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口腔保健有哪些特点
儿童时期是处在长身体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儿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提高对口腔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口腔的卫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如果儿童不注意口腔的卫生,就会导致口腔多种疾病的发生。
首先家长和儿童都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在这时候要特别注重饮食的平衡,尽量教育儿童做到不要挑食,在保证好儿童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的同时,而且还要嘱儿童多吃些含纤维素高和粗糙的食品,以增强儿童口腔的咀嚼功能,纤维食物也有利于口腔黏膜及牙齿的洁净,对儿童口腔的发育也是很有好处的。
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大,龋齿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所以,一定要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儿童摄入甜食和黏稠性很强的食品,少喝碳酸饮料,以保持口腔牙齿的洁净。
刷牙是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家长要教会并监督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要选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儿童要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睡前刷牙后尽量不要再吃食物,尽可能使牙面保持清洁。如果不注重口腔卫生,口腔内形成牙菌斑,经过长时间的作用,慢慢就会导致儿童龋齿的发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示范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最好做到父母和儿童一起刷牙和饭后漱口,教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和口腔疾病的发生。
儿童在户外活动时还要积极预防牙齿和颌面部的外伤,如遇牙外伤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处治。儿童口腔的保健是多方面而又细致的工作,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口腔的健康发育,防止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只有儿童的口腔健康了才能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2、小学生预防龋齿健康知识讲座发言稿
健康大使演讲稿--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从预防儿童龋齿的角度来呵护孩子的口腔健康。我汇报的题目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符号,笑容的中心地带便是牙齿。可见,拥有一口好牙,尤其是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它无疑会使你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自信。因为牙齿的美观,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交际及外在观感,不能“明眸皓齿”常常是很多人心中的“暗伤”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从社会意义上讲,它还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在当今的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了,口腔健康、牙齿洁白已成为人们职业选择、配偶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位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人生、品质人生。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孩子的幼年抓起,“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首先,孩子在恒牙长齐之前要靠乳牙来咀嚼食物,像盘子一样的门牙会把食物切断,想锥子一样的尖牙会帮忙撕开食物,像石臼一样的大牙会把食物磨碎, 20颗乳牙象20个小伙伴一样,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功能,为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儿童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第二,乳牙可以协助发音,大家都知道,若缺少了前牙,说话不拢音、漏气,口齿不清楚,乳牙期正是宝宝学习发音和讲话的主要时期,健康的乳牙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使你的孩子变得伶牙俐齿。第三,健康的乳牙还有利于宝宝颌骨的正常发育和面部的美观,为恒牙萌出预留间隙,诱导恒牙正常萌出,为孩子一生的牙齿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乳牙,不仅会使你拥有一个明眸皓齿、唇红齿白、健康活泼的宝宝,也会使孩子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人生。因此,我们说,爱护牙齿,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那么,儿童患龋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一层凝胶状细菌性薄膜,被称为牙菌斑。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牙釉质便会遭到破坏形成牙洞,也就是蛀牙。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大家告诉我,这句话对不对呀?这句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只对了一半,暴露了大家对牙病认识的误区。其实,除了引起撕心裂肺般剧烈的疼痛外,如果龋病不及早防治就可能引发牙髓病、根尖病、牙列不齐等畸形,影响恒牙发育以及儿童语言能力等,还是引发胃病、心脏病、关节炎等全身疾病的“导火线”,是身体健康的“隐匿杀手”。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几十年以后甚至一生当中,有28颗义气的牙齿为他支撑门面,那么,从今天起,就应该为它们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长和生存环境。
应该说,牙疼就是病,早防早治真聪明。有一口好牙才有好身体,好未来!当您80岁仍然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时候,相信您会由衷地感叹:牙好,胃口就好!儿童时期是奠定一口好牙的关键时期。应该以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防病于未然。
那么,怎样进行牙齿保健,预防儿童龋齿呢?想要让您的孩子拥有美丽健康的牙齿吗?绽放迷人笑容,护牙爱牙五部曲从现在开始!
