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稀土纺织品有什么功能?
稀土纺织品是由稀土、电气石和其他矿物质加工合成的赖稀型负离子纺织品。在纺织服装领域,稀土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制造、织物前处理、染色等各个工序中,由稀土化合物、稀土复配物及稀土配合物等合成的纺织品具有抗菌、防臭、抗紫外线、变色发光等功能。
防臭抗菌
已有文献报道,稀土可与细胞壁、细胞膜、酶、蛋白质、DNA及RNA作用。此外,稀土离子与Ca2+半径相似,与O、S、N等的络合能力大于Ca2+,是Ca2+优异的拮抗剂,这些可能与稀土的抑菌性有很大的关系。稀土抗菌剂中多为稀土与无机物、有机物配合结构,具有抑菌作用的稀土配合物,其有机配体多数是在环上含有羧基、羟基或磺酸基的芳香族化合物。有些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活性与配体相当,而多数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高于配体,后者是由于稀土与配体发生了协同作用。纳米级稀土抗菌剂主要是利用了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容易穿过细胞膜,从而对红细胞的脆性造成了破坏,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滋生,达到强烈杀菌的效果。
防紫外线
目前关于稀土在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稀土掺杂入无机类屏蔽剂使用,这实际上是对无机类屏蔽剂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二是合成稀土有机配合物用作转光剂来吸收紫外线并转换为红外光应用于抗紫外线。
纺织品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关键在于阻碍紫外线与人体皮肤的接触。由于稀土其独特的外电子层结构,显示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将稀土元素应用于抗紫外线屏蔽剂或吸收剂,可以增加紫外线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减小透过率。
目前关于稀土在纺织品抗紫外线中的应用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单纯稀土化合物如铈的氧化物及其无机盐,尤其超细纳米级氧化铈抗紫外性能;二是稀土掺杂入无机类屏蔽剂(如无机类的ZnO、TiO2)使用,这实际上是对无机类屏蔽剂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三是合成稀土有机配合物用作转光剂来吸收紫外线能将波长在200~360nm的紫外光吸收转换为红外光并转换为红外光应用于抗紫外线。
发光变色
稀土因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具有一般元素无法比拟的光谱性质,在发光材料研究中备受青睐。根据光照射的性质不同,发光纤维可分为自发光和蓄光两种,蓄光纤维不仅具有发光功能,而且无毒、无害、无辐射,符合环保等相关使用要求,广泛应用于安全、装饰服饰和防伪领域。稀土发光纤维就属于蓄光发光纤维,是基于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与其他纺织材料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纤维。它是一类吸收太阳或人工光源所产生的光后发出可见光,而且在光吸收终止后仍可继续发光的物质,不消耗电能,可以吸收储存自然光,在黑暗中呈现明亮可辨的可见光,是一种储能节能的清洁“低碳”材料。
其他功能
稀土在织物功能的应用除以上3种外,还应用于抗静电、阻燃、抗皱。一般都是稀土与其他物质混用,其水溶胶或树脂经轧烘焙工艺到织物上,赋予织物抗静电、阻燃、抗皱、增白等功效。
发展概况
稀土抗菌防臭纤维的发展历程
稀土抗菌防臭纤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60 年代后期开始) 为孕育期 ,人们开始认识稀土抗菌防臭加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第二阶段(上世纪80 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 为形成期 ,人们开始追求稀土抗菌防臭效果 ,注重安全性、持久性等问题 ,有稀土抗菌防臭织物问世;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现在) 为发展期 ,解决了稀土抗菌防臭织物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成功地开发出多种稀土抗菌防臭药剂 ,其中以抗菌沸石 (沸石为载体) 为代表的无机稀土抗菌防臭药剂的开发为抗菌防臭聚酯纤维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促使抗菌防臭聚酯纤维在近期得到迅速发展。
复配稀土离子抗菌剂近年来发展很快 ,特别是加入合纤原液后再进行纺丝的抗菌剂占比重较大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原料丰富 、国产化率高 、耐高温 、成本低的优点 (可达500℃以上) ,加之其具有杀菌效果好、长效抗菌、用途广泛、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其它种类抗菌剂所无法达到的。
加工方法
稀土制剂抗菌防臭、抗紫外线、变色发光等,其加工方法大致相同。主要分为纤维内混入法和后处理加工法,前者又分为熔融法和溶液法。
纤维内混入法
纤维内混入法是将稀土制剂混入纤维中,可以在高聚物聚合阶段,也可在聚合结束后加入;可以在聚合物熔融过程的喷丝之前加入混合,也可在纺丝原液中混入。例如在抗菌腈纶纤维加工过程中,在高聚物聚合阶段,可以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将有机稀土抗菌剂混入纤维中;再如对于耐热性较高的无机稀土抗菌剂可以采用采用熔融纺丝时混入;也可以直接将稀土发光变色材料与聚合物进行共辊熔融纺丝,或把稀土发光材料分散在能和纺丝高聚物混熔的树脂载体中制成母粒,然后再混入聚酯、尼龙、聚丙烯等高聚物中进行熔融纺丝。
后处理加工法
