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疾病百事通 > 吸氧浓度

吸氧浓度

发布时间:2021-01-09 22:00:45

1、家用吸氧机的浓度是怎么计算的

其公式是21+4*流量/每分钟=21+4*3L/每分钟=33% 。

家用制氧机使用方便,移动轻巧,适合广大保健者使用。车载家居两用型,既能适合家用,也能利用汽车电源放在车上使用。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其它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没有氧气自然界将没有生气,没有生命,它的重要性如同于水。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氧气,包括医疗保健和美容护理等。

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

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环境空气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吸附氮气并制取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

(1)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购买制氧机的病人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使用。

2、使用制氧机时要避开明火,避免发生火灾。

3、制氧机要放置平稳,否则会增加制氧机运转的噪声。

4、湿化瓶中的水位不宜太高(水位以瓶体的一半为宜),否则瓶中的水易逸出或进入吸氧管。

5、制氧机较长时间不用时,请切断电源,倒掉湿化瓶中的水,制氧机表面擦拭干净,用塑料罩罩好,置无阳光照射的干燥处保存。

6、制氧机开启工作时,切勿使流量计浮球置于零位上。

7、用制氧机灌装氧气袋时要特别注意,氧气袋灌满后一定要先拔掉氧气袋插管后,再关闭制氧机开关,否则易造成湿化瓶的水负压反吸进入制氧机,造成制氧机故障。

8、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严禁横放、倒置、潮湿或阳光直射。

随着便携式供氧装置的面世和家庭用氧源的发展,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持续低氧血症的病人可以在家中进行氧疗。家庭氧疗一般采用氧气瓶和制氧机,对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

2、怎样计算氧浓度啊?

计算吸copy氧浓度的常用公式为: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升/分钟)

氧含量(oxygen content)是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部分,反映血标本中氧的实际含量。
氧溶解量受PO2的影响,0.13kPa氧分压可溶解0.03ml/L的氧。正常情况下,溶解状态的氧仅为3ml/L,量很小,实际所测的血氧含量为血红蛋白结合的氧。血氧含量由血红蛋白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结合程度所决定。

3、氧浓度是多少为正常?

氧气浓度在19.5%至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体积)对人体的影响:
1、100%,6分钟内即可内致命(绝对密闭环境);容
2、50%,4~5分钟内经治疗可痊愈(绝对密闭环境);
3、大于23.5,属于富氧环境;
4、20.9%,氧气浓度正常(空气中正常含氧量);
5、19.5%,人体能够承受氧气最小浓度;
6、15~19%,人的工作效率会降低,长时间会可导致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问题;
7、10~12%,会产生呼吸急促、判断力丧失、嘴唇发紫的症状;
8、8~10%,智力丧失,会发生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等症状;
9、6~8%,8分钟即可致命;
10、4~6%,40秒内即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4、氧气浓度是多少时,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在19.5%至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

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在金属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纯度93.5%~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冶金过程离不开氧气。

(4)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补充氧分的食物可通过以下3方面促进氧气吸收。

1、改善肺功能,加大氧吸入量。梨、葡萄、银耳、白萝卜、白菜,山药、芝麻、黑木耳能清肺;百合、枇杷能止咳化痰;洋葱有较强抗炎活性;白色鱼肉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提高血红蛋白、血液循环,增加氧运输能力。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共同进食能促进铁的吸收;此外,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血红蛋白生成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

需要提醒的是,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因此餐后不宜饮用浓茶;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也会阻碍铁的吸收。

3、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受损,保证代谢能力。茄子、南瓜、土豆、绿茶、蒜、玉米等食物富含有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氧自由基。此外,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锌以及β-胡萝卜的食物都利于SOD生成,能达到间接补氧的作用。

5、吸氧浓度公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吸氧浓度计算(%)=21+4×氧流量(L/min)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

常用方法:

1、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是鼻塞放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吸氧。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

2、面罩吸氧法:将面罩掩盖病人口鼻吸氧,比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效果好些,但可能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3、经口吸氧法:如果患者鼻塞或张口呼吸,可以经口吸氧,即用一个较大的导管放入口腔吸氧。

(5)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对人体来说,氧不能储存,况且人体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也有限,因而吸氧并不能增加动脉血氧和改善脑的氧输出量,氧气只能起一种安慰剂的作用。

没有可靠的论据证明吸氧有极明显的保健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吸氧并不能益智,它仅是营养物质糖在氧化代谢时的“助燃剂”。脑是机体中耗氧量最高的器官,强度脑力劳动时,脑氧量会有所增加,但很有限,通过自主调节增加血液即可满足。

注意事项:

1、吸氧应该用医用氧气,不可使用工业氧气。

2、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

6、吸氧是不是氧气浓度越高越好?请高手指教。

吸氧不是氧气浓度越高越好。100%的纯氧气会形成氧气中毒。

虽然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就会发生氧中毒。通常,当在家中进行氧疗时,氧疗主要用于低流量和高浓度方法,并且每次吸氧的时间不会太长。

以40%,60%为界,将吸氧浓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当FiO2<40%,为低浓度吸氧;FiO2为40~60%时,为中浓度吸氧;而当FiO2>60%时,即为高浓度吸氧。高浓度吸氧持续的时间应小于12小时,而当氧浓度为100%时,吸氧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