一是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家庭中要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要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保健牙刷,并注意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要教会孩子科学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孩子早晚两次刷牙的习惯。
二使用含氟牙膏 但家长朋友们注意了,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使用含氟牙膏,4~6岁的孩子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慎重使用,高氟地区的孩子最好不使用含氟牙膏。目前市场上的含氟牙膏,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有良好防龋齿作用。刷牙时应注意不得将牙膏吞进腹中,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最多不超过1厘米,而不能像电视广告中播放的挤满整个牙刷。儿童用含氟牙膏的时候,要用儿童牙膏,不要与成人牙膏混用,因为目前出售的成人牙膏基本都含氟,且含氟量比儿童牙膏高。长此以往,体内摄氟量会增加,甚至可导致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三是要进行窝沟封闭。在“大牙”上存在着很多“沟壑”——这就是窝沟,它们凹凸不平可以增加咀嚼功能,但是也比较容易储藏食物残渣和细菌,不容易清洁进而导致龋齿。而“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安全的“流体树脂材料”将这些沟壑填充,如同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其不能藏匿残渣和细菌,从而减少蛀牙。 做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是磨牙萌出后的一年之内,一般来说,牙齿有患龋倾向的或者爱吃零食的儿童应当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具体时间是: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窝沟封闭后还应当好好刷牙,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当重新封闭。
四是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要让孩子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在睡觉前刷牙后不要再进食;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不要“欺软怕硬”。家长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和一些坚果类的食物,刺激颌骨与牙齿同步发育。
五是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治疗龋齿。提倡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健康检查,做到早防早治。
上面介绍了五个方面的牙齿保健保洁方法,其实,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掌握科学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牙齿保洁习惯。
下面,我来带大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将刷头放于牙颈部,毛束与牙面成45度角,毛端向着根尖方向,轻轻加压,使毛束末端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在沟外、并进入邻面。牙刷在原位做前后、左右方向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毫米,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 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刷上下牙的舌面时,可将牙刷头竖起,做上下的颤动。依次移动牙刷到邻近的牙齿,重复同样的动作。刷牙时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每次移动牙刷应有适当的重叠,保证不遗漏每个牙面。早晚两次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
