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粥可以养生?
仙人粥
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红枣5个。将何首乌切片,浓煎取汁。粳米、红枣洗净煮粥,粥成时加入首乌汁,稍煮片刻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7~10天后,间隔3~5天再服。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适用于肝肾亏损,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以及高血脂症、冠心病、神经衰弱及高血压病。
枸杞子粥
枸杞子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枸杞子、粳米均洗净。先将粳米煮至半熟,放入枸杞子一同煮熟。
功效:补肝肾,明目。适用于头晕眼花、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海参粥
水发海参100克,粳米100克。水发海参剖洗干净,切成小丁,与洗净的米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低热盗汗、肾虚尿频等症。
肚粥
猪肚一只,白术60克,槟榔一枚,生姜45克,粳米50克。先将猪肚洗净除去涎脂。再将白术、槟榔、煨过的生姜研为粗末,放入猪肚中缝口。加水,猪肚煮熟,取汁加入粳米及调味佐料(如茴香、胡椒粉、盐、葱等)煮粥。
功效:健脾和胃。
羊肝胡萝卜粥
羊肝150克,胡萝卜100克,大米100克,蒜头数瓣,黄酒、葱、姜、精盐、味精适量。羊肝和胡萝卜均切成5毫米见方小丁,肝丁用黄酒、姜汁渍10分钟。用热油爆香蒜茸后,倒入肝丁,略炒盛起。
③将大米熬成粥后加入胡萝卜丁,焖煮15~20分钟,再加入肝丁并调味。
功效:有明目、护眼及治夜盲的功用。
山药桂圆粥
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将生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鲜者更佳)、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能补益心肾。
山药扁豆粥
鲜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将鲜山药去皮,切片。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煮粳米和扁豆,烧沸后,再加入山药片同煮,煮好后加适量白糖即成。
功效:能消暑益气,健脾止泻。
藕粉粥
藕粉25克,白粳米25克(或麦片亦可),白糖适量。将粳米放入锅煮粥,将熟时放入藕粉调匀,加糖即成。或用水煮麦片,数沸后将藕粉打糊调入和匀,加糖即成。
功效:能补益心脾。
核桃肉糯米粥
糯米100克,核桃15只。将核桃敲碎取出核桃肉。核桃壳加清水煮20分钟后,弃壳留汤。将核桃壳汤加核桃仁、糯米煮成粥。
功效:能防治孕妇妊娠呕吐。
2、四季有哪些养生粥?
春季喝养肝粥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肝病频发的季节。因此春季喝粥应以养肝、护肝为主。
芹菜粥:将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取汁与大米同煮粥服用。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上火头疼、眩晕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调养肝脏、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
荠菜粥:先将大米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放入荠菜,同煮为粥。近年研究资料表明,食用荠菜等野菜,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养肝。
菠菜粥: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大米淘净置锅内,加水适量,熬至大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熬片刻停火,再放入盐、味精即成。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夏季喝消暑粥
夏季因暑热所致的种种热性病,中医称之为暑症。症状表现为身热烦躁、气喘气短、头昏头痛、大汗淋漓。粥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夏季宜食消暑粥。
山楂冰糖粥:生山楂加水煮成浓汁,去山楂的残渣后加入到快熟的大米粥中,小火继续煮粥,熟后加冰糖搅匀即成。此粥可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解暑气。
秋季喝润燥粥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主,秋季宜喝有润燥功效的粥。
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油煸炒后加大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芝麻蜂蜜粥: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大米煮熟后,拌入芝麻、蜂蜜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冬季喝强身健体粥
冬令时节,喝有增强体质功效的养生保健粥最好。
甜浆粥:取新鲜豆浆适量同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再煮沸即可,早晚温热服食。这种粥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患者食用。
奶汁粥:先将大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奶再煮片刻,早餐食用即可。此粥有补虚损、润五脏之功效。
鸡汁粥:取适量的鸡汤同大米一起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微火煮到粥稠。该粥有滋养五脏、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气血亏损引起的衰弱病症。
人到中老年了吧 要多喝粥啊 别吃油腻的东西啊
3、养生粥的食疗搭配方法有哪些?
