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说FKC产品是第四代生物因子型功能性保健品,请问比起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有什么优势呢?效果如何?
FKC产品具有清、调、补、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协同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疾病三位一体的功能性保健品!获得美国FDA和GMP的双重认证!
2、不同的保健品吸收差别很大吗?
很大的,保健品一共分为5代,一代比一代先进
1、第一代:营养型保健品
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不是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所以,不用过多说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强化型保健品
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如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肾虚导致的。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症状改善。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还有,如果是胆囊不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补钙,容易得胆结石、肾结石、尿结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
对身体的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如深海鱼油,它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血液品质不高,环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胆固醇、自由基堆积过多,血管横截面积变小,因而产生高血压。血管里的一大堆杂物不除,怎么谈治好高血压?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
它是目前比较高级的保健品。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军队作战要立体作战,陆海空一起出动。
5、第五代:细胞层级型食品
它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食品。众所周知人体是由共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机体功能的紊乱必然伴有的是细胞功能的紊乱,细胞功能的失常的原因大都是细胞的损伤,死亡引起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疾病都是由相关器官组织的细胞死亡而引起的。细胞的死亡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该得的没有得到,缺乏营养元素;二是不该得到的得到了,得到的“毒素”超过了细胞的处理能力,对细胞产生了毒害。细胞层级型保健品食品从细胞层面着手,修复细胞、修复DNA、补充细胞的营养,让不健康的细胞变健康了,细胞健康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目前,只有第五代保健食品才符合世界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的要求:
3、生活中普通保健食品有哪些?大神们帮帮忙
1、第一代:营养型保健品,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不是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所以,不用过多说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强化型保健品,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如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肾虚导致的。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症状改善。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还有,如果是胆囊不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补钙,容易得胆结石、肾结石、尿结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对身体得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如深海鱼油,它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血液品质不高,环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胆固醇、自由基堆积过多,血管横截面积变小,因而产生高血压。血管里的一大堆杂物不除,怎么谈治好高血压?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军队作战要立体作战,陆海空一起出动。机能因子型保健食品的代表产品是复方的食用菌食品。 目前,只有第四代机能因子型保健食品才符合世界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的要求: (1)纯天然。不能是人工化学合成的,人工化学合成的保健品我们吃起来会不放心,因为它们都是药物。我们常吃的,比如降压药,去痛片等各种西药都属于这类。纯天然是保健品的最基本要求。 (2)无依赖。我们吃了降压药以后血压会下降,但是我们不吃了,血压又会上升,而且其他器官受到伤害,这就叫依赖。安眠药也是这样,我们吃了可以睡觉,但它的依赖性也很强,还有镇静药……。 (3)全方位调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4)有疗效(3-15天有好转反应)。其实这类保健品已经模糊了和药的界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无任何毒副作用,表明它比要药还要高级,中医称“食疗”,是药的上上之品。所谓的有反应,中医叫暝眩反应或好转反应,也就是在好转过程当中你会有这种反应的。中医有句话:“不起暝眩、病不愈”就是有反应你的病才会好的意思 世界有500强保健品公司。 全球十大垃圾食品 □钱健 一、油炸类食品1.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油炸淀粉);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二、腌制类食品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五、汽水可乐类食品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1.破坏维生素;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1.含亚硝酸盐;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十、烧烤类食品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十大健康食物 1、绿茶 2、大蒜 3、西红柿 4、蓝莓 5、果仁6、西兰花 7、燕麦 8、三纹鱼 9、菠菜 10、红 酒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大保健饮品:1绿茶,2红葡萄酒(每日100毫升),3豆浆,4酸奶,5骨头汤,6蘑菇汤。这些饮品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抗癌,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延年益寿功能,能每天都饮用最好 2 回答者: o天
4、机能性保健食品和功能性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保健(功能)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一回、二代的发展,也将迈入第三代,即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答理调节功能,更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
5、保健品可以分为几类
1、第一代:营养型保健品。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不是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所以,不用过多说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强化型保健品。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 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如钙、铁、锌、硒 等微量元素。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 肾虚导致的。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 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 症状改善。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还有,如果是胆囊不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补钙,容易得胆结石、肾结石、尿结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对身体得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如深海鱼油,它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血液品质不高,环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胆固醇、自由基堆积过多,血管横截面积变小,因而产生高血压。血管里的一大堆杂物不除,怎么谈治好高血压?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 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