韩愈的《赠刘师服》中有两句诗我特别喜欢,“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裁”,我把它送给各位共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爱牙、护牙开始,呵护我们的孩子!让他们露出洁白的牙齿,展开自信的微笑,放飞美好的希望,拥抱旭日东升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3、怎么给幼儿园小朋友上口腔保健课
有些家长发现小儿高烧后出现流口水,不吃东西。口腔内发现许多小白点,牙床发红,这种病是疱疹性口炎,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此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3岁以前的儿童好发。患儿全身症状很重,发病前有持续高烧,往往认为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烧退后,患儿唇、颊、舌、牙龈粘膜上出现成簇小庖,破溃形成溃疡,溃疡面上被覆黄白色假膜,牙龈红肿充血,舌背覆盖舌苔。患儿由于疼痛不肯进食,流口水。口水流到的口角皮肤部位也相继出现小庖。一般7~14天后症状消失。疱疹性口炎患儿一定要注意休息,多吃富含维生素B、C和易消化的饮食,可以口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溃疡处可以涂布养阴生肌散,口腔内可以喷金喉健,西瓜霜清凉止痛。疱疹性口炎有一定传染性,其他儿童应与患儿隔离,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必要时可以口服板蓝根汤预防感染。 儿童也可以发生牙龈炎,多见于牙齿排列不齐,偏侧咀嚼,口腔卫生较差的儿童。临床表现为牙龈充血,质地变软,红肿,轻探牙龈出血。有的患儿咬苹果,咬馒头时可见血印,口腔内有臭味。幼儿牙龈炎时一定要加强刷牙,去除软垢菌斑,通过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使牙龈恢复健康。要培养儿童饭后漱口习惯,坚持早晚刷牙,定期用淡盐水漱口,积极治疗龋齿,纠正偏侧咀嚼不良习惯。如果牙龈严重出血,疼痛应进行血液检查,排除血液病等全身疾患。 2岁左右幼儿已经会走路了,他们活泼好动,四处探索,扩大势力范围,难免会摔伤碰伤,2~3岁是乳牙外伤最易发生的年龄。发生牙齿外伤后,家长一定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果牙齿折断牙神经暴露,就要取出牙神经进行根管治疗。如果未露出神经,也要用材料保护折断的断面从而保护牙神经不受进一步侵犯。松动的、根折的牙齿,还需要进行固定。家长应嘱咐患儿不用外伤牙咬东西,以利于恢复。有的牙齿虽然没有折断,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牙齿颜色变黑,此时牙齿的神经已经坏死,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根管治疗。由于乳牙下方有以后要替换的恒牙,乳牙的外伤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如严重的嵌入性外伤可能会造成恒前牙的牙根弯曲不能萌出。因此,严重的乳牙外伤或患儿不合作不能胜任牙科治疗时也可考虑拔除患牙。乳牙外伤后一定要定期检查,拍摄X线牙片观察恒牙的发育萌出。 对儿童口腔有害的习惯性小动作被称作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长期持续的口腔不良习惯可以影响颌骨的发育,造成颌面畸形。家长应尽可能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输导方法使儿童尽早放弃不良习惯。若在6岁以后仍不能克服不良习惯,应采用矫正器,帮助患儿克服不良习惯。 最常见的不良习惯是吮指习惯,文献报道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就有吮指的动作。3~4个月的婴儿也多有吮指习惯,吮拇指或多个指头,2,3岁以前吮指习惯是正常的,4~6岁这种习惯会逐渐消失。长期持续的吮指习惯会造成前牙咬合不上形成开合,上门牙向外倾斜,下门牙向内倾斜,牙弓变窄。异常吐舌习惯可以造成开合。如果患儿不能自行戒除不良习惯,或已经形成错合畸形,可以采用矫正器如唇挡,舌刺帮助戒除不良习惯和进行矫正。咬上唇习惯可能造成“地包天”,“下兜齿”,应该在5岁以前进行矫正,解除上下牙齿的锁结关系,促进颌骨发育并改善面形。 婴幼儿时期的常见多发病是龋齿,俗称“虫牙”,“蛀牙”。儿童龋齿发病年龄早,乳牙刚萌出就可以患龋齿,而且进展快,比如2岁的幼儿牙齿还没长全就可以全口多个牙齿龋坏。儿童龋齿不但可以侵犯多个牙齿,在一个牙齿上还可以多个牙面出现龋洞。儿童患龋率很高,1998年全国牙防组报告北京市城市5岁幼儿乳牙患龋率71.97%,乡村为82.72%。儿童为什么容易患龋呢?龋齿是怎样发生的呢? 龋齿是一种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破坏性感染性疾病,它是细菌,宿主,食物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菌存在于粘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内,其中变形链球菌是罪魁祸首,它可以作用于食物中的蔗糖使之发酵产酸,酸液使牙齿脱钙,产生龋洞。