先说说我自己吧,气色不好,黑眼圈重到像天生遗传的,什么方法都治不好,体寒,特别是现在工作以后,开始腰酸背痛,最怕的是有腰椎盘突出和肩周炎。
于是开始关注了养生和塑身的知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理、实践,脸小了一圈,切记不要盲目节食、运动。只有坚持,没有一两天就能健康见效的事。
1,先说饮食,我本身口味就偏淡,所以对我来说坚持吃清淡的并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每次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想吃点大鱼大肉的感觉,但偶尔吃一顿没事,但是如果你连续两天都是大荤就没用了。最好一次都不要吃油腻和重口味,时间一久你会发现不仅身材自然瘦了连皮肤都变好了。
除此之外,有时间和金钱可以做一做按摩保养。
2,清淡不代表每天吃水煮菜,你可以加点调料,即便你吃了一次肉,也不代表你吃的不清淡了,清淡更多时候指的是一种适度。健康的饮食是需要高蛋白的,你可以适量选择去吃一些鸡蛋、肉类、维生素,丰富而不会过量最好。有油盐可以,但是适度。
3,前一天晚上若有空,杂粮粥+白煮蛋+巴旦木杏仁3颗+核桃一个+黑豆一把
粥是非常好的食物,补且温和。我的胃状况变好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它。而且早上喝粥身体暖暖的,喝完很舒服。
粥一般是少量大米,加少量糯米调节口感,黑米、糙米、小米、燕麦、薏仁、莲子、山药、红豆。都是温性食物,不伤脾胃,补气血。胃比较脆弱的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煮。并不是越多越好,体寒的人就不适合常吃薏仁,因为薏仁是寒性的,经期切记不要加薏仁!!!
要祛湿气就最好不要加大米和糯米,口感虽然会差点,但是慢慢可以习惯。女生可以加红枣四颗左右、花生五颗左右,枸杞少许。都是补血的很适用,但多了会上火,自己拿捏分量。
核桃是明目和黑发的,女生男生都可以加三颗,但油脂含量高,太多会让肠胃有负担。写到这里我觉得肠胃不好跟核桃吃多了也有关系。
著名的三黑粥:黑豆、黑芝麻、黑米
黑豆可是个好东西呀,醋泡黑豆,但别直接拿醋泡黑豆,豆子要煮熟的。然后盛进玻璃罐子,倒醋。三天后就能吃了,胃不好的一天一勺。对眼睛、头发都很好。适合推荐父母和老人。可以冷藏,一次不要做太多。快吃完再做。
小米粥:养胃、清理肠胃。
红豆+赤小豆+薏米粥:祛湿美白
红豆+赤小豆+银耳(前一天泡好)+莲子+枸杞羹:补血
我室友常觉得这样费时间耗费精力,其实买粗粮自己回来煮,分到每一天绝对是比在外面买粥便宜的,养胃塑身的同时还省钱了。
粥在美丽朴素的碗里,认真喝完。一天心情都会平静美好。
4、养生保健食疗粥怎么做?
一年四季养生粥做法不同,一下仅供参考:
春季喝养肝粥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肝病频发的季节。因此春季喝粥应以养肝、护肝为主。
芹菜粥:将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取汁与大米同煮粥服用。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上火头疼、眩晕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调养肝脏、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
荠菜粥:先将大米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放入荠菜,同煮为粥。近年研究资料表明,食用荠菜等野菜,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养肝。
菠菜粥: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大米淘净置锅内,加水适量,熬至大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熬片刻停火,再放入盐、味精即成。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夏季喝消暑粥
夏季因暑热所致的种种热性病,中医称之为暑症。症状表现为身热烦躁、气喘气短、头昏头痛、大汗淋漓。粥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夏季宜食消暑粥。
山楂冰糖粥:生山楂加水煮成浓汁,去山楂的残渣后加入到快熟的大米粥中,小火继续煮粥,熟后加冰糖搅匀即成。此粥可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解暑气。
秋季喝润燥粥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主,秋季宜喝有润燥功效的粥。
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油煸炒后加大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芝麻蜂蜜粥: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大米煮熟后,拌入芝麻、蜂蜜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冬季喝强身健体粥
冬令时节,喝有增强体质功效的养生保健粥最好。
甜浆粥:取新鲜豆浆适量同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再煮沸即可,早晚温热服食。这种粥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患者食用。
奶汁粥:先将大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奶再煮片刻,早餐食用即可。此粥有补虚损、润五脏之功效。
鸡汁粥:取适量的鸡汤同大米一起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微火煮到粥稠。该粥有滋养五脏、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气血亏损引起的衰弱病症。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身体健康,谢谢采纳!
5、养生保健粥有哪些?