后处理加工法是以浸渍、浸轧、涂层或喷涂等方法将稀土助剂物质附在纤维上。例如,为了提高抗菌功能织物的耐洗性,常用树脂或借反应性基团把稀土抗菌制剂固着在纤维上;再如,将稀土发光材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与树脂液等粘合剂混和制成发光色浆,将纤维或织品在这种浆液中进行涂层处理,得到具有光感性质的发光纤维;对于抗紫外线,一般采用粉体状、乳液状、溶胶态或纳米尺度稀土制剂通过后处理方法加工。后处理加工法简单易行,所占的比例近年来上升也很快,但是存在耐洗牢度差等弊端。
应用前景
稀土纺织品在防臭抗菌方面的进展与前景
稀土抗菌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的稀土无机或者有机盐类、稀土配合物(包括复配物)、纳米级稀土制剂等3个方面。
刘志华等人将稀土铈离子用于羊毛织物的抗菌,结果表明:羊毛经Ce3+处理后,羊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虽然其抑菌性强,抑菌谱广,但溶液的酸性较强,作为外用抗菌剂不是很理想。
研究发现钛铁试剂和磺基水杨酸稀土配合物是潜在的杀菌、防臭药物,因此稀土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而被用作抗菌制剂研究与应用。例如霍春芳等采用了滤纸片法、稀释法考察了多种稀土盐及其配合物对多种芽孢菌、普通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普通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活性,发现稀土盐类及其配合物抑菌性强、抑菌谱广,对生命力强的芽孢菌显示了比对普通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更好的强抑菌效果,且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稀土盐更好,从而得出稀土配合物是一类对芽孢菌有特效的抑菌剂。
王学智等人较早地在棉布和涤棉中使用了稀土(Pr、Eu、Gd、Dy)氯化物与l,10-邻菲罗琳、2,2-联吡啶的三元固态配合物,使织物产生了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张幼珠等采用硝酸铈与8-羟基喹啉合成配合物作真丝织物抗菌防臭卫生剂,所合成的稀土配合物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20mm。杨自芳等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和稀土硝酸盐为原料,制得一系列新型稀土壳聚糖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壳聚糖、稀土硝酸盐。
也有人研究稀土复配(双组份或多组分)抗菌剂,并取得较好效果。例如龙泓羽等选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作为主要成分并利用稀土元素可在T-ZnOw禁带中产生附加能级扩展光谱响应范围的性质,选用常见稀土元素La和Ce对T-ZnOw进行改性,采用浸渍法使改性T-ZnOw均匀分布在活性碳纤维上,制备出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性能广谱抗菌性纤维。赵晓燕等用低温射频磁控溅射技术,以TiO2/Nd、Nd/TiO2、TiO2/Nd/TiO2等 3 种方式,在PET非织造布表面沉积TiO2与稀土Nd相对含量不同的纳米结构复合薄膜,以宽化纳米TiO2的吸收光谱,使其在可见光下也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陆斌等人利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Ce银介孔复合无机抗菌剂,结果显示,该抗菌剂仍然保持有序介孔结构,活性物种Ag以纳米线状稳定存在于孔道内。经测试发现,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着优良的抑杀效果。
近年来纳米级稀土抗菌剂因其性能优异而获得较快发展。稀土纳米抗菌剂一般是通过掺杂稀土金属离子对纳米载体(常用TiO2、ZnO等)进行改性来制备。杨玲等采用纳米ZnO为载体,按照不同掺杂比例制备了复合无机抗菌剂Ce4+/ZnO,结果表明,掺杂稀土Ce4+明显提高了纳米ZnO的抗菌性。冯西宁等采用稀土对光触媒(纳米TiO2)进行改性,将其负载在纯棉织物上,试验证明,在未经水洗的条件下,采用浸轧工艺处理棉织物比采用涂覆工艺处理的抗菌性能和分解甲醛的效果更加优越。刘雪峰等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负载纳米TiO2抗菌剂。结果表明铈负载后,纳米TiO2的反射光谱特性红移到了500 nm,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在光照下其抗菌机理为稀土激活光催化抗菌和铈离子溶出抗菌的协同作用机理。武晓伟等也将稀土纳米TiO2复合粉体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稀土离子有利于提高纳米TiO2抗菌性能;相同条件下,稀土纳米TiO2抑菌率可达到100%,洗涤10次后抑菌率仍为100%。
国内企业在稀土抗菌防臭制剂的开发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逐步开发出多类具有抗菌、防霉、清香、保健等功能产品。经过处理后的织物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白色琏球菌等真菌有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耐洗性也显著提高,某些经30次标准洗涤后仍有明显的抗菌和抑菌效果,并且对人体无毒、无过敏反应,因而具有优良的卫生保健作用。此外稀土作为一种抗菌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引起微生物耐药性、是否会引起环境污染以及土壤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稀土纺织品在抗紫外线方面的进展与前景
