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有哪些?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组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胃腺和小肠腺、唾液腺、肝、胆汁、胰腺。
小儿由于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与成人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其消化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1.口腔
(1)小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和出血,故不能用手或粗糙的物品擦洗。舌短而宽,咀嚼肌发育好,所以出生后即能吮奶。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5个月内婴儿唾液反应呈酸性,不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2)处于换牙阶段时,幼儿口腔较小,黏膜薄嫩,易于损伤。婴儿的牙齿叫乳牙,在出生后6~8个月开始出牙(也有早在4个月或晚至10个月才出牙的,这都属于正常范围),2岁左右基本出齐,共20个。从6、7岁开始,乳牙松动。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13岁左右换牙完毕,共32个,其中有20个与乳牙交换,12个磨牙是在乳牙后边增生出来的。4个智齿,通常在25岁出齐,有的人终生不出。
儿童换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新生儿有20个乳牙的牙胚,婴儿期,在乳牙萌出的过程中,恒牙已开始发育;在恒牙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乳牙的牙根逐渐被吸收。于是,乳牙松动、脱落,恒牙露出牙槽。儿童恒牙出现的顺序和乳齿萌出的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3)易得龋齿。幼儿乳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软脆,容易被残留在齿缝里的食物经细菌作用而腐蚀,产生龋齿;受忽冷忽热的刺激或咬硬东西,也可能使釉质产生裂缝或脱落。乳牙的牙髓腔较大,外层组织较薄,一旦龋齿,很容易穿通,使牙神经暴露在外,引起疼痛。
龋齿的危害性很大:幼儿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势必加重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引起牙周围组织的感染,病菌会从患处侵入机体引起其他疾病。如胃炎、风湿病、心脏内膜炎等。使恒牙的萌出受到阻碍或错位,影响换牙的正常进行,造成牙列畸形。
2.食道与胃的特点
(1)食道。幼儿食道比成人的短而狭窄,黏膜薄嫩,管壁弹性较差,易于损伤。
(2)胃。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至开始行走时,才逐渐变为垂直,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关闭作用不强,过多吞咽空气后,容易发生溢奶现象。幼儿胃的容积较小,胃黏膜薄嫩;胃壁肌肉组织、弹性组织及神经组织的发育都未完善,伸展、蠕动机能差;胃腺数目和胃液中消化酶含量少,胃酸浓度低。所以,幼儿消化能力较弱。
3.肠的特点
(1)吸收能力比较强,成人肠的总长度为躯干的8~9倍,儿童肠的总长度相当于躯干的12~13倍;肠黏膜发育较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肠的内径较宽,分布在肠壁上的绒毛数几乎和成人相等。所以,儿童的吸收能力相对比消化能力强。
(2)肠的位置不太固定,婴幼儿由于肠的位置不稳固,容易发生肠套叠,尤其是婴儿。
(3)肠壁肌肉组织弹性较差。幼儿由于肠壁肌肉组织弹性较差,肠的蠕动能力比成人弱,肠的内容物通过较慢。因此,儿童容易发生便秘和粪中毒。
4.肝脏的3大特点
(1)幼儿的肝脏相对来说比成人大。5~6岁的儿童肝重约占身体的3.3%,而成人只占2.8%。正常婴儿的肝脏常可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约两厘米处摸到,质软如舌;6~7岁以后缩入肋弓内不易触摸到。
(2)胆囊小,胆汁少。幼儿由于肝小叶和肝细胞发育不健全,胆囊小,分泌胆汁较少,消化脂肪的能力差。
(3)解毒功能差。幼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差,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同时,幼儿肝脏血管丰富,含血量较多,结缔组织少,肝细胞代谢旺盛,所以患肝炎后恢复快,肝不易硬化。
5.胰腺的特点
小儿有胰腺但不发达,刚出生时仅重2~3.5克,4~5岁时重20克,成人可达65~100克。婴幼儿胰腺富有血管及结缔组织,但实质细胞较少,分化不全。新生儿期,胰腺已能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但淀粉酶在3个月以下的孩子身上活性较低,因此,不宜过早地喂婴儿淀粉类食物。幼儿期,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接近成人标准,跟肠液协同作用,保证了小肠内消化过程的最后完成。消化功能健全,孩子就能获取充足的营养,促使机体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注意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
2、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基本卫生保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公共卫生服务,我们的建议包括:(1)计划免疫接种和管理;(2)计划生育和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3)儿童保健服务;(4)结核病、艾滋病、非来典型肺炎、鼠疫、禽流感、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自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管理。
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定位于保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急诊、急救应急处理等。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方案是:依据目前政府的筹资能力,结合全国范围内的疾病发生特点,选择特定服务内容,并将其具体化为特定的、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手段和基本药品。
3、简述教师具备开展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哪些?
教师具备开展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具备一定的卫生保健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幼儿的身心佳康。会简单的对外伤进行消毒包扎处理等。
4、简述教师具备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都有哪些?
基本知识:如儿童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身体特征、特点,以及开展保健工作的步骤。
技能: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及善后处理。
5、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卫生保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公共卫生服务,我们的建议包括:(1)计划免疫接种和管理;(2)计划生育和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3)儿童保健服务;(4)结核病、艾滋病、非典型肺炎、鼠疫、禽流感、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管理。
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定位于保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急诊、急救应急处理等。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方案是:依据目前政府的筹资能力,结合全国范围内的疾病发生特点,选择特定服务内容,并将其具体化为特定的、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手段和基本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