健身房是有的,就是专门针对学生开的,看在南区还是北区了,两个区各有一个,都是在运动场边上,一个学期几百块,肯定是要比外面的便宜很多,但是质量也差一些,器械比较旧,操课每天1-2节,学生大部分都是学校体院的学生(当然包括研究生)。而且去运动人也比较多,有时候很挤的。
5、西南大学北碚校区到底有多大哦???
学校网址http://www.swu.e.cn/index.html
西南大学概况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副研究员)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4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6、北碚好的理发店,最好在西南大学附近
我之前也是寻找了很久,最后几个朋友都推荐我去伟伟!我今天去了!找的黄文伟!他在分店!就是三重北那边!我是从长头发剪成短头发!也是很犹豫!结果确实剪得很满意,不说发型是好新颖,确实是为我量身定做!!
我烫了的!跟那里洗头的妹儿聊天时,问了哪个剪得好,她们也说黄文伟剪女生头发剪得很好哦!我建议你去找他!今天他为我剪了一个下午,旁边那个理发师就在那个女的烫头时喊助理去打理,黄文伟却一直帮我打理,什么都亲历亲为!感觉确实不一样!我是觉得真的很好啦!建议你去试试!呵呵……
7、重庆北碚区的西南大学怎么样?
西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大学。学校于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轫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的西南大学,现地址为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原西南农业大学部分)、2号(原西南师范大学部分)。
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经过百年办学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及其办学特色。承川东师范学堂及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发展时期张振兹、甘绩镛等深厚积淀;继抗战时期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陈望道、老舍、于右任等在北碚兴学育人、弘文励教,此后,吴宓、侯光炯在此跋涉耕耘,西南大学浸润精英文化、滋养大师精神,奠定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养基础。
学校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学校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园林绿化单位,学校占地总面积约9626亩,建筑面积157.94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运动场总面积18.89万平方米,其中4个塑胶田径运动场,3个综合类体育馆。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4637人,硕士研究生5731人,博士研究生819人,各类留学生259人,预科生350人,成人脱产生1253人,合计43500人。
西南大学充分利用西南之独特自然人文资源,经百年发展,学校学科齐全,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并在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6个博士点(含14个自主设置专业)、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14个自主设置专业)、4个专业硕士学位、95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11个学科门类。学校的家蚕基因组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生命科学优势明显。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系列)以上1196人,博士生导师15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8人,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1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三级杰出人才1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4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1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1个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49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优良的学术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西大人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着西南大学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学术影响日益增强。近年来,学校在国家"973"、"8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中有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家蚕基因组研究、基础心理学研究、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西南适应性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标准研制、人类时间认知研究、农作物品种选育、柑橘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建立、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学校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数百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华蕴天宝,地灵生人杰。百余年来,学校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20余万以教师和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就卓越,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唯一受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研究国宝大熊猫的专家胡锦矗,被国际上公认为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的奠基人;以向仲怀院士为代表的家蚕基因组在蚕桑、遗传育种、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居世界同类研究前沿,并成功绘制家蚕基因框架图谱,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此外,西南大学的毕业生中有清华大学孟安明,北京大学孟杰、赵进东,复旦大学罗泽伟,西南大学夏庆友等近10人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最年轻的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吉林大学姚建宗等教授、专家数千名;有原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原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等担任过省部级领导干部近50位及西南地区50%的分管教育、农业的副县长;有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李丹阳,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张鲁等;有全国十大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贵阳一中校长赵福菓等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等。他们均是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大胆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教改推动本科教学发展,取得优良的成绩。近年来本科学生人才辈出、不逊先贤。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世界杯羽毛球赛混双冠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等。长期以来我校学生来自西南和全国各地,学成之后又积极投身于西南地区和全国各地,造福桑梓、服务社会。
西南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科技教育优势,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任务等途径,造福桑梓,服务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学校与西南地区不少贫困县建立了长期的县校合作关系,其中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建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被誉为全国县校合作典范——"石柱模式";学校在重庆奉节县探索师范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经验已为教育部充分肯定,并正在西部贫困地区稳步推行。学校还与贵州贵阳、遵义、黄平,云南昭通、永德,四川万源、三台、凉山、阿坝若尔盖,广西自治区河池、宜州等县(市、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学校先后建立了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西南大学科教成果推广中心,成为重庆市和西南地区农林蚕桑科技原创基地及其成果孵化与示范推广基地。
近年来,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与国外22所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项目,实行了境外学生来学校学习的"2+2"、"1+2+1"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了学校学生海外教学实习基地;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播种华夏文明,推广汉语文化。学校立于西南所创科研成果——家蚕基因框架图谱及其系列蚕桑配套技术和人才培养成果,铺就了新时期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新型丝绸之路,使学校声誉远播欧美、日韩、东南亚。
"承缙云厚重,继嘉陵清新"。百年西大,载生载育,杏坛农桑,薪火相传。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西南大学制定了建设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服务民生为目的的发展之路,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希望,新的耕耘!今日的西南大学必将以"特立西南、学行天下"为己任,含弘光大,继往开来,造福社会,普惠民生!美丽的西南大学正开启着更加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
8、想问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真的有成教吗?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真有成教,成教自考可以通过成人高考读,300分左右, 因为这个成人教育实际上并没有局限分数,考试也容易通过,选择正规的学历提升教育网站一般拿毕业证没问题。
如果想报重庆地域的成人高考,也可以报名重庆大学,如果主要提高学历,可以选择远程教育网教类,很多985/211,都有,远程教育和成人高考的文凭都是受到国家承认的,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一些其他教师考试都是具备这个资格的。后面升职加薪也有帮助,远程教育没有时间负担,对时间和地域没限制,可以随时学习。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