目前将稀土用在纺织品抗紫外线上的研究尚不多,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与无机类屏蔽剂混用还是制成稀土有机配合物单独使用,都可赋予纺织品很好的抗紫外线性能,这进一步拓宽了稀土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尹桂波等用稀土Eu3+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分别在薄、厚棉织物上进行了涂层处理,并进行抗紫外线测试,转光剂用量在10 g/L时,薄棉布经整理后UPF值提高了近10倍。王辉等采用原位合成法在棉织物的表面生成CeO2纳米粒子,它们与棉织物的表面具有很强的化学键连接,对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经过多次水洗后仍然具有非常优异的抗紫外功能。Duan W等首先用CeO2溶胶处理棉织物,然后再用十二氟庚-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DFT-MS)进行改良。这种经过改良的棉织物表面不仅防水性能好,而且抗紫外性能也强。战秀梅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纳米TiO2并将其用于玻璃纤维样品抗紫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掺杂2%CeO2、2%La2O3、1.2%Gd2O3时TiO2抗紫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掺杂2%CeO2的效果最佳。
丁巧英等用氯化镧(LaCl3)与TiO2复配液作为紫外线屏蔽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浸渍,研究发现经浸渍后的真丝织物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和防黄变功能。也有人发明了一种稀土转光非织造布,其中加入了铕、铽、镧有机转光剂,具有很好的吸收紫外线效果。此外,有一种超细稀土复合屏蔽剂,可应用于纺织品抗紫外线,该种产品融合了有机类和无机类抗紫外线屏蔽剂的优点,具有屏蔽性能优异、低成本、长寿命的特点,紫外线屏蔽率高于98%,成本比纳米无机材料降低30%以上。
稀土纺织品在发光应用方面的进展与前景
从研发稀土夜光粉开始,我国稀土发光纺织品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近20年,且近年来发展很快。
常用的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均由稀土激活,已经开发出来的新型稀土夜光材料有硫化物系列、硫氧化物体系、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酸盐及稀土有机配合物系列等,但最主要的是碱土金属铝酸盐体系和硫化物体系两大类型。近年来,人们将研究目光更多集中在稀土铝酸盐上,碱土金属铝酸盐体系蓄光材料主要是稀土Eu2+的铝酸盐荧光体系列,SrAl2O4∶Eu2+型铝酸锶荧光体、SrAl2O4∶Eu2+、Dy3+型铝酸锶荧光体、Sr4Al14O25:Eu2+、Dy3+型铝酸锶荧光体、CaAl2O4∶Eu2+、Nd3+型铝酸钙荧光体等 4 种比较常见。这些稀土夜光粉是以铝酸锶或铝酸钙为母体结晶,添加稀土元素铕(Eu2+)作为激活剂,并添加镝(Dy3+)或钕(Nd3+)等中重稀土作辅助激活剂,发射光从蓝-绿,峰值在520 nm左右,具有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特别长、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等特点。
葛明桥等人较早对稀土铝酸盐夜光丝进行了研制,开发出彩色光稀土夜光新型高科技功能纤维,并投入工业化生产。该纤维的组成主要由90%~97%的纺丝原料与3%~10%的彩色光蓄光型夜光材料组成。其中,纺丝原料为聚酯或聚丙烯或聚酰胺,彩色光蓄光型夜光材料由Sr(NO3)2、Al(NO3)3·9H2O、Eu2O3、Dy2O3及25%~35%的无机透明彩色料组成。这种纤维在没有可见光的条件下会发出各种色光,且光的亮度也有多种。经过多年实验证明,在纤维用长余辉发光材料中以 SrAl2O4∶Eu2+、Dy3+发光性能最佳。
稀土夜光纤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机织面料、针织面料、刺绣、装饰品等。在产品设计中选用夜光丝和普通丝相互搭配,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突出了夜光丝的功能性和装饰性效果,使产品新颖美观。此外,夜光丝还可以在夜间应急、建筑装潢、交通运输、航空航海等领域广泛使用。
当前功能性纺织品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很多新型功能纺织品不仅应用在纺织服装领域,同时还已经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领域,相信稀土借助其独特理化性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周谨.织物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J].纺织科技进展,2006(2):20-21.
[2]马建伟,秦泗霞,苏冬梅.稀土纳米抗菌材料卫生安全性的研究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77-80.
[3]刘志华,张建波,朱平,等.稀土对羊毛的抗菌及染色性能研究[J].毛纺科技,2007,28(6):19-22.
[4]霍春芳,张冬艳,刘进荣,等.稀土盐及其配合物对芽孢菌的抑菌活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2,45(1):8-11.
[5]王学智,郑利民,林苗.稀土新型配合物的抗菌性能比较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合成纤维,1996,25(1):23-24.
[6]张幼珠,黄英.硝酸铈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J].印染助剂,2003,20(2):12-14.
[7]杨自芳,何其庄,许东芳,等.稀土壳聚糖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抑菌性能研究[J].稀土,2009,30(6):50-53.
