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里老人参加某保健讲座后对某公司保健品非常痴迷,已经被推销员严重洗脑,一开始只是一两瓶,但现在发展
不如直百接报警吧。要不你就把他的工资卡收走,然后不给打钱,翻脸就翻脸,他没钱买度自然过一阵儿就醒过闷来了。还要先和他单位说清楚不给他钱的原因,也和亲戚问朋友周围邻居说好别借给他钱。你答只要给他生活必须的钱就够了,要不就吃的用的都给买好,反版正就不给他钱。他要跟你翻脸你就翻得更狠,没看新闻说有个小孩因为父母想生二胎,以权自杀逼着父母把胎儿打掉了么。
2、11年买了一堆优莎娜的保健品,没敢吃,现在都快过期了,要不要扔掉呀?
个人建议,我不是卖这个的,优莎娜的产品是真有用的知,我的眼睛充血已经好多年了,吃葡萄籽三天眼球就白了道,我也不知道你买了什么,葡萄籽,钙力镁,维C,还有护肝的那个,我正在吃,另外你上网络里看看USANA的公司及产品专介绍就明白了,它这个不是药,是营养素,别让不懂的人耽误你,在属中国是有直销牌照的,补充一句话:你爱信不信,不信就扔了吧
3、爱益生的保健品有用吗
有保健品标志的正规保健品在症状匹配的情况下对相应的症状都会有明显的改善的。但是你要先看你所说的保健品是否是有国家批准证书的。
4、男性保健品真管用吗
这问题问的比较好,因为现在市面上百这一类的保健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弄得男性朋友们不知道如可选择,这个问题我现在来回答一下,壮阳者意味着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肾方面有问题就要进行补度肾,需要补肾回就要购买一些补肾产品,购买补肾产品就要去选购一些天然绿色的补肾壮阳保健产品,而且还要补肾的同时对答人体无害的,这一类产品暂时市面上只有一种就是金力养元保健系列产品。
5、长辈总爱为我们买各种保健品,怎么劝才能拯救被洗脑的老人?
上有老,下有小
生儿育女以后,我们渐渐成了家里的中坚力量。既是年幼的宝宝依靠的怀抱,也是父母长辈信赖的港湾。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一宝不仅是“珍宝”的宝,更是“宝宝”的宝――老小孩。
对于家中的“老小孩”,我们要像当年他们教我们使用勺子那样,教他们使用手机和电脑,教他们如何识别坏人,如何不被骗??
从电信诈骗到如今“听讲座购买保健品”,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层出不穷,让老年人防不胜防,也让做子女的我们心累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当父母到了爱买保健品的年纪,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他们吧!
文/南瓜妈妈
01
“喂,我能骗你点儿钱吗?”
2012年央视春晚,蔡明、常远、王宁、郭丰周共同表演的小品《天网恢恢》,第一次将电信诈骗这一主题搬上了春晚的舞台。
蔡明老师一句嗲声嗲气的“喂,我能骗你点儿钱吗?”惹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现实生活中的骗子比狐狸还狡猾,哪会这么单纯呢?
02
“爸,妈,你们干嘛去?”
“我们去听讲座!”
公安部曾发布过一组大数据,从2011年至2015年五年时间,电信诈骗案发案数量增长近5倍。但与此同时,相信许多人也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新型的骗术也在悄然蔓延――保健品讲座。
2017年11月27日,半岛都市报刊登过一篇报道,山西省一名工商局执法人员“卧底”保健品讲座现场、拆穿了骗子们精心部署的战略。
《半岛都市报》2017年11月27日报道
这篇报道让南瓜妈想到自己的经历: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时候,立志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媒体人,见到某报社“生活馆”招聘记者,就满怀期待地前去实习。没想到上岗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一场“保健品讲座”拍照。等到了现场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场为老人家“洗脑”的骗局,于是当场辞了职。
新闻报道中的骗局模式,与南瓜妈亲身经历的那一场“讲座”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可见这种骗术已相当成熟、成体系了!今天就和大家“分步骤”地来为大家拆解一下。
“来听讲座,福利礼品送不停!”
这种骗局往往是以“小恩小惠”作为开端的。“工作人员”会在农贸市场、蔬果商店、超市等地散发小广告,以“来听讲座就送免费报纸/鸡蛋/油”等小恩小惠,邀请老人报名,留下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收进他们的数据库。
“现场不能拍照、录像、录音哦!”
