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瘫儿的症状有哪些?
脑瘫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老汤最常见的就是脑部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障碍问题,在生活上工作中都会有严重的影响,有部分脑瘫患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无法自理的现象。
脑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脑瘫引起的因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就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孕期出血等都会增加患脑瘫的风险。另外,在分娩的时候,由于分娩过程较长,造成孩子颅内出血,容易导致脑瘫。
如果出现早产,婴儿超过正常的孕周,出生后患某些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脑瘫,对于脑瘫患者是可以采取用药物治疗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再进行日常的康复训练,有些脑瘫的孩子是会得到慢慢的恢复的。
脑瘫儿有什么症状呢?
脑瘫而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睡觉的过程中易惊醒、易哭闹,脑瘫儿主要是运动上比较少,新生儿期常表现,动作减少,吮吸能力以及觅食反应差,到了三个月的时候,下肢踢蹬动作明显减少,或者双腿同时去动蹬,脑瘫和常表现为一次活动减少。
脑瘫的主要症状就是运动障碍,患者常会出现肌张力不全,病理性,紧张反射以及肌肉收缩无力等。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一些原本应该要学习的动作都比较难以完成,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时,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了解是否是因为脑瘫而引起的。
脑瘫是常见的疾病,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想要避免脑瘫造成的各种影响,应该要注意早日了解脑瘫的一些知识,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发展严重,危害健康。
2、脑瘫有哪些常见的特征?
出生后来第一个月:若自婴儿仰卧时双下肢僵直,被动屈曲和外展困难,头颈伸直,肩臂回缩,双臂外展,这些都提示家长注意脑瘫。大多数脑瘫婴儿在新生儿期并不出现痉挛的体征,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为多。
3个月以后:如果小孩两手握拳,拇指紧握在手掌中时,一只手能张开而另一只手则紧握,同时俯卧位时表现为抬头困难,这些都能提示注意脑性瘫痪存在。6个月以内是认识脑性瘫痪最困难的时期,若有迹象,应速找专科医生检查。
7~8个月以后:不会爬,不会坐,这是脑性瘫患儿最常见的症状。
1岁时:宝宝如果常用一只手去拿东西,而且表现不对称自主运动,这提示有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对脑损伤儿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视、听及皮肤感觉这3个大脑的主要输入途径进行适当的信息刺激,对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三个主要输出表现进行比正常运动发育规律稍早一些的功能训练。
3、脑瘫有哪些表现?
脑瘫是出生前一个月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损伤了未成熟的大脑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由于神经细胞出生后就不能再分化增殖,所以患儿大脑的病损是静止的,并会造成一定的永久性的损伤。脑瘫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国内脑瘫的发病率为1.8-4‰,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发病原因
妊娠期,围产期以及出生后的各种异常情况均可导致脑瘫发生。另外,家族中曾有脑瘫患者或先天性畸形的患者也要警惕脑瘫的发生。最近的报道指出出生前缺氧和围产期缺氧的联合出现是脑瘫最危险的因素。在非遗传性因素中,出生前因素在脑瘫的发病中占主要地位,比如宫内感染、妊娠异常及孕妇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都是脑瘫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脑瘫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发育,是新生儿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瘫的损伤部位和类型的不同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但主要症状如下:(1)运动发育落后:100天不能抬头;4个月后拇指向收,手张不开;5个月后不会伸手抓物;4—6个月不会笑,不认人,面貌异常;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15个月不会走;(2)主动活动减少;(3)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4)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
脑瘫可引起患儿的永久性瘫痪,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出生后六到九个月的诊断为早期诊断,三个月为超早期诊断。脑瘫的早期表现主要有:(1)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儿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2)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3)非常“敏感”或激动。(4)对噪音或体位改变“敏感”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喜欢洗澡”,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以上某一种情况也可能在正常小儿出现,不能根据具有其中某一两项就诊断为脑性瘫痪,若存在多种情况,而且是发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就要考虑有脑性瘫痪的可能。还应注意与智力低下相鉴别,脑瘫主要表现是中枢性的协调障碍,智力低下突出的症状是智力落后,基本无肌张力和姿势的异常。
4、脑瘫患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随意运动障碍:为椎体系损伤所致,这一表现有运动发育落后,运动不能或运动过缓。如抬头、翻身、坐、爬、跪、站、走等躯干和四肢发育落后。分离运动不充分,主动运动困难,动作缓慢、动作不协调、不对称及僵硬,出现了联合反应、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等异常的运动模式。
2、动作异常,姿势障碍:因为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肌张力异常、病理反射的出现,及正常姿势反射缺乏,造成了患儿不能随意运动和不能完成正常的活动。如患儿的头和四肢不能保持在中线位,四肢痉挛,呈角弓反张,不能保持姿势的协调与平衡等。
3、智力障碍:脑瘫患儿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中以痉挛型脑瘫智力较差。
4、语言、吞咽障碍:约有30%~70%脑瘫患儿有语言障碍,表现吞咽困难、发音困难、构音器官功能障碍、构音困难、流涎、语言表达困难、书写困难等。
5、视力障碍:约有半数左右的脑瘫患儿有视力障碍,最多的是斜视。
6、听力障碍:脑瘫患儿约有13%出现听力异常,多出现在手足徐动型脑瘫。
7、情绪及行为障碍:一些脑瘫患儿当做事时心理脆弱,容易受挫折,容易放弃。不愿意尝试。
8、学习障碍:据统计7岁以上脑瘫患儿中85%有阅读困难,93%算数差,25%学习正常。脑瘫患儿多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差、易闹情绪等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9、癫痫:脑瘫患儿中有少部分会出现癫痫有的表现不典型,仅有眼球呆滞、身体轻微抽动,有的严重则全身震颤、吐沫等。多见于痉挛型和四肢瘫的患儿。
5、两个月宝宝脑瘫症状有哪些
下面我总结了一些婴幼儿脑瘫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1、新生儿脑瘫患内者穿衣时肢体僵硬,容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时
难以分开大腿,洗澡时双手握掌,四肢僵硬。全身乏力、四肢发软或发紧。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易呛奶,吐奶,这也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新生儿脑
瘫患者出现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新生儿脑瘫症状。
2、新生儿脑瘫2-3月还不会笑,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易惊、易哭吵、睡眠不安,这就是新生儿脑瘫症状。4-5月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新生儿脑瘫症状有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
3、运动障碍,这也是较为主要的新生儿脑瘫症状,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脑瘫患者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4、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这也是新生儿脑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