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三焦经保健

三焦经保健

发布时间:2020-06-15 02:58:41

1、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我有我的养生法

中医养生12小时养生法就是中医子午流注。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
来.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
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
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2、人体有那些保健穴位?

3、昨天收到你的回复,好厉害= =那意思就是按需要选一边是最好的?左右依次按是不是没必要了?(一般保健)

以河图洛书的方位配合十二地支来对应经络的话,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没错这是星空图zd,不是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卯正东足厥阴肝经,酉正西手太阴肺经,午正南手少阴心经,子正北足少阴肾经
东北偏东寅足少阳胆经,东北偏北丑足太阴脾经,东南偏东辰足阳明胃经,东南偏南巳手太阳小肠经,西南偏南未足太阴脾经,西南偏西申手阳明大肠经,西北偏西戌足阳明胃经,西北偏北亥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是阴阳化生处,在正中,无左右之分。
脾胃两足经都各有两个地支主经,正好一左一右。(脾经左足→右脸,胃经左脸→右足)配合气息左升右降就能治疗不同类版型的脾胃病,其他经脉选左右看方位对应规律确定取穴按摩的范围效果更明显,处理急症很好用。
这是为了培养中医全科医生而讲授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卦象和五运六气变化,可以得知每一年每一季节流行病的治疗规律,一般人难以接触到,会很陌生。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成对的穴位左右有什么差别,养生保健会所经过培训的员工或者专科按摩师懂得手法权,但不明白理论。

4、对三焦经进行刮痧后,为何连续两天晚上难以入睡?

刮的方向对么?三焦经是阳经。从手走头,刮的时候要顺经络巡行的方向刮,就是从手往上刮。方向错了。有可能效果就不一样。

如果操作都是对的,那么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可能出现的反应不同,这也是正常的。可以一个星期后再刮一次。身体自身的调整过后会恢复正常的。

5、原来首饰有这么多保健作用,你戴对了吗

项链,要佩戴在脖颈之上。脖子前面是咽喉,后面是颈椎,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先说咽喉,我们经常用“咽喉要道”来形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咽喉在我们的身体内同样重要,它距离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实在是太近了。
经过咽喉的经脉,有八条之多。所有上脑的经脉,几乎都要经过咽喉。颈椎同样重要,经过颈椎的经脉一共有六条,分别是:主一身之阳的督脉,抵御风寒的天然屏障膀胱经,人体气血运行要道三焦经,生发真阳的胆经,以及容纳变化的小肠经和渗透分类的大肠经。
从脖颈的位置便能看出它的重要,现代医学将后颈、脖子、双肩至前胸定为人体的“V”区,这与传统中医对脖颈的认识不谋而合。戴项链呢,通过项链不停的摆动,能够对脖颈处的各大经脉起到刺激作用。

6、哪些筋络是平时按的

三焦经分布在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所以中医学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三焦为枢”,也就是枢纽的意思。

许多病痛潜伏在三焦经上,只要学会运用三焦经这个无言的“神医”,就会对养生祛病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掐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掐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

我认识这样一位老年朋友,他比较爱发脾气,情绪总是不稳定,而且一紧张就胸闷,平时与邻里甚至老伴常有争吵,之后他就会莫名地胸闷憋气。厉害的时候,胸口就像上了铁箍,喘息不得。经过西医多次体检也没查出一点毛病,都认为他是神经太紧张了!有一次,他与别人一起玩麻将,旁边有人在给他支招的时候无意间用拳头捶了他的胳膊一下,原本是无意之举,而且这个人的力量很轻,结果他却痛得不得了,捂着肩膀直叫疼:“哎哟,你轻点,我这老胳膊老腿哪经得起你这样打!”其实对方根本没用力,打牌的人也觉得他大惊小怪,不就轻敲了一下胳膊嘛,哪至于这样?大家都知道他平时脾气不好,爱为小事生气,以为他这次还是如此。可看他又不像是故作姿态。我当时正好也在场,感觉很奇怪,以我对经络的了解,我认为他的三焦经上肯定隐藏着什么疾病,于是便暗里决定要给他治一治,于是我在旁边用手突然按了按他的痛处,他疼得直咧嘴,准备转过身来就骂,可当他看清是我时,愣了一愣,然后带着疑惑的表情问我:“萧医生,原来是您啊!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突然按我的胳膊?”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先别说这个。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他高兴地说道:“您一说,还真是的,我刚才还胸闷得很,经你这一按,倒是痛快多了。”边说边自己按摩起被敲疼的那块肌肉,结果,胸闷很快就完全消失了。

此时,我注意观察了他的上臂被敲疼的地方,果然如我所料,是三焦经上的消泺穴,他的胸闷是上焦气郁而成。

三焦经既然这么神奇,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应用它进行养生保健呢?