[8]龙泓羽,向萍,杨怡,等.La和Ce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抗菌纤维的制备与抗菌性[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0,35,(2):23-25
[9]赵晓燕,王鸿博,高卫东,等.磁控溅射法研制稀土激活TiO2抗菌材料[J].印染,2007,33(20):5-8.
[10]陆斌,李辉,张日方,等.高活性铈银介孔复合抗菌剂的制备[J].中国稀土学报,2008,26(1):125-128
[11]杨 玲,毛健,侯廷红,等.稀土铈掺杂纳米ZnO抗菌复合材料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2):15-18.
[12]冯西宁,郑光洪,魏玉君,等.纯棉织物负载稀土改性光触媒的研究[J].印染,2008,34(3):9-12.
[13]刘雪峰,涂铭旌.稀土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研制[J].现代化工,2005,25(增刊):145-147.
[14]武晓伟,施亦东,陈衍夏.稀土-TiO2纳米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能[J].印染,2007,33(6):11-13.
[15]刘冰.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机理研究及进展[J].河北纺织,2010,140(1):22-26.
[16]洪杰.稀土在纺织品抗紫外线整理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2012(4):82-84.
[17]尹桂波,陈和春,耿琴玉,等.稀土Eu3+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在抗紫外整理中的应用研究[J].印染助剂,2010,27(10):43-45.
[18]王辉,陶宇,夏艳平,等.纳米氧化铈在棉织物表面的原位合成及其抗紫外性能[J].功能材料,2010,41(增刊3):524-526.
[19]Duan W,Xie A J,Shen Y H,et al.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s with UVprotection based on CeO2 particles[J].In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Research,2011,50(8):4441-4445.
[20]战秀梅,林萍,陈小立,等.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的合成及抗紫外性能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124-127.
[21]丁巧英,张幼珠.纳米TiO2与稀土复配物对真丝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研究[J].印染助剂,2010,27(3):8-10.
[22]稀土转光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J].产业用纺织品,2004,22(6):40-41.
[23]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出高效稀土紫外线屏蔽剂[J].中国粉体工业,2010(1):39.
[24]葛明桥,虞国炜.彩色与彩色光稀土夜光纤维的开发及应用[J].针织工业,2004(4):65-66.
[25]葛明桥,虞国炜.彩色与彩色光稀土夜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中国专利,1584138[P].2005-02-23.
[26]赵菊梅,高小亮.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0,39(6):38-39.
2、易缇秀养生衣有副作用吗
易缇秀是保健功能纺织品达标产品,旨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一类纺织品
3、无锡恒田纺织品公司主要生产什么
无锡恒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注册资本250万美元,外商独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拥有国内外先进的缝纫生产设备和现场管理系统,并有日方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产品主要有针织类童装,运动装,是MIZUNO、ASICS、ADIDAS、UMBRO等国际品牌的指定生产商。总经理韩春先生。
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正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要“吃出健康”,更是越来越看重“穿出健康”、“睡出健康”。而成就健康生活的基本前提之一是科技,科技尤其可以为纺织服装产品提供强大支持,保健功能纺织品就是科技推动纺织服装更上一个层次的突出成功案例。伴随着中国消费者观念意识和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保健功能纺织品因其“科技成就健康生活”的完美阐释,正在中国市场上迎来一个可以预见美好未来的明媚春天。 zd
4、保健功能纺织品专家进!!
远红外纺织品的注意事项
⑴不论何种远红外纺织品,都要接触皮肤,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⑵含有丙纶、涤纶的远红外纺织品,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和用热水洗zd涤,以免变形、变质。
⑶极个别的人(约3‰左右)在使用远红外纺织品后出现过敏、肢体以麻、血压升高等现象,可停止使用,上述症状很快消失。若还想继续使用的话,可隔几天用专一次,慢慢适应后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若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使用仍有上述症状出现,则说明此人不适应使用远红外保健纺织品,不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请广大读者放心使用远红外纺织品,如果是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有保健作用,反而带来副作用。因属为正宗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测试,毒性瓜、皮肤刺激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放射性物质测定、微循环测定等排除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才能面市。
正常运行可达30年
托玛琳产品可以说是最好的
5、海南立天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海南立天实业有限公司是2004-11-02在海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189号比华利山庄独立别墅47栋。
海南立天实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600007674527824,企业法人刘小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海南立天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业种植,保健功能纺织品生产及销售,电子产品生产及销售,工艺品、化妆品、预包装食品销售,国内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会议会展服务(不含旅行社业务),进出口贸易。在海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7573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139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海南立天实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天马服饰是不是获得了达标证书?
是的,楼主,据说天马服饰经中国保健协会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喜获中国保健协会频发的《保健功能纺织品达标证书》。具体开业查看下他们的网站,应该有报道的吧!