.甜浆粥
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番薯粥
取番薯100 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 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
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本粥便据其健脾胃,和气血之功,来达到润肤悦色之效果。
.燕麦粥
燕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黑米八宝粥
黑糯米100克,红豆、绿豆、薏仁、莲子、桂圆、百合、大枣各50克,红糖米酒各少许。红豆、绿豆、薏仁洗净后,加水浸泡一晚,将红豆、绿豆、薏仁煮、莲子先煮烂,再加黑米等洗煮成粥状。此粥香甜美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胡桃粥
取胡桃5 个取仁略捣,同粳米100 克煮成粥,加红糖少许拌匀,早晚空腹食用。宋代《海上名方》中录:本粥通过补骨益肺健脾而使气血充盛,润燥生津,肌肤润泽,形体健美,乌须黑发。故常食此粥不仅有润肤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
酥蜜粥
将粳米50克同水煮粥,将熟时,加酥油20克,蜂蜜5 克稍煮即可。早晚餐食。
酥油是极好滋补品,以白羊酥为上乘。《本草纲目》记载:“益虚劳、润肌肤、泽脏腑、和血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消瘦、皮肤枯槁乃津伤血虚之症,阴虚损必发劳热,热则更加耗津,津液去,则毛折皮枯。酥油配蜂蜜,即可润肤丰肌,还可适宜于消渴、阴虚发热等症。
熟地粥
取熟地20克用纱布包好与适量水煮20分钟后,拣出纱包,下粳米50克煮成粥,下冰糖稍煮即可服用 (朵莱苏轻畅饮 让便秘滚一边去吧!)。
.胡萝卜粥
取胡萝卜100 克洗净切小丁,与粳米100 克同煮成粥,早晚空腹食用。
胡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胡萝卜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B1、B2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很快转化为维生素A ,能润滑皮肤,防止皮肤老化。常食能减少头屑,而且可生发。该粥对防止面部皮肤干燥、老化,较为有效,也适宜于老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症。
绿豆粥
取绿豆100 克、粳米100 克,加水同煮成粥,随量食用。
绿豆味甘性寒,行十二经脉,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之功。粳米性凉,补脾益胃,与绿豆共用有解毒利水、润泽肌肤的效用。绿豆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血脂过高的中老年人,常食颇得裨益。
枣仁龙眼粥
将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切小粒,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红糖5 克拌匀,作晚餐服用。二药相配为粥,长期食用可使人容颜减皱,肌肤光滑。对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所致的面容萎黄失泽及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亦适宜。老年人常食,有利于健康长寿。
6、各种药膳粥的做法和作用.
一、人参糯米粥:取人参10克,山药粉、糯米各50克,红糖适量。先将人参切成薄片,与糯米、山药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温食服,每天1次。
该粥具有补益元气、兴奋中枢神经、抗疲劳、强心等多种作用,故食用该粥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良好效果。但应注意,高血压、发烧患者不宜服。
二、鸡归粳米粥:取乌骨鸡1只,糯米50克,黄芪45克,当归、大枣各15克,肉桂3克,食盐适量。先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备用;再将黄芪、当归、大枣、肉桂加水煎煮2次,第2次煮沸后30分钟,取药汁2000毫升,与乌骨鸡、粳米同入砂锅中,共同煮粥,加入食盐适量,吃鸡饮粥,每周1~2次。
该粥具有滋补强身、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能发挥显著的抗疲劳功效。
三、鳗鱼山药粥:取鳗鱼1条,剖开去内脏,山药、粳米各50克,各种调料适量。先将鳗鱼切片放入碗中,加入料酒、姜、葱、食盐调匀,与山药、粳米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次。
该粥具有气血双补,强筋壮骨,使肌肉结实的作用,经常服用该粥,疲劳即可消除。
五、胡桃粥: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
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六、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七、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
7、食疗养生,养生粥推荐几种?
百颐年五谷粉:
养生功效:补肾养发、调理失调、美容养颜、瘦身等。
吃法:每次取约百25克左右冲调开水吃,也可适量加入糖或蜂蜜。
五行益寿养生度粥:
原料: 去核红枣20枚、去芯莲子20粒、葡萄干30粒、黄豆30粒,黑米问适量。
做法:把所有原料洗净后,泡一夜后,煮粥,味微甜。
五谷养生粥:
原料: 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答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粳米100克。
做法:
1、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后泡水两个小时。桂圆去壳。红枣、粳米洗净待用;2、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压锅,加上1500ML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三次后即可;3、喜食甜的,食用时可以加糖,但是回最好是红糖,补血益气效果最佳。 桂圆粟米粥 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桂圆肉洗净与粟米同煮答。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