6、保健品属于什么性质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不同,有明显的促进或维护健康的功能,否则就是伪劣产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近年来世界各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增长速度都很快,保健(功能)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一、二代的发展,也将迈入第三代,即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更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将保健食品混同于普通食品或药品进行宣传,是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违法宣传的惯用手段。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
国家标准GB/T1590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第2.1条将"一般食品"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STAN1:198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对"一般食品"的定义是:"指供人类食用的,不论是加工的、半加工的或未加工的任何物质,包括饮料、胶姆糖,以及在食品制造、调制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草或只作药物用的物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定义虽文字表达方式不同,但涵义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就是:供人类食用的所有物质。在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l条将保健(功能)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一般食品和保健(功能)食品有共性也有区别。
共性:
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的第一功能),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食品的第二功能)。
区别:
(1)保健(功能)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2)保健(功能)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
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含量较低,在人体内无法达到调节机能的浓度,不能实现功效作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或是添加了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的第三功能。
保健食品功能
我国卫生部于2000年通过了22项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 其名称如下:
1.免疫调节功能
2.延缓衰老功能
3.改善记忆功能
4.调节血脂功能
5.调节血糖功能
6.调节血压功能
7.改善视力功能
8.改善睡眠功能
9.促进排铅功能
10.减肥功能
11.美容功能
12.抗疲劳功能
13.抗辐射功能
14.抗突变功能
15.耐缺氧功能
16.清咽润喉功能
17.改善胃肠道功能
18.改善骨质疏松功能
19.促进生长发育功能
20.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
21.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功能
22.促进泌乳功能
7、功能因子型保健品有哪些
功能性因子多数是多糖、寡糖类,比如:
灵芝多糖:抗肿瘤
壳寡糖:降三高
低聚木糖:润肠通便
也有虾青素、番茄红素等抗衰老的
千万别信酵素啊、胶原蛋白这些东西,全是骗人的,没什么用
8、保健品到底该怎么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朋友更加注意养身护体了,许多朋友正在服用各种保健品。保健品可以随便吃吗?服用保健品有什么讲究吗?我们来理理保健品服用这些事儿,到底该怎么吃对保健品~~
保健品的类型
营养型保健品: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
强化型保健品:补充微量元素,如钙剂、硒片等。
功能型保健品:调理身体器官,如深海鱼油、卵磷脂等。
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复方搭配,如灵芝多糖等。
这些保健品适合你吗?
复合维生素:适合消化功能弱化者
退休族的饮食消化能力开始下降,容易缺乏维生素,此外日常饮食不规律等人群,适合补充维生素。
钙剂:适合骨密度下降者
退休族的钙需求量通常比成年人高,约为1000毫克/天。随着退休族吸收功能减退,钙的利用率下降,如果再通过食物补充,很容易缺乏。此外,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改变,也容易缺钙。
蛋白粉:主要适合三类人
体内的蛋白质处于重度亏损状态者。如创伤、多发性骨折、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肺结核、慢性肝炎患者,以及做过外科大手术、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患者。
蛋白质摄入或吸收存在不足者。如神经性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患者。
处于某些特定阶段者。如胃肠道功能较弱又进食少的老年人。长期吃素、蛋奶肉摄入不足的人,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后,适量吃蛋白粉。
保健品与药物同服的危害
出血风险:鱼油与抗凝血药同服
鱼油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但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期间服鱼油,出血风险可能增大。
降低药效:钙剂与药同服
钙剂中的钙离子与红霉素结合会形成络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既达不到补钙的作用,又降低药物杀菌效果。此外,长期用钙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易使血钙升高,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形成结晶:维生素C与药同服
维生素C与钙剂合用,易增大尿液中形成草酸钙结晶的风险;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与维生素C合用时,其抗菌作用可能减弱;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碱性药物可能破坏维生素C,使其失效。
多重风险:维生素E与药同服
1、中毒:维生素E可增强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的强心作用,增大洋地黄中毒的风险。
2、出血风险:维生素E对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不宜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合用。
3、静脉炎:长期大剂量(每日超过400毫克)服用维生素E时,特别是与雌激素类药物合用时,可能诱发血栓性静脉炎。
减轻药性:蛋白粉与抗敏药同服
抗过敏药的主要原理是抗组胺,服用蛋白粉、氨基酸类保健品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组胺,使抗敏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影响血压:中药保健品与药同服
中药保健品成分复杂,最好先咨询医生是否会与正在服用的药有冲突,再决定要不要用。例如含人参、麻黄的保健品与降压药合用,可能影响血压。
小贴士
服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项
避免同一时间服用药物和保健品,尽量时间间隔1~2小时,以免影响药性。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不要因服用保健品而随意停药,以免延误病情。
要选择正规保健品,认准包装上的蓝色草帽标志。服用后若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停用保健品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