7、标准化管理培训点查询
标准化行业管理系统是依据标准化对象所属的行业领域来建立的。按照我国经济管理的体制和分类习惯,基本上可以分成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系统,卫生标准化管理系统、军用标准化管理系统、环境标准化管理系统……等等。而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又可分为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等等标准化管理子系统;农业标准化管理子系统;以次类推,层层细分,组成我国标准化专业管理系统。
标准化行业管理系统的物质基础是行业标准化系统表,二者分类方法应该是一致的。
为了让大家对我国一些主要的标准化行业管理系统的内容及其特点有所了解,现简扼介绍如下:
一、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
农业(包括林、牧、渔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有其生长和发育的特有规律,有受地理,自然条件和季节的限制和影响,因此这个标准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农业标准化管理,既要强调有统一性,有要允许有差异性,如种子质量标准必须全国统一,但农业操作技术标准就应因地制宜,一般是制订地方推荐性标准与指导性规范等,不能强求统一“一刀切”。
因此,1991年2月发布的《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规定:“与安全、卫生有关的技术要求,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通用技术语言和国家需要控制的检验方法、种子与重要农产品的国家技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法律,行业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农业标准。其他农业标准是推荐性农业标准”。并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农业标准规范,推荐执行”。
第二,由于农业标准一般是农民多年来生产时间经验的总结,呕要由广大农民来贯彻实施,就必须考虑到我国农民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考虑到现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使标准制订得既科学合理,又通俗易懂,简明易行,便于绝大多数农民学习,掌握和实施。
80年代后,江苏省江宁、丹阳、武进、铜山等县稻、棉、油菜、山竽等农作物的《栽培模式标准》与福建、贵州、河南等省制定的《烟草育苗技术规程》、《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规程》等农业标准都是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第三,有不少农业标准既有文字标准,又有实物标准,采取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即标样)配套制定哈实施的方法。实物标准以文字标准为根据,文字标准又以实物标准(标样)为说明,二者必须一致,才能正确的推行。如种子标准,棉花分级标准样等。
我国农业标准化系统一般又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1、种植业标准化系统
种植业一般指粮、棉、油、糖、烟、茶、桑、麻、菜、果、药、杂等方面的栽培业,这一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是种子,种苗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及其分级质量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同时抓农业生产栽培操作过程,土地肥料,植物保护、操作规程,农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化。其中种子质量标准工作抓好了,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节约大量的种量,并且能增产。如水稻、棉花、玉米、水麦等作物,用符合标准的种子比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可增产10%左右,蔬菜则可增产15%-30%,标准化经济效果十分显著。
2、林业标准化系统
开展林业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资源,提高营造林质量,促进木材生产,发展林木产品品种,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活消费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林业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抓林木种子,苗木品质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标准,各种木材规格及测量标准,林木化工产品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林木经营操作技术规程等。
3、畜牧业标准化系统
畜牧业的标准化是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畜牧业标准化,有利于畜禽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这一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就是抓种禽品质标准,饲养标准、肉、皮、毛等23种有经济价值的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及兽药等方面的标准化。
4、水产业标准化系统
水产业涉及水产资源,捕捉技术,海水,淡水养殖,水产品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以及直接与上述区域有关的渔船,渔业机械仪器,渔具等领域。因此这一系统的标准化管理除了应抓好鱼种、鱼苗及水产品的质量标准外,还应抓好渔船船型和机型的系列化,渔业机械的零部件通用化,渔用工业品如渔用白棕绳、锦纶渔网线等标准化工作。
二、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
工业标准化历史长久,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标准化工业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子系统。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工业产品,因此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做好以产品标准为中心,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使工业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深受用户和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具体来说是要做好“三代”:
产品品种规格的系列化。就是将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产品的规格按最佳数列科学排列,以最少的品种满足最广泛的需要。这就制定产品参数系列标准,编制产品系列型谱,进行产品的系列设计等,满足社会上多种化需要。
零部件的通用化。这就要使零部件之间具有使用功能的等效性(即指零部件在使用方面有相同的功能)和连续要素的一致性,使一些形状比较简单,结构比较相似,用途相同,尺寸变化有规律的零部件,例如,环、垫、圈、手柄、手枪、轴承座、制动器、联轴器、减速器、,变速器等通用,不但在同类型产品之间通用,而且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也可通用或借用。
产品质量的标准化。产品质量是一切工业企业的“命根子”,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就要不断地做好设计、加工、工艺、装配、设备、甚至包装贮运等环节的标准化,以保证产品质量标准。以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半成品标准保证成品质量标准,还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产品标准水平以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为了保证技术标准的顺利实施,提高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要做好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题包括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系统,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协调统一的重要性管理事项和工作事项,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效益,这也是保证产品标准化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根据我国工业部门的分类规定和传统习惯,根据产品特性又可分成原材料工业标准化系统、机械工业标准化系统,电子工业标准化系统,轻工标准化系统、纺织标准化系统、能源工业标准化系统、信息工业标准化系统……等等。现简单介绍如下:
1、原材料工业标准化系统
我国的原材料工业包括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它们分别为其它工业部门提供各种金属材料,化工材料和建筑材料。