我的建议是:

第一,循经按揉或敲击。

三焦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个东西,该怎么理解它呢?其实,三焦经所治的这些病基本上都是经络循行所过的地方的一些病。三焦经是主枢,是门轴,不管是外面的东西要进去还是里面的东西要出来,都得经过门,都得转门轴,所以三焦经也能用在其他一些病的治疗和预防当中。那有些人或许会问:那什么时候揉三焦经最好呢?三焦经的气血在亥时达到顶峰,也就是晚上9点~11点,这时候不管是工作还是休息的人都会犯困,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按揉三焦经,对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二,重点穴位的按揉。

三焦经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一般以治疗发热、外感风寒或者面瘫以及耳聋耳鸣等比较常见。在自我保健中的应用不及临床上那么多和广,大家只要掌握常用的几个重点穴位,如支沟、肩髎、翳风、耳门等就可以了。

另外,我在这里再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调理三焦经的办法,那就是八段锦中所谓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具体的做法是:直立,两手心朝上,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手指相交叉,内旋翻掌朝上撑起。同时两脚跟尽量上提,仰头,眼看手背。然后,两掌外旋翻转手心向下,屈肘松肩,分手垂臂。同时脚跟下落着地,还原成直立预备势。

做这个动作,需要注意:上撑动作要有“托天”之意,两手向上相交叉时吸气,翻拿上托时呼气;叉手下降至头顶时吸气,分手下垂还原时呼气。如此反复练习数遍。

这个动作可以活动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使人气血顺畅,妙用无穷,尤其适合工作繁忙的青年朋友们使用

7、为什么黄金对身体有保健作用?

黄金首饰可用来防病养生,此言不虚,其主要功效就是镇心神,安魂魄,主治惊痫风热等疾病。比如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大,有些人容易失眠,一到晚上想睡也睡不着,或者睡着了稍微有点动静就醒了,再入睡比登天还难,并且还常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诸多不适,真是漫漫长夜,情何以堪!而平日里佩戴一副黄金首饰,就能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为什么呢?中医认为失眠与心有着莫大的干系,心主神志,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由心所管的。而失眠大多也是由于情志不遂,心火内炽或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从而扰动心神,致使心神不安。心主神志的功能受扰,最终使人精疲力竭,却不能安然入睡,造成失眠。因此,防治失眠就要镇住体内的邪火,就是要重镇安神。比如说在用药上就会加入一些比较重的矿物质,像凉性的朱砂、黄金等。因此,平日里佩戴黄金首饰,就能起到防治失眠的效果。
另外,有些人的性格比较浮躁,也适宜佩戴黄金的饰品,因为浮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体内有邪火,平时感觉不出什么,可是时间长了就难免会累及心、肝等脏器,引发失眠、健忘、头痛等诸多不适,平时佩戴黄金首饰,就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保健养生,益寿延年。上了年纪的人,平时也可以戴一个金镯子,起到镇静的作用。不过,小孩子就要少戴或者不戴黄金类的首饰,因为孩子朝气蓬勃,正处于兴奋活泼的状态,这才符合发育的趋势,而黄金首饰是镇静、安神的,让孩子戴黄金首饰,就会把孩子弄得稳重沉静,好像暮年的老人似的,那多不好。这就好比一棵小树,正处于茁壮成长的时候,你如果往它的枝干上拴一块很重的石头,那它就非得长歪不可,就会扼杀掉欣欣向荣的生机。由于这个道理,不建议从小就给孩子戴一些重金属的首饰。如果想图个吉利,很想给孩子戴点儿金属首饰,最好是银饰品。因为银能够解毒试毒,孩子若接触有毒的东西,银饰品就会变色,大人一看就知道,就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此外,在首饰的佩戴上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戴戒指,用黄金做成的戒指适宜戴在无名指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养生保健方面的原因,从文化上说,在中国,妻随夫姓,就是说女性没有正式出嫁之前,不能算真正有姓,她们就如同寄居在父母家中,早晚会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因此古代女子出嫁才叫作“归”,也就是说出嫁才是真真正正地回家了,于是在《诗经》中才会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句子。比如姓张的女子,嫁给姓王的男子,出嫁后就会被称作王张氏,把戒指戴在这个无名指上就是说明现在有名有姓了。第二个意义是体现在保健方面,无名指是三焦经发出的地方,三焦不是指一个具体的脏器,它“有名无形”,指的是人体的内脏上、中、下所有的脏器,把金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就把五脏三焦全都纳入自己的作用范围,起到调养气血、安和五脏的效果。因此说,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养生保健的效果最好。

8、人的眼袋下坠是三焦经的阳气不足造成的吗

眼袋(水肿)——眼下小肠经经过,跟三焦、小肠、肾都相关。寒邪造成,阳气不足化不开水,水液代谢不掉。
上眼皮肿——脾湿
下眼皮肿——阳虚
眼睛的保养方法
1、熨眼法——明目去风,去目瘴,尤其适合电脑使用者。
用劳宫穴来热敷眼睛,先将两手搓热,闭眼,空掌捂眼睛,多停留一会。
每天一次,一次21遍。
2、后眼按摩法(应经常按摩)
后眼位置——后脑勺正对眼睛的地方,有两个凹陷即是。
按摩方法:闭眼,按摩后眼,能很快使眼睛干涩、眼花等症状明显地改善。
针刺方法:眼压高后眼处会鼓起来,用针刺的方法轻微放血,眼睛马上清亮。
3、经常做眼保健操

9、国内著名的十大养生专家是谁?

分析如下: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 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

2、林海峰:国际著名营养大师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

3、朱鹤亭:道号玄鹤子。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玄学家、武学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 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研修中西医理论、 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

4、杨力: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

5、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

6、胡维勤:中央警卫局中南海门诊部保健专家、主任医师、正师级教授。

7、张家瑞:台湾省台南县人,1948年6月出生。财团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湾中华全民自然养生协会秘书长,台湾中华离子医学民间团体教授,台湾中华自然医学宣导中心创办人。

8、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9、孔令谦: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多年来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

10、王洪图:研究《黄帝内经》三十多年。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出版的专著有二十多部,他能把两千多年前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倒背如流。因此他在业界被尊称为内经掌门人。

(9)三焦经保健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与三焦经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