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唇癌的病人吃些什么可以起到抗癌保健的作用
1.藏青果、鲜石榴、鲜乌梅,每日各式各样1枚,分别口含噙化,连续服用。
2.放疗时可食用甘蔗、苹果、香蕉、菠萝等。
3.化疗时可常食用扁豆、莲子、山药、龙须菜、薯蓣鸡子黄粥等。
4.米粥 粳米120g ,鸡蛋1个,精盐3g ,清水1650g 。有补肾填精,利尿通淋之功,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
5.苡米粥 薏苡仁50g白糖适量。具有健脾除湿之功,可用于术后调养。
2、职业妇女有哪些保健方法?
多数职业妇女肩负自身职业工作和家务劳动双重任务,负担重于男性。妇女又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对职业有害因素具有敏感的反应,并涉及到下一代的健康。
女性的肌肉力量较弱,只有男性的1/3,骨骼也不如男性强壮,体力劳动的负荷力较低。负重作业可引起子宫脱垂。长期、持续的立位或坐位作业,都可因盆腔淤血导致月经不调。
在一般情况下,女工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女工过量接触铅、汞、锰、有机溶剂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时,可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育龄女工发生自发性流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机会增加。铅、汞、苯、二硫化碳、汽油、砷等毒物可经乳汁排出,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对职业妇女参加接触化学物的劳动时,除常规的职业卫生预防工作外,还应针对妇女的生理解剖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法令,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育龄女工不宜接触肯定对女性有生殖毒作用的工业毒物,如铅、二硫化碳等。在难以避免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接触剂量;女工在月经期不得从事装卸、搬运重物等重体力劳动和高空、低温、冷水等野外作业;女工在怀孕期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强烈振动的作业,不允许接触高浓度的铅、汞、二硫化碳等毒物和超过卫生标准限值的放射性物质;怀孕满7个月的女工不得安排夜间工作。立位作业的工作应设有休息座位。预产期前2星期,不宜参加劳动;女工在授乳期间,不可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可随乳汁排出的工业毒物;女工集中场所应设女工卫生室及淋浴设施;有授乳女工的单位应专设有卫生设备的哺乳室。哺乳女工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哺乳室;加强女工的职业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并建立定期的健康检查制度。
3、应急处置与安全自救读后感
读《急救与自救常识》有感
在油田公司大力推广《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鼓舞广大员工不断加强科学文化学习的号召下,我读了《生活》这本书,本书不仅从我们员工的衣、食、住、行几大贴近生活的知识点出发,对我们员工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着力于给员工建立一个生活知识的体系。尤其是 “急救与自救常识”这一章,本章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野外生存常识、野外作业保健自救常识、自然灾害中的逃生常识四个方面讲起,涉及到各方面的意外事故应急知识,读后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本章节的阅读,我知道了各种突发事件,大到地震、中毒、触电、小到抽筋、中风、休克等,这些事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自己或家庭身上。我也了解并懂得了一些事件的急救和应对措施,比如如何进行紧急止血,如何在电梯逃生,如何进行中毒的防范等,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生活财富。
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故。如果是在平时,地震、火灾、溺水、疾病等随时有可能降临;如果在厂子,触电、中毒、爆炸等危害也时时发生。所以了解并掌握各种突发情况的急救与自救常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妻子在厨房做饭,不小心将加热的油锅打翻,脚上倒了很多油,瞬间被烫的直叫唤,丈夫闻声赶来,看到情况比较紧急,送医院会来不及,可能会落下难看的伤疤,紧急之下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家庭医疗箱,里面装有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碘酒、纱布、创可贴、烫伤油„„他用自己平时所学的急救知识,熟练地进行了应急处理,包扎好后,才送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就是因为这个男人的及时处理,他妻子的脚并没有落下伤疤,只是起了几个泡而已,没过几天就完全好了。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急救知识的欠缺或匮乏,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可怕,相反,懂得并拥有系统的急救与自救常识,又是多么的重要。
每当我们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惊慌,根据所发事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急救与自救措施,遇到受伤的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正确的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护,为救护车的到来或医生的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就如前文所说那样,我们的生活中随时会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其造成的伤害我们谁都无法预知,但是我们如果掌握了解一些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也许会让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为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通过学习,多去了解这方面的点点滴滴。
学无止境,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无论多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的完善与丰富,都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17岁女生皮肤怎么保养?