冶金工业又可分为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两个子系统。冶金工业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各种金属材料产品标准(标样)为基础,认真抓好矿石(矿砂)标准,操作工艺标准,取样试验,分析方法标准和金属物理性能检验方法标准等,同时还要抓好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和金属冶炼过程中需要的耐火材料,炭素材料和焦炭等标准。
化工产品品种繁多,性能差异大,更新换代快,还有不少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的特点,所以其产品及化学试验,分析方法标准数量大,范围广,更新率高,要求严格,更必须加强标准化光亮。
建材工业包括水泥,砖瓦、玻璃、陶瓷、平板玻璃及建筑涂料,建筑塑料等行业,这个系统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围绕建材产品标准,产品抽样方法,检验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建材的生产机械与设备,环境保护与安全等方面标准化展开的。
2、机械工业标准化系统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基础工业,机械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使用部门的生产能力,劳动效率,能耗和经济效益。因此,更应该抓好标准化管理。
我国机械工业目前已发展到具有通用机械,石油化工机械,重型与矿山机械,机床与工具、汽车、电工、仪器仪表、 农业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150个行业5万多种产品的工业部门。互相之间又有比较广泛,复杂的生产协作和产品配套关系,使机械工业标准化管理具有标准数量大,基础标准多,产品标准精度高的特点,为此应该围绕“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抓零部件标准,工艺工装标准,环境试验,计量监测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标准化工作,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电子工业标准化系统
电子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复杂,协作配套,通用互换的关系非常密切,还要求产品性能高,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好,这就要严格标准化管理,除了注重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外,还要重视元器件标准,工艺标准等标准化工作,此外,还要建立电子产品例型试验站为考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必要的试验手段。
4、纺织工业标准化系统
我国纺织工业标准化工作主要是抓棉、毛、麻、丝、纤维及化纤质量标准及其纺织品质量标准化,还有测试仪器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工作。由于纺织品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这个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但要注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标准要从原来偏重强牢度指标转移到强牢度和服用性能并重,讲究颜色,舒适,美观,挺括的等。
5、轻工标准化系统
我国轻工业主要是从事消费品生产的加工工业,目前已有造纸、自行车、钟表灯泡、香料香精及化妆、食品、塑料制品、工具及建筑五金制品,鞋帽、工艺美术品等40多个行业,由于这写行业之间联系少,生产企业小又分散,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多一般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因此这一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总,除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产品标准如劳保用品,食品,儿童玩具等产品要强制“统一”外,其它商品可制定简明扼要的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灵活掌握,让其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用品,发挥更大作用。
6、能源工业标准化管理系统
能源工业标准化管理包括石油工业标准化,煤炭工业标准化和电力工业标准化,核工业标准化等四个子系统。
石油工业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油气勘探,钻井采油以及对石油各类产品与试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它为合理加工合理,提高石油产品的利用述评,节约我国能源发挥重要作用。
煤炭工业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抓好我国煤炭取样分类标准和焦炭煤气等煤炭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以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资源,满足其它工业部门需要。
电力工业标准化管理包括勘测、设计、试验、验收、安装、施工、安全操作等规程,安全生产建设标准和生产运行标准,以保证电的产、供、用正常秩序,同时注意加强环保标准的制订和管理,以免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的平衡破坏。
浙江泰山核电站和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为我国核工业从军用转向民用,也为我国增加一个新的能源工业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以核电站工程建设标准、核电站设备以及其零部件标准和核电站安全运行标准为主体的核工业标准化系统。
7、信息工业标准化系统
信息工业标准化目前主要是指邮电通信器材与网络标准化管理。其任务就是严格实施通信网技术标准,各类通信装备的产品标准,各类业务网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方面所规定的通信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以及保证各类邮电通信网上正常运行规定的通信设备维护技术标准及操作标准等。要求全部通信网正常、可靠、高效的运行,各类业务网之间相互配合,衔接一致,但互不干扰,并达到与国际通用,这样才能为分散在全国各地信息收集起来,通过内部传递,交换与加工处理、迅速,安全、正确地送答给用户,提供物质保证。
三、服务业务标准化系统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包括餐馆、饭店、旅行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零售批发、银行保险、教育培训、咨询等行业。现简扼选解如下:
1、商贸服务标准化
无论是内贸,还是外贸,其行业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质量标准化,贸易管理程序化服务行为规范化。因此,商品质量(包括包装、标签质量)标准,商贸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商贸行业标准化的主要工作。
2、交通运输标准化系统
我国交通运输标准系统分为铁路运输标准化,公路运输标准化,水运标准化和航空标准化四个子系统。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围绕以货物及旅客为对象,以安全和服务质量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
因此,既要抓好运输机具质量标准,同时抓好运行和装卸等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更要抓好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工业服务标准化工作,做到四通发达,畅通无阻,安全正点的把旅客和货物送到目的地,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快速可靠的运输手段,当好先行官。
3、银行、保险行业标准化系统
银行、保险行业标准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为此,不仅要制定与实施各类金融业务的基础标准,如术语、代码、文件格式标准;而且要制定与实施其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
4、公用事业标准化系统
包括城市、城镇供水、供热、供气、供电服务标准化及城市绿色、市容、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
5、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化
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术语,符号、信号等基础标准,节目制作与播放工艺标准,质量特性测量方法标准及相关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6、培训、教育服务标准化
主要包括培训,教育服务标准,服务提供及管理标准以及其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7、卫生标准化管理系统