(6)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缺氧,并且输送到人体组织的氧总是超过组织的氧耗量。

大气中含有约20%的氧,这个数值是相对恒定的,空气污染只是增加一些杂质颗粒而已,并不会影响空气中氧的浓度,即使在人群密集的地区也足够供应人们的需要。

另外,对人体来说,氧不能储存,况且人体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也有限,因而吸氧并不能增加动脉血氧和改善脑的氧输出量,氧气只能起一种安慰剂的作用。没有可靠的论据证明吸氧有极明显的保健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吸氧并不能益智,它仅是营养物质糖在氧化代谢时的“助燃剂”。脑是机体中耗氧量最高的器官,强度脑力劳动时,脑氧量会有所增加,但很有限,通过自主调节增加血液即可满足。

7、吸氧流量的浓度分别是多少?

吸入氧浓度

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疗适应症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脑力和体力消耗增大,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由于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造成大脑缺氧,细胞缺乏内源氧,出现头昏胸闷、疲惫嗜睡、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关专家认为,城市中至少有10%的人处于缺氧状态。这10%的人包括:一是生活于环境氧不足地方的人,二是消耗脑力太多的人,三是患缺氧性疾病的人。

有关医学专家介绍,适当吸氧可明显改善下列症状:

1、减轻脑力透支

超长时间的学习,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加上对考试的紧张心情,很多学生患上了“考试综合征”,表现为精神疲惫、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等现象,坚持每天吸上几分钟氧气,就能得到明显改善。

2、缓解工作压力

紧张的工作节奏之下,容易出现疲倦、头昏眼花、烦躁不安、呼吸不畅、食欲减退等症状,医学专家称之为“办公室综合征”。每日吸氧3到5分钟,能缓解神经紧张、心情烦躁等亚健康状态。

3、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呼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家庭治疗吸氧能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的痛苦,并节省昂贵的医疗费用。中老年人经常吸氧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健康长寿。

4、孕妇保健

怀孕期间定期吸氧,可以提高孕妇动脉血氧含量,有益于改善孕妇机体机能状态,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5、运动补氧

剧烈运动后及时补充氧气,可迅速改善气促胸闷,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7)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吸氧适应症:

1、呼吸系统病损,影响肺活量;比如:慢性呼吸衰竭等;

2、心脏功能不全,肺部充血、淤血致呼吸困难;

3、中毒,使氧不能通过血-氧交换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

4、昏迷,如脑血管意外;

5、术后病人、休克或颅脑疾患、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慢性缺氧患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比如2型呼衰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吸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低流量吸氧

8、吸氧的氧浓度多少合适

?

9、氧气浓度是多少时,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在19.5%至23.5%之间,人能够正常生活。

氧气浓度(%体积)对人体的影响:

1、100%,6分钟内即可致命(绝对密闭环境);

2、50%,4~5分钟内经治疗可痊愈(绝对密闭环境);

3、大于23.5,属于富氧环境;

4、20.9%,氧气浓度正常(空气中正常含氧量);

5、19.5%,人体能够承受氧气最小浓度;

6、15~19%,人的工作效率会降低,长时间会可导致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问题;

7、10~12%,会产生呼吸急促、判断力丧失、嘴唇发紫的症状;

8、8~10%,智力丧失,会发生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等症状;

9、6~8%,8分钟即可致命;

10、4~6%,40秒内即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9)吸氧浓度扩展资料

过度吸氧产生的负作用:

1、人如果在大于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所有的细胞都会受到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

2、人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3、人在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小时~2小时,时间再长则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

4、人在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纯氧环境中,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5、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

10、吸氧机使用多少浓度的合适?

对于家庭氧疗吸氧流量来说,很多人认为吸氧流量和浓度是越高越好的,但是事实证明了家庭氧疗保健并不是这么回事的。对于家庭氧疗保健来说,吸氧的浓度和流量的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不同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于氧疗时的浓度、流量、时间都是有着不同选择的。尤其是针对于缺氧情况不严重或者是非常严重的人群来说,正确的把握氧疗时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的才能够有效地保障自己的健康,让自身的氧疗变的更加有目的性和安全性。

根据使用者的病情来说,我们的在进行氧疗保健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进行给氧,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缺氧检测。氧气治疗的目的是提高肺泡内氧浓度或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因而单位时间内氧的供应量(氧流量)或肺泡内氧浓度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吸氧浓度的掌握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与空气中氧含量相似(空气中氧的浓度为21%),无治疗价值。氧浓度高于70%,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会发生氧中毒。大部分缺氧病人给氧的氧流量以2—4升/分钟为宜(氧气流量表2—4格)。这样氧浓度可达29—37%。对高流量给氧应比较慎重,一般只用于严重缺氧,血氧分压<30毫米汞柱,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

病情危重、急性缺氧者,如急性左心衰、严重休克等,高流量给氧4-6升/分钟,氧浓度达37-45%,时间不宜超过15-30分钟,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再用。对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缺氧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肺心病患者,应禁止吸入高流量氧,而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的方法来弥补氧的不足。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对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的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维持呼吸。此时,若给患者高流量吸氧,缺氧状态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使呼吸暂停或者变浅,加重病情。

与吸氧浓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