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深沪大保健

深沪大保健

发布时间:2020-06-10 21:17:10

1、福建晋江深沪sbs还招工吗

福建晋江县建市举行了15周年庆典大会。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 - 在发布会店说,15年前,晋江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的小康型,在2006年,平均工资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49元和8068元,无论是1991年的七倍,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福建晋江在经济,同时提高整体素质,努力建设民生保障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县建立15年来,社会事业,基层发展的基本设置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向。免费义务教育,不仅涉及全市城乡,并接受11万“新晋江人”子女入学;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日益健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完全符合;政府为主体的民间慈善初期建设业务,以补充社会保障体系,等于同质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项目,首先启动。杨益民指出,晋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的几年中,锦江之星将进一步完善倾向于金融体系中的民生,促进实现普遍接入的发展。

2、关于深沪的资料?

【自然地理】
深沪镇位于东经118o39′,北纬24o37′,地处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南邻金井镇,西接龙湖镇,北临深沪湾。面积33.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有辽阔的海域和储量7500多万吨量多、质优、易采、易选的石英砂,海洋、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沿革】
深沪建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时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正式启用深沪。明洪武二十年置巡检司,设九品司官,并筑司城造烟墩(烽火台),驻防正七品武职把总及五品千总,此制一直沿袭至清。1940年深沪建镇,解放后为第19区,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拆出成立深沪公社,1984年复建镇制至今。现辖有19个行政村(居),面积33.4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多人。历史上深沪是一个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处在泉州湾“三湾十二港”之中。据《泉州府志》记载,唐代泉州港十八渡,深沪占两渡,是一个较大的商埠。明清时,海运业相当发达,据传有200—400吨位的“大福船”30多艘,碑载:清乾隆壬戊年发展到96艘之多,并在陈家渡设“里金局”(海关)。志载:“时深沪岛上万人烟,民财多至千万。”
【行政区划】
辖区有1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共51个自然村。
行政村名称:首峰村(坫头、竹脚、马厂、宜富、下新厝、西寮、圭庵寮);华峰村(土地寮、赤下、五七柱、三柱、大柱、雪上、黑土);群峰村(灰寮、长房寮、湖仔寮、二房寮、龙寮、大寮、宿困寮);东华村(东后);华山村(后山寮);浔光村(西旧房寮、王厝);华海村(海尾寮、雪上寮、东旧房、鲤鱼穴、南寮、后山寮、碧林);运伙村(吕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后);柳山村(柳山);东山村(东山);坑边村(坑边、颜厝、畲下);科任村(科任、科任新村)。
居委会名称:狮峰居委会(狮峰);金屿居委会(金屿);东垵居委会(东垵);南春居委会(南春);壁山居委会(壁山);后山居委会(后山);港阜居委会(港阜)。
【基础设施】
供水工程:拥有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污水处理:拥有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5万吨的晋江金泉环保污水处理厂一座,准备扩容至日处理污水4万吨。
供电工程:发电量3亿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一座,3.5万伏和11万伏供电线2条,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
交通工程:“一环三横三纵”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镇通车里程76.8公里,镇域水泥道路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陆路、海路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邮电通信:装机容量3万门的电讯模块局一座,已装机1.3万多门。
码头建设:现拥有商业码头、渔业码头各一个。万吨级商业码头总投资1.41亿元,年设计吞吐量为120万吨,2003年吞吐量已达102.58万吨。深沪渔业码头总投资5800多万元,顺岸码头443米,防波堤长300米。2003年深沪港晋升为国家开放口岸,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农业部批准,渔港扩建工程总投资概算6675万元。
【城镇规划】
深沪镇总体规划进入修编评审阶段,镇区规划用地5.55平方公里(不包括东海垵开发区),以建设“开放型的工业、港口、旅游型侨乡城镇”为目标,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从风景旅游、生态环境、港口建设、抗震防灾及交通、能源、电讯、科教文卫、商贸服务、园林绿化等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总体规划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9.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5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农业产值4.59亿元,财政收入162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9元。市级东海垵开发区,现有落户企业34家,年产值超过13亿元。市级晋南工业园区首期1028亩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镇级两个开发区已完成规划会审,即将开发建设。全镇现有乡镇企业622家,产值41亿元,三资企业93家,产值17.8亿元。工业以漂染织造、内衣服装、五金拉链、冷冻加工等为主。全镇规模染织企业14家,是全市最大的漂染产业基地;内衣服装是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年产值30亿元,仅短裤业产值就超13亿元,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被授予 “中国内衣名镇”称号,浩沙、通亿2个内衣品牌获福建省著名商标;浔兴集团公司是“中国拉链中心”,是中国拉链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SBS”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有粮食、水产、畜禽、蔬菜、水果和农副产品的保鲜深加工等六大生产工具基地。渔业产值3.91亿元,产量12.8万吨,有渔船347艘,总吨位2.2万,马力9.3万匹。冷冻加工公司12家,日制冰1495吨,冷藏能力3000吨/次。是福建省“渔业十强镇”。
【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领域成绩斐然。浔兴公司成为拉链行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浔兴紧密模具有限公司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该公司研制的“防止阻燃拉链技术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其世界首创的30#塑钢拉链纳米技术应用和拉链计算机仿真填补了国内空白;福成良种畜牧场获得“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作奖”,该场复合预混合饲料获省级实施项目。
教育:全镇有首峰、深沪2所中学,11所小学,7所幼儿独立园,其中首峰中学为省三级达标中学,中心小学、华峰小学为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及晋江市一级达标学校,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98%以上。2003年9月深沪中学顺利完成新址搬迁,成功合并华海、浔光、华山三所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体: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投资500多万元的镇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体育馆一座,村级文体活动中心10个。有 370年历史的深沪御宾南音社、深沪音乐爱好者协会、太极拳协会、乒乓球协会、沪江灯谜社、沪江书画社、深沪民乐社、等各种文艺社团组织。日常性及节庆性的群团组织活动常年不断。
卫生:全镇有一级乙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41家。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验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数5735户,入户率58.9%。
计划生育: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严格执行计生法律法规,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计生责任指标。2003年度全镇出生386人,出生率7.98‰,政策内出生370人,政策符合率95.85%,计生合格村(居)和基本合格村(居)率达94.74%,晚婚晚育蔚然成风,晚婚率达70.90%,没有出现早婚现象。
小康建设:宽裕型小康建设成绩斐然,18个村(居)通过晋江市宽裕型小康村验收。东华、群峰、运伙为晋江市文明精品村。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科学文明已成新风尚。几年来,我镇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等荣誉。
【旅游景点】
深沪镇地理位置独特,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的美誉,濒临泉州十八景之一深沪湾,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区内有至今7500—8000多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和至今9000-25000多年的古牡砺礁;有至今80—50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市级文保单位崇真殿、保泉庵、烽火台、汪公墓、壁山崖刻、节孝流芳坊等7处。深沪湾省级地质公园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公园面积68平方公里,正着手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
【地方特产】
深沪水丸,又称鱼丸,以佐料讲究,搭配严格,精工制作而驰名中外。享有“触壁如球,质脆而不硬,肉嫩而非烂,味鲜又不腥味之汤点佳肴”之美称。
马鲛羹,以新鲜马鲛鱼为原料,生抽、白清、蒜泥和蛋清为佐料。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生津、百吃不腻。
野生紫菜,其质细嫩,色泽棕黑,清甜可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有降压祛瘀之功效。
石花糕,采摘生长在礁石上的石花,再经洗涤、暴晒、提炼,使之结冻成品。具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驱油腥、降虚火之功效,是夏季极佳饮品。

