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艾灸特别适合女人?
现代女性特别适合艾灸养生,在中医文化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阴”,体质多阴冷。而“艾灸”为纯阳之性的疗法,和女性“阴性”体质相配。同时艾灸法本身的“促气血运行”的作用机理又特别突出,应合女性主“血”的生理特性。由此得出,女性施灸效果显著。
如下面几种体质的女性~
1.体寒体质
说到体寒,大家并不陌生,尤其女性朋友更为常见,寒性体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怕冷,如每到寒冷的时节就会出现手脚冰凉,四肢发冷的情况,长期处于寒性体质的人群,身体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
2.湿热体质
长期遭受湿热侵袭,体湿的人就会出现倦怠、不想动弹、脸上出油多、头发容易脏、舌苔腻等症状。湿热的人嗓子很难受,总感觉喉咙里有痰却咳不出来,还觉得浑身黏糊糊的。还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后口臭,不想吃饭或者吃饭后觉得胃胀,大便稀、黏,排起来费劲等症状。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脸上长“痘痘”、白带增多发黄等现象,也可能受湿热侵袭了。
3.血淤体质
女性“以血为本”,但血属阴液须得气而行,若是体内阳气不足或气机阻滞,即可导致血瘀。一般来说长时间的气血不足,血液运行迟缓.
血瘀体质的女性大多面色晦暗,肌肤、口唇或指甲颜色发紫;或行经时腰腹部疼痛难忍,舌体暗紫有瘀点,经色黯黑夹有较大血块;或患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女性艾灸那些穴位
大椎穴
取穴方法:首先低头的时候两个椎骨才能分开,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颈部最高的点。
功效: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足三里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功效: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神阙穴
取穴方法:就是肚脐的正中央
功效: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这个几个穴位具有温通经脉、补养气血、助阳散寒等养生保健功效。艾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地,以自己适合为度。刚开始艾灸的人,不要急于上太多穴位,太久的时间,还是应该慢慢体会疗效和自我感觉。一般腰腹部的艾灸时间大约在30―40分钟,肢体艾灸大约在10―20分钟,逐渐适应,逐渐延长时间直到自己感觉很舒服为宜。
还有就是要注意保暖爱美女性千万不能因为爱美在秋冬天就穿的很少,很容易导致寒气侵体。不仅要多穿衣服保暖,还要多晒晒太阳,补充补充能量。要保持心情愉悦每天充足睡眠,不要熬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
2、对于宫寒严重的女性,艾灸就可以管用吗?
可以。首先说一下艾灸的作用,活血驱寒,温经通络,艾灸对于一些寒虚症都有很好的作用,宫寒主要是由于气血凝滞导致,气血凝滞不通畅,就会产生疼痛,中医说“不通则痛”就是这个道理。艾灸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了。
1.艾灸具有活血通络,去痛散寒的作用。艾草是纯阳之草,能够助长人体内阳气,去除人体表面经络和脏腑的寒湿之气,从根本上达到治愈效果。像女性痛经,只要用艾灸对着腹部关元穴、中极穴,两侧腹股沟的部位进行15-20分钟艾灸,疼痛症状就会大为缓解,甚至消失。生姜红糖水虽然也能解除一部分疼痛,但没有艾灸作用效果好,速度快。
2.对于由于宫寒引起的一些小的子宫肌瘤,也是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一方面损伤大,破坏原有的经络,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艾灸能很好的追本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议宫寒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调理: 一个是关元穴,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一个是关元穴,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个部位在肚脐,又叫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第三个部位在背部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同时还要加上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治疗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第四个是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1. 艾蒿过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身体不适。艾蒿过敏人群严禁使用艾叶泡澡以及进行艾灸。
2.阴虚火旺者 阴虚火旺者艾灸等于火上加火。 阴虚火旺的人,主要表现为舌红、苔少、盗汗、手心出汗、心烦等,艾灸保健养生的原理主要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属于温性,此类人艾灸,相当于火上加火,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还可能带来反作用。
3、艾灸对女人的好处?
4、女人艾灸什么部位好
通用保健穴位 三阴交
治疗小腹寒冷,减“呼啦圈”,关元,中极,子宫穴。
5、经常艾灸对女性有哪些好处呢?