早晚两杯白开水
充足的水分是健康和美容的保障。特别是女性,缺水会使她们的身体过早衰老,皮肤因“缩水”而失去光泽。但由于女人的代谢比男人要慢,消耗也比男人要低,女人往往比男人喝水要少,这就会使身体和皮肤的问题同时出现。
女人要做的是,至少早晚各一杯白开水。早上的一杯可以清洁肠道。补充夜间失去的水分,晚上的一杯则能保证一夜之间血液不至于因缺水而过于黏稠。血液黏稠会加快大脑的缺氧、色素的沉积,使衰老提前来临。因此,每晚饮水的作用不能低估。
一个西红柿
在水果和蔬菜中,西红柿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一种,所以每天至少保证一个西红柿,可以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
一小杯醋
女人还是有点“醋意”的好。每日三餐中食用醋可以延缓血管硬化的发生,已经是重复多次的保健常识,对于女人来说,除了饮食之外,在化妆台上加一瓶醋,每次在洗手之后先敷一层醋,保留20分钟后再洗掉,可以使手部的皮肤柔白细嫩。如果你住地的自来水水质较硬,可以在每天的洗脸水中稍微放一点醋,就能起到养颜的作用。
一杯酸奶
从补钙角度看,女人是最容易缺钙的一个群体,而牛奶的补钙效果优于任何一种食物,特别是酸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女人应每天保证一杯酸奶。
一瓶矿泉水
一定是要名副其实的矿泉水,它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皮肤最需要的。清洗脸部后仰卧,用矿泉水浸湿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敷在脸上,待纱布变干后再次浸湿,如此反复,就等于给面部做了一次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充。
一袋茶叶
女人一定要喝茶的,如果胃没有毛病,绿茶和乌龙茶最好。特别是那些想要减肥的女性,茶是最天然、最有效的减肥剂,再没有什么比茶叶更能消除肠道脂肪的了。
一个简单的面膜
每天晚上临睡前,要做一个简单的面膜,其作用是将沉积在面部的脏东西消除出去,并且使皮肤作一次“紧绷运动”,然后涂上护肤品,这样,晚间的皮肤才能得到最科学的修复。
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的睡眠时间不能过晚,特别是超过晚上11时,因为从晚上10时到第二天早上5时,是皮肤修复的最佳时间,而睡眠中的修复才有效。如果入睡时间超过了子夜,即使是第二天起得再晚,睡得再长,也已经错过了皮肤的最佳保养时间。
5、夏天该怎么吃(保养)才可以身体健康,身材好?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夏日炎炎,我们不免会吃一些水果来解暑,那么哪些水果是首选呢? 菠萝 菠萝原产巴西,16世纪时传入中国。它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A、B、C,磷,柠檬酸和蛋白酶。具有良好的解暑止渴、消食止泻的功能,夏天食用效果更好。但切记:不能空腹暴食,并且要把果肉在食盐中浸泡才可以。 木瓜 木瓜在南方很常见,是“热带三大草木果树”之一,可以直接食用,清炖加冰糖能够清心润肺、止渴、解烦。 其他 多吃粥 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于身体大有好处。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绿豆粥、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也可用中药决明子15克、白菊花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成粥,作为夏秋季的清凉饮料。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适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发汗的作用。 多喝汤 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汤最好喝豆类汤,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豆还可以和薄荷作成绿豆薄荷汤,绿豆与南瓜一起作成绿豆南瓜汤,绿豆和米仁一起作成绿豆米仁汤,绿豆和金银花一起作成绿豆银花汤。另外,用西瓜皮和花生各100克,麦芽、米仁各50克,煮成汤汁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 多饮茶 多饮茶既能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因为绿茶性凉,热天应尽量饮绿茶。另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茶类饮料。把100克大麦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开,晾凉后饮用,是非常可口又能降温防暑的焦麦茶。把适量藿香和决明子用沸水冲泡,晾凉后饮用,是很好的藿香降温茶。把白菊花、橘皮、山楂、鲜竹叶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冲泡后饮用,是很好的菊花竹叶茶。 多吃青菜 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小茴香等,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有清热解暑的作用。比如黄瓜、冬瓜、苦瓜都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把梨汁、荸荠汁、藕汁(或甘蔗汁)麦冬汁、鲜芦根汁一起和匀成为五汁饮,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
求采纳
6、夏季防病保健该怎么做?
夏令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造成苦夏、中暑。苦夏的主要表现是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此病主要反映了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故减少食量、少吃油腻、减轻胃肠负担,是预防苦夏的主要措施。中暑大多因为较长时间的日光暴晒或高温而引起,预防的办法是多喝些防暑饮料,如酸梅汤、西瓜汁等,野外作业者要戴帽子,避免暴晒。
7、夏季怎样防病保健?
夏令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造成苦夏、中暑。苦夏的主要表现是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此病主要反映了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故减少食量、少吃油腻、减轻胃肠负担,是预防苦夏的主要措施。中暑大多因为较长时间的日光暴晒或高温而引起,预防的办法是多喝些防暑饮料,如酸梅汤、西瓜汁等,野外作业者要戴帽子,避免暴晒。
8、500度近视的人在做作业或看进处的东西要戴眼镜吗?