3、深沪女20岁前就生孩子的,都有哪些人

2009年招调工政策必须满足这九个基本条件:(一)具有城镇户籍(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是农业户口的需要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农转非手续(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当年公布的《深圳市招调员工职业工种目录》中对学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四)已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一般的在深圳有工作(五)所从事的职业或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拟安排的职业对口;就是说你要迁过来,需要有深圳周边的单位接收。(六)申报招调前在本单位连续缴纳工伤保险费满半年以上;(七)未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八)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其活动;(九)身体健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疑`问`可`以`给`我`发`邮`件~

4、请问:深沪股市有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那些是龙头股和编号?多谢!

还是而是有几十个板块,比较著名的板块:能源龙头601857中国石油、房地产龙头000002万科A、钢铁龙头600019宝钢股份、电力龙头600795国电电力、农业龙头600598北大荒、有色金属龙头601600中国铝业、设备制造龙头600089特变电工、600550天威保变、铁路龙头601390中国中铁、海运龙头601919中国远洋、金融龙头601398工商银行、煤炭龙头601898中煤能源、环保龙头600256菲达环保、酿酒龙头600519贵州茅台等等。

5、泉州什么地方好玩

泉州什么地方好玩
泉州十八景

1清源山 2开元寺 3崇武古城 4牛姆林 5清水岩 6天后宫 7黄金海岸
8仙公山 9蔡氏古民居 10岱仙瀑布 11郑成功史迹 12涂门街 13深沪湾
14西湖公园 15府文庙 16洛阳桥 17东湖公园 18 五里桥

1、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揽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3、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栗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4、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 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5、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 A 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6、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7、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980亩,投资近3亿元。目前度假村主要项目及设施有:金沙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露天夜总会、购物街、黄金海岸大酒店、邮电宾馆、海洋宾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较具规模与特色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8、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9、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棱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10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翠,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11、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12、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13、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
14、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6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15、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另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三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16、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17、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
18、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

6、晋江阳光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深沪分公司怎么样?

晋江阳光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深沪分公司是2010-08-30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晋江市深沪镇码头公路西侧。

晋江阳光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深沪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582587504661Q,企业法人鲍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晋江阳光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深沪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承接隶属总公司委托的业务:零售: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散装食品;零售(含网上销售):医疗器械、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参茸等滋补品、化妆品、消毒用品、家用电器、农产品、洗涤用品、日用品百货、电子产品、玩具、仪器仪表(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批发、医疗器械;营养健康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0019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0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晋江阳光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深沪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与深沪大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