6、艾灸对男人,女人有什么好处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一,益气固表。
艾灸有益气固表的作用,一些穴位是可以益气固表的,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可取风门穴、肺俞穴、大椎穴和合谷穴,对于体质比较差的人,尤其是老年人而言,还可以加上足三里。
大椎穴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功效,是具有清热作用,其实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好的振奋阳气的作用,在人体阳气虚衰、特别寒凉的时候,用这个穴位非常好。因为大椎是督脉的一个穴位,它与六条阳经相交汇,所以这个穴位是人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振奋阳气的穴位。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穴位,是一个原穴。它无论对是针的刺激,还是艾灸的刺激,都特别敏感,手掐一下都感到酸疼。掐的时候得注意往指骨的方向推压一下,这样刺激性更强,原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很好地补本身经脉气血,合谷在大肠经这条经脉,与肺经相表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合谷穴是特别好的一个疏风解表、固护卫气的穴位。如果自己取穴,不太方便取大椎穴、肺俞、风门的时候,足三里、合谷也可以。对于益气固表,建议用隔姜灸的方法进行灸疗。
二,健脾和胃如何艾灸来调和脾胃?
胃脘部堵塞、脾满的时候,总吃不下东西,吃完以后,总觉得胃口里边有水咣当咣当的响,这说明脾胃虚弱到一定程度了。对于胃脘部治疗,主要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这几个穴位。如果有腹胀、大便异常症状,脾胃虚弱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以泄泻为主,也有少数情况是便秘,这种便秘的反应是排便无力,但是能排出软便。针对这种便秘,还可以加上天枢穴。
三,安神定志。
现在有35%的女性被失眠所困扰,而这个数字在世界上的比例也在持续增长。艾灸也可以用来治疗失眠,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首先可将具有安定作用的穴位分成两组,两组交替选用。第一组是百会穴、三阴交、太溪穴和神门穴,第二组是心俞、肾俞、涌泉。
在这穴位里,最需要强调的是百会、神门、三阴交这三个穴位,这是在治疗失眠的时候特别重要的一组穴位,相当于安定片作用的一组穴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这三个穴位配伍一般情况下都是同时出现的。
在艾灸这几个穴位的时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头部灸的时候,时间上更要注意,否则很容易有头晕脑胀的感觉,如果太虚,或者太敏感的时候,要注意在头部穴位施灸的时间不要过长,这主要针对的百会。
四,化痰降脂。
高血脂症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病症关系非常密切,这种状态与血脂高及有痰有关。说到痰,中医认为痰为有形与无形,咳出来的痰是有形的痰,而有些人肥胖,有些人舌苔很厚腻,甚至有些人是这些表现都没有,只是在神智上比较头晕脑胀、耳聋,这种情况可能也属于痰。高血脂症也可能属于痰的一种。化痰降脂的艾灸,针对的是相对肥胖的人,或者相对走路比较沉,昏昏欲睡,每天都睡不醒的人。也有的人可能现在还没有表现那种症状,只是去检查的时候,化验检查血脂增高了,目前认为也可以把它与痰划等号。
在艾灸当中,有一些穴位可以帮助降血脂化痰。降脂化痰的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是中脘、章门、丰隆、阴陵泉,第二组是内关、脾俞、肝俞、三焦俞。中脘穴在消化系统很多疾病当中都是首选的穴位,它能够健胃健脾,加强体内运化功能,因此也是降脂的首选。丰隆是化痰的,经络穴上认为丰隆穴位偏于化痰,而阴陵泉偏于去湿,其实痰和湿本身又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再配上中脘穴,这三个穴能较好地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其他的穴位,如果在家里边,家人还可以帮助做背部的一些穴位,就是脾俞、肝俞、三焦俞,这些都是健脾和胃化痰通利的。
五,强肾培本。
保健应该从年轻做起。用艾灸来强体健身,需要掌握几个穴位:关元、肾俞、命门、神阙,这里面也是两组穴位,一组是神阙穴和神阙下的关元,位于人体前面;另外一组是肾俞和命门,在后背,这两组因为作用很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若便于做前边,就熏灸命门和神阙,便于做后边,就熏灸肾俞和命门。关元本来是个补阳的穴位,它的作用的特点就是补阳,如果再加上艾灸这种大阳温阳的支护,两阳合一补的作用就更强。
7、艾灸对女人有什么好处 艾灸对女人居然有这么多好处
艾灸防病病健身,延年益寿
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
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防病保健经验。另外,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艾灸健脾益胃,抗衰防老
《针灸资生经》指出:“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则能促进消化,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艾灸治百病
艾灸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补与调理。据文献检索,内、夕卜、妇、儿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200多种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而且疗效十分明显。
艾灸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疗法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性属热,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临床试验证实,艾灸体表穴位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对中风偏瘫有一定效果。
艾灸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8、艾灸真的有用吗,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艾灸真的有用。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重要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的疗法。用中医的话来说,它具有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具体功效如下:
1、艾灸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抄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2、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3、艾灸可以袭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4、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除。
5、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zd部不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