龋齿的发生与人体自身素质也有很大关系。乳牙牙齿钙化度低,抗酸能力差,牙间隙大容易造成食物滞留。儿童的睡眠时间长,饮食以粘,软,甜食为主,精细的食物更容易粘在牙齿上。再加上儿童年龄小,口腔卫生差,不能很好刷牙。另外,乳牙龋齿疼痛症状不明显,家长很容易忽视。还有的家长认为乳牙最终要换成恒牙没有必要治疗。这些因素都造成儿童易患龋齿,患龋率居高不下。很多家长认为不吃糖就不得虫牙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儿童龋齿的预防不单单是不吃糖那么简单。那么怎样预防龋齿呢? 首先要控制饮食。糖是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物质,不吃糖并不能预防龋齿。应该少吃高含糖饮食如各种蛋糕,巧克力,奶糖等,教育孩子不要吃零食尤其不要在临睡前吃东西。吃糖后应该漱口刷牙尽量减少糖在牙齿上滞留的时间。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增加钙质的吸收。 其次,要改变喂养习惯。有的孩子晚上临睡前要喝奶甚至含着奶头睡觉,夜里还要再喝一次奶。这种喂养习惯对牙齿的损害最大。入睡后,口腔吞咽咀嚼活动停止了,唾液分泌减少,清洁能力下降。口腔内的温度、湿度适合细菌生长。临睡前吃的东西,夜里喝的奶液滞留在牙齿上,正好为细菌利用发酵产酸,整个牙齿处在酸液的腐蚀中,患龋危险大大增加。因此幼儿在长牙后逐渐用杯子替代奶瓶,戒除夜间喝奶的习惯。如果晚上喝奶应该提前半小时喝奶,喝完要刷牙。刷牙后不吃任何东西。 刷牙是预防龋齿,牙龈炎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刷牙可以去除附着在牙面的菌斑和软垢,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婴儿长出第一颗牙齿时,母亲就可以用棉签或棉球沾清水把牙齿周围擦干净,随着牙齿的萌出可用指套牙刷刷牙,3岁以前母亲每天为孩子刷牙。3岁以后母亲可以为孩子选则刷头小刷毛柔软的保健牙刷在家长的监督下每天早晚自己刷牙,家长每周应该亲自为孩子刷牙一次。另外刷牙后不要再吃任何东西,让牙齿在干净的口腔环境中休息一夜,第二天更好行使咀嚼功能。 龋齿的发生和人体的自身素质有关,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全的患儿容易患龋齿。因此,预防龋齿还要从加强牙齿的抵抗力着手。氟可以增强牙齿的硬度,可以抑制细菌。可以定期给全口牙齿涂布一层氟化物,就好像给牙齿穿上了防龋衣。乳磨牙可以进行窝沟封闭术,把容易藏匿食物残渣的点隙窝沟填平有利于刷牙和预防窝沟龋齿。 最后提醒家长龋齿的发生是经过一段时间才产生的,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家长一定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龋齿就要立即治疗,以防龋齿进一步发展。学龄前儿童一般应该3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学龄儿童应该半年检查一次。 总之,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应该培养孩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蛋糕等含糖高的粘软点心,增强自身免疫力,去除不良习惯。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保障儿童口腔健康,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4、儿童口腔保健作文400字
从六岁开始,我就进入了换牙期。从第一颗掉落的下左门牙起,到现在,大概已经换了十来几颗牙齿了。一天中午,我正在吃午饭,突然发现我上边右门牙旁第3颗牙齿有些松动,用手摸一摸,还真是摇摇晃晃。凭着多年的换牙经验,我想:这颗陪伴我源九年之久的牙齿,也快要“光荣下岗”了吧。这以后,我就不时地用舌头去舔那颗牙齿,时刻关注着它的“动向”。每次吃东西时,我都是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啃骨头,都不敢把骨头放在那颗牙的一侧去啃,生怕一不小心将它拽下,并连带着吞进肚里。直到星百期三的音乐课上,我正张嘴唱歌时,觉得下牙齿似乎磕到了什么硬硬的东西。不好度!是那颗牙掉了吗?我赶紧用舌头去验证我的猜测,啊!它还在!不过已经摇摇欲坠了,而且整颗牙齿已经倾斜,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晚上,我正在享受着美味的红烧鱼,突然间感觉嘴里问有血腥味,咦?莫非……我赶紧将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果真是那颗牙!此时,它已离开了它多年的家(我的嘴),正安然地躺在桌子上。我连忙奔向卫生间去漱口。漱完口,对着镜子一照,呀!上排牙齿多了个豁口,还漏风呢!这就是我的一次掉牙答的经历。每颗掉落的牙齿,都是我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