卫生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执行环境卫生标准保健与医疗卫生服务标准,以减少传染病,改善环境卫生质量;贯彻食品卫生标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实施劳动卫生标准,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制订和严格实施药品标准(药典),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应该抓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学校卫生等其它卫生标准化工作。
此外,还有文化,体育,旅游等各方面的服务标准化。
四、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系统
工程建设系统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是认真抓好铁路、公路、航运、水利、电力、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矿山、城市建设、人防等各类建设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使制定标准的周期较长管理上更应严格。
五、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抓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以及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以利于对环境的科学管理和维护生态平衡,对造福人类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六、军用标准化管理系统
军用标准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抓好军事技术装备及军用品的标准化工作,为提供优良的武器装备,保卫祖国和实现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8、各种纺织品功能介绍 急
1.Tencel纤维
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2.Modal纤维
Modal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纤维素纤维,Modal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大自然的木材,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由于这类纤维是采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具有生物将解性,并且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类似粘胶县委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是21世纪的新型环保纤维。Modal纤维价格是Tencel纤维的一半,系第二代再生纤维素纤维。Modal纤维可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发挥各自纤维的特点,达到更佳的服用效果。Modal纤维面料吸湿性能、透气性能优于纯棉织物,其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色泽光亮,是一种天然的丝光面料。
3.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以出油后的大豆废粕为原料,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将豆粕中的球蛋白提纯,并通过助剂、生物酶的作用,使提纯的球蛋白改变空间结构,再添加羟基和氨基等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用湿法纺丝工艺纺成。豆粕是油脂车间的副产品,在我国资源十分吩咐,属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豆蛋白纤维可称为新世纪的“绿色纤维”。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与人体皮肤亲和性好,且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工艺中加入定量的有杀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与蛋白质侧链以化学键相结合,药效显著且持久,避免了棉制品用后整理方法开发的功能性产品,其药效难以持续的缺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手感柔软、光滑,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有真丝般的光泽,抗皱性优于真丝,尺寸稳定性好。
4.竹纤维
竹纤维是继大豆蛋白纤维之后我国自行开发研制并产业化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分竹素纤维和竹原纤维。竹素纤维是以毛竹为原料,在竹浆中加入功能性助剂,经湿法纺丝加工而成。竹原纤维是将毛竹经天然生物制剂处理后所制取的纤维。作为纺丝原料的竹浆粕,来源于速成的鲜竹,资源十分丰富。其废弃物土埋、焚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环保型纤维,满足绿色消费的需求。竹纤维是性能与粘胶纤维相类似,竹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其悬垂性和染色性能也比较好,有蚕丝般的光泽和手感,且具有抗菌、防臭、防紫外线功能。
5.粘胶基甲壳素纤维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虾、鳖等水产品和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也存在于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是以甲壳素、壳聚糖与纤维素混合通过常规的湿纺工艺制成的纤维。它具有生物活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优良的吸湿保湿功能。采用甲壳素纤维与棉混纺的织物服用除臭的功能,在保健服饰应用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9、抗菌剂的测试
ISO标准 (14项)
ISO 17299-1-2013 纺织品 除臭性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ISO 17299-2-2013 纺织品 除臭性的测定 第2部分:检知管法
ISO 17299-3-2013 纺织品 除臭性的测定 第3部分:气相色谱法
ISO 18184-2014 纺织品--纺织产品的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ISO 13629-2-2014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测试标准第2部分 平板法
ISO 13629-1-2012 纺织品的抗真菌活性测定.第1部分 荧光法
ISO 20743:2013 纺织品--纺织产品的抗菌活性测定
ISO 20645-2004 纺织织品--抗菌活性度的测定 琼脂扩散盘试验
ISO 11721-2:2003 纺织品.纤维素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土埋试验.第2部分:防腐处理长期有效性的鉴定
ISO 11721-1:2001 纺织品 纤维素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 土埋试验 第1部分:防腐处理的评定
ISO 846-1997 塑料 微生物作用的评价
ISO 22196-2011 塑料与其他无孔表面的抗菌性测定
ISO 16187-2013 鞋类和鞋类部件抗细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
ISO 27447-2009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级工业陶瓷)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的试验方法
日本标准 (7项)
JIS R1706-2013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 光催化材料抗菌性能的测定--使用细菌噬菌体Qβ的试验方法
JIS R1756-2013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室内光环境下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的试验方法--使用细菌噬菌体Qβ的试验方法
JIS R1702-2012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 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和功效的试验方法
JIS Z 2911-2010 耐霉菌活性测定方法
JIS Z 2801-2000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及抗菌效果
JIS T9107-2005 单用途抗菌外科橡胶手头
JIS L 1902-2002 纺织制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测试
美国标准 (ASTM标准3项,AATCC标准6项)
AATCC 100-2012 纺织材料抗菌整理剂的评定
AATCC 90-2011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定 琼脂平板法
