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诈骗从犯,业绩13万,现在已经取保候审,后期还会不会收监
问:保健品诈骗从犯,业绩13万,现在已经取保候审,后期还会不会收监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2、保健品诈骗案件判刑案例100万能判几年
您好百,
一、立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度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知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现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诈骗罪量刑标准进行了补充:
个人诈骗公私财道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专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属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3、老年人保健品骗局犯法吗法律怎么处理呢
老年人保健品骗局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诈骗罪,可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通常采取免费赠送食品、生活物品,组织所谓“专家”作免费“健康讲座”,为老年人免费体检,组织免费旅游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息和信任,进而夸大、虚构保健品效果,向老年人推销高价保健品来骗取大额资金。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属于诈骗,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吉林破获保健品诈骗案扩展资料:
近年来,保健品诈骗犯罪呈现发案区域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营,老年群体深陷“保健品诈骗陷阱”的情况愈发严重,成为受害重灾区。
多数老年人没有渠道去了解产品信息,也无法利用网络公开口径去查证保健品真伪。许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信息闭塞,法律意识淡薄,爱“占小便宜”、盲信权威,固执从众等心理,针对他们量身定做的骗局。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18年以来,已破获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
4、保健品诈骗 被拘留20天 算有犯罪记录吗
当然算。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不管是违法记录、还是犯罪记录都会伴随当事人终生。
“案底”一般是指有犯罪记录,即有案底,有前科。刑事处罚的记录可以在copy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到。判处缓刑的,在司法局也可以查询到。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
上述两样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报请有权机关审批后,记录才对外提供。不对普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询业务。违法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生活影响不大,犯罪记录对当事人及子女就会有所影响。
5、保健品诈骗案,老板怎么判,员工又怎么判
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百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度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知者没收财产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上述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道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专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属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重庆破获销售保健品系列诈骗案是真的吗?
从公安部获悉,按照公安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等“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部署,重庆市公安机关近日成功破获假冒医院专家教授诈骗老年人、百病患群体系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23名,打掉犯罪团伙16个,捣毁诈骗窝点30个,核度破案件1万余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
去年年底以来,重庆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当地针对老人、病患群体销售高价伪劣保健品的诈骗案件多发,社会危害严重。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知在非法获取老年人、病患群体个人信息后,假冒北京著名医院专家教授以拨打电话或发微信的方式进行“关爱式”问诊,并夸大受害者病道情,鼓吹其推荐的“特效药品”的疗效。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通过诱骗受害人购买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所谓“特效药品”实施诈骗。
案情上报后,公安部将此案列为内督办案件。按照公安部部署,重庆市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办工作。经过缜密研判、深挖细查,专案组梳理出大量犯罪线索。在掌握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近日,重庆警方先后赴河北、江西、福建、吉林、辽宁、广东等10余个省市开展集中抓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23名,容捣毁诈骗窝点30个,核破案件1万余起。
7、保健品诈骗案员工怎么量刑
如果公司百是正常经营,不涉嫌任何违法。如果保健品公司涉嫌诈骗 ,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行为如何定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则会依法构成诈骗度罪共犯;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为,则不构成犯版罪的;如果明知公司是在诈骗还继续实施,则就构成诈骗罪的共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权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8、保健品团伙诈骗案怎么量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版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权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