以骗钱为目的的“讲座”有严格的纪律。在南瓜妈亲临的那场讲座中,每一排座椅两侧都会有工作人员“把守”,禁止参加讲座的老人拍照、录像、录音,不明真相的老人很容易被“吓唬”住。
“大家好,我是某某大学的教授。”
每一场“讲座”都会有一位名头响当当的主讲人,某某大学的教授、深耕某某领域的专家、某某大公司的总经理等。之前与大家提到的新闻中,主讲人就打着“北京医科大学”的名义言之凿凿,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所大学。
“我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相信我啊!”
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则略暖的故事:老人的儿子在两年前死去,但却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谎称是她儿子。因为骗子的声音和她儿子实在太像,老人舍不得挂断。老人最后说了实情,并请求对方“再说一句吧”,骗子思考片刻答“妈,保重啊”。
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没有这样暖心的剧情,骗子们当然可以嘘寒问暖、忙前忙后,但他们的眼睛却会始终“紧盯”着你的腰包。
“抛砖引玉,不满意就退钱!”
抛砖引玉的伎俩,会将讲座推向一个小高潮。例如,主讲人先拿出一套精致的碗筷,标价不菲,但如果你愿意购买成套的保健品,这套精致的碗筷就可以免费送给你。而这套保健品的数量有限,你必须先交纳一部分“订金”,不过你放心,如果后悔了,是可以退钱的。
“可以退钱”,听起来很是公平理智,但实际上,通常每一场讲座的听众都是街坊邻居,而且大都是不与儿女同住的,就算让他们回家冷静一下,又有几人能真正想清楚、走出这个骗局呢?
03
狭路相逢,只能斗智斗勇
遭遇“保健品讲座”骗局的老年人,也许会花重金买回一大堆无用的保健品,把本该用来养老的积蓄浪费掉;也有可能会因为误食这些“假药”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我们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无法拆穿、攻破一个个骗局,但保护好自家老人不遭骗,却是义不容辞的。
电视剧《邻居也疯狂》中
李大爷因为被骗了30万心脏病发作住院
科普,用最能接受的方式
网络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儿子用妈妈能看懂的语句给电脑桌面的图标命名,这样妈妈在用电脑的时候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南瓜妈也做过这样的事:在南瓜的外婆刚刚开始使用智能机的时候,用最通俗的语言,在记事本画出了每一个屏幕上所有程序的功能,并把她根本用不到的那些程序收进了角落里的文件夹。最近有一天,突然发现她自觉地为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支付功能的APP设置了双重密码,顿感欣慰。
其实正如前文所说,我们教长辈使用手机和电脑,就像他们当年教我们吃放一样。我们不得不用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导,这样才能收获最好的效果。当他们学会了使用这些设备、懂得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很多“套路”也就不攻自破了。
关怀,只做铠甲不当软肋
针对老年人的骗术,最容易找上那些不与儿女同住的老年人,这样的老人本身不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身边也没有能帮助他们辨别真伪的人,非常容易走入骗子的圈套。
虽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再像小时候那样与父母同吃同住,但对他们的关注与关怀,不应该因此变淡、变少。如果条件允许,就和他们住得近一点、常去看看他们;如果分居两地,一定要常联系、把新鲜的资讯带给他们。
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的“中坚力量”,我们也许会感到压力山大。不过别忘了,我们儿时也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等到我们老了,孩子们也会令我们欣慰。
在合适的年纪,为最重要的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心甘情愿
6、后爱的保健品有人用过吗?效果怎么样?
一般不用保健品的飘过~~~认为食物优于保健品的飘过~~
7、为什么老年人都很容易被“保健品”给骗?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听过一些老年人买保健品然后被骗的新闻吧,有些严重受骗的老年人还可能连自己的养老钱都完全因为买保健品给花光了!很多年轻人都搞不懂,难道现在的老年人智商都这么低吗?为什么会经常被骗子骗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哪里会有人资源受骗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对健康的极度渴望!人在年纪大了之后难免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身体自然也会一天不如一天,老年人在自己生了病之后往往都是会非常恐慌的,他们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疾病带走,那么生病的呢,又怕自己有一天生病,所以他们就会迷上了保健品!
一个人在迷上了一件东西之后,往往就会丧失理智,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老年人们为了拥有一个好身体,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为了得到良药圣品,他们就有可能在买保健品的过程中受骗!当然了,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现在的骗子手段太高明了!
现在的骗子真的很聪明,他们知道年轻人的财产保护意识太强,已经不好骗了,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老年人的身上,毕竟老年人“人傻钱多”嘛,而且自身又缺乏判断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成了骗子的第一对象!很多骗子为了骗到老年人的钱,总是想尽各种各样的花招来骗老年人,这些方法新奇怪异,而且更新换代的非常之快,老年人哪里能招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