AATCC 147-2004 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
AATCC 30-2004 纺织材料抗真菌性的评定:纺织材料的防霉防腐性
AATCC 194-2006 纺织品在长期测试条件抗室内尘螨性能的测定
AATCC 174-1998 地毯的抗菌性能评价
ASTM E2149-2013a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
ASTM D4576-2008 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ASTM G21-96-2002 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测试标准
NSF P172-2006 家用和商用洗衣机除菌性能
其他国家/地区标准
EN 14119-2003 纺织品的试验 细菌影响的评估
NF G39-014-2005 纺织织物.抗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木片试验
中国标准
国家强制标准 (9项)
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附录B: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 附录C: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附录C5:非溶出性抗(抑)菌产品)
GB 19192-2003 隐形眼镜护理液卫生要求
GB 2155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
GB 21551.2-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
GB 21551.4-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电冰箱的特殊要求
GB 21551.5-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洗衣机的特殊要求
GB 21551.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国家推荐标准 (19项)
GB/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GB/T 23763-2009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GB/T 30706-2014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GB/T 31402-2015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
GB/T 24170.1-2009 表面抗菌不锈钢 第1部分:电化学法
GB/T 28116-2011 抗菌骨质瓷器
GB/T 31713-2015 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
GB/T 24253-2009 纺织品 防螨性能的评价
GB/T 24346-2009 纺织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
GB/T 20944.1-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
GB/T 20944.2-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2部分:吸收法
GB/T 20944.3-2008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震荡法
GB/T 23164-2008 地毯抗微生物活性测定
GB/T 28023-2011 絮用纤维制品抗菌整理剂残留量的测定
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GB/T 1741-2007 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
GB/T 4857.21-199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防霉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 (48项)
HG/T 3794-2005 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
HG/T 3950-2007 抗菌涂料
HG/T 4317-2012 含银抗菌溶液
HG/T 4301-2012 橡胶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HG/T 3663-2014 胶鞋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
SN/T 2162-2008 壳聚糖抗菌棉纺织品检验规程
SN/T 2399-2010 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
SN/T 2936-2011 进出口水性涂料中酚类防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离谱法
SN/T 3124-2012 橡胶及橡胶制品中酚类防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3122-2012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SN/T 2558.4-2012 进出口功能性纺织品检验方法 第4部分:抗菌性能 平板琼脂法
SN/T3655-2013 食品接触材料 纸、再生纤维材料 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SN/T 2558.9-2015 进出口功能性纺织品检验方法 第9部分:抗菌性能 阻抗法
SN/T 4307-2015 光催化抗菌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
SN/T 4488-2016 进出口纺织品 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4448-2016 皮革材料中异噻唑啉酮防霉剂的含量测定
QB/T 2850-2007 抗菌抑菌型洗涤剂
QB/T 4199-2011 皮革 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QB/T 2738-2012 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QB/T4371-2012 家具抗菌性能的评价
QB/T 2881-2013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QB/T 4715-2014 合成革用抗菌剂
QB/T 5132-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干衣机的抗菌、除菌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QB/T 5133-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洗碗机的抗菌、除菌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JC/T 885-2001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JC/T 939-2004 建筑用抗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
JC/T 1054-2007 镀膜抗菌玻璃
JC/T 2039-2010 抗菌防霉木质装饰板
JC/T 897-2014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YB/T 4171-2008 含铜抗菌不锈钢
FZ/T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
FZ/T 01100-2008 纺织品 防螨性能的评定
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FZ/T 62015-2009 抗菌毛巾
FZ/T 62012-2009 防螨床上用品
FZ/T 52035-2014 抗菌涤纶短纤维
FZ/T 54034-2010 抗菌聚酰胺预取向丝
FZ/T 54035-2010 抗菌聚酰胺弹力丝
LY/T 1926-2010 抗菌木(竹)质地板 抗菌性能检验方法与抗菌效果
LY/T 2230-2013 人造板防霉性能评价
YY/T 1477.1-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1部分:评价抗菌活性的体外创面模型
CAS 157-2007 家用杀菌电冰箱
CAS 115-2005 保健功能纺织品
CH/T 8002-1991 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
JB/T 5750-2014 气象仪器防盐雾、防潮湿、防霉菌 工艺技术要求
SC 123-1984 渔船电子设备防盐雾、防霉、防湿热的技术要求
DA/T 26-2000 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法
其他标准 (6项)
DB31/T 363-2006 防蛀、防霉类日用化学品卫生安全要求
DB 35/T 1058-2010 抗菌涤纶长丝
DB 35/T 1048-2010 抗菌鞋用针织间隔织物
DB 35/T 977-2010 抑菌型纸尿裤(含纸尿片/垫)
DB 44/T 1291-2014 木塑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DB44/T 1703-2015 耐久性抗菌聚酰胺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