一定要!不管多少都要带眼镜,专业意见哦
9、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下作业应该注些什么保健呢
高温工作者的夏季保健 在高温或在高气温合并高气温或在强烈辐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称为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功能都会出现异常改变,如大量出汗,心血管负担加重等。若高温超过人体的耐受力,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引起中暑,所以做好高温工作者的夏季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水盐补充 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所以只有通过供给足够的含盐饮料,才能补偿水和盐分的丢失。 补充水盐量的多少要取决于出汗量和食物中的含盐量。一般每日供水量3.5升,盐20g左右,如三餐膳食已供给12-15g的盐,则饮料中只而补充8-10g盐,这些食盐可配成0.2-0.3%的盐开水,含盐汽水、盐茶水能补充。茶叶中的鞣酸能促进唾液分泌,解渴效果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量太多对身体不利,它可增加人体心脏、胃肠道和肾脏负担,甚至引起水中毒。饮水时不可快饮暴饮,要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最好为150-200ml,水温以15-20℃为宜,大量出汗后暴饮淡水可能会引起胃痉挛。 食物供给 1、蛋白质: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过热,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而造成负氮平衡。故食物应补充优质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4%,可吃瘦肉、鸡蛋、牛奶和豆制品)。 2、矿物质:人体大量出汗不仅造成水和钠的丢失,同时也造成钙、镁、钾等的丢失。当人体缺钾致红细胞内含钾量降低时,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中耕暑。所以食物中应注意多种矿物质补充,可多吃含钾丰富的豆类、水果蔬菜和含钙镁丰富的鸡蛋、虾皮、牛奶等。 3、维生素:大显出汗可引起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若人体每日出汗5升,则可流失维生素C50mg,维生素B1O.7g,所以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防护措施 1、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病人,应进行就业前和人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以及肝、肾、内分泌疾病等,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改善防护设施。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流程,尽量减少工人接触高温的机会,采取热绝缘、热屏挡措施可防止热辐射,保持工作环境通风,可防止对流热,也能创造良好的气象条件。 3、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服应以耐热、通气性能良好、导热系数小的织物制成,宜宽大,便于操作。防止热辐射,用铅反射防热服较白帆布服为优,还应配抓防热面罩、帽、鞋、护腿等个人防护品,特殊情况下可穿冷风衣。 调整休息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此外,还要布置好工间休息地点。并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足的睡眠。 高温工作你有哪些权益 患心脏病等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患有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劳动者不能从事高温工作。 气温高于37℃要采取防暑措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当劳动者作业地点气温高于37℃时,企业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 职业性中暑可视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中暑而死亡或于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也将视同工伤而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
10、劳动法对野外作业人员补贴的规定
一、法律并无强制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发放补贴。
岗位津贴、补贴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岗位津贴与补贴是指基本工资外,为补偿职工额外劳动消耗需支付给职工的津贴、补贴;由于某些条件特殊的岗位,需要更多付出劳动力,因而需要建立津贴,对这种额外的劳动消耗进行补偿。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津贴、补贴发放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职工可以向工会组织反映情况,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二、津贴发放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应发而不发属于违法行为,但职工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享受的津贴,需要保存符合享受津贴条件的证据。而补贴则没有强制性,职工无权要求用人单位发放。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之前有规章制度规定发放补贴并已实际履行的,就不能随意停止发放。
1、津贴包括:
(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包括: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野外工作津贴、林区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海岛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基层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
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三种艺术(舞蹈、武功、管乐)人员工种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驻队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盐业岗位津贴。
废品回收人员岗位津贴、殡葬特殊行业津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岗位津贴、环境监测津贴、收容遣送岗位津贴等。
(2)保健性津贴包括: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各种社会福利院职工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包括:特级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
(4)年功性津贴包括: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
(5)其他津贴包括: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勤人员伙食津贴、水产捕捞人员伙食津贴、专业车队汽车司机行车津贴。
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单位补贴、无食堂补贴等)、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书报费、工种粮补贴、高级知识分子特殊津贴等。2.补贴包括:
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含肉类等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煤价补贴、房贴、水电贴以及提高煤炭价格后,部分地区实行的民用燃料和照明电价格补贴等。
津贴和补贴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
津贴是作为补偿工作条件或额外劳动力消耗的一种辅助性工资,主要包括特殊劳动消耗津贴,保健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津贴和地区性津贴等几种形式。
补贴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而导致影响的一种福利性工资。主要包括车补、话费补贴、餐费补贴、住房补贴等。补贴主要是用来降低物价变动对劳动报酬的实际购买力影响的一种手段,相对于津贴,补贴与工作性质的联系相对较弱。
二、性质不同
津贴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劳动者符合发放津贴的条件,就必须无条件向职工发放。
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但用人单位一旦对发放补贴做出承诺,即应该履行承诺,按时按量向劳动者发放该项补贴,否则可能会面临拖欠工资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三、是否计入最低工资标准不同
津贴是不纳入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的,未计入该类津贴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而依据该规定,补贴是属于最低工资的一部分,不计入补贴部分,职工工资收入是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