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疾病百事通 > 造成近视眼的原因

造成近视眼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31 03:00:20

1、导致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近视眼的原因,过去看法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简介如下:
1.内因
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⑵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外因
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
最近有人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环境与遗传因素在近视患病中所起的作用。”其法为对于原视力正常的学生,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对影响近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如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均无近视、一方有近视、双方均有近视的子女中,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6∶3.8;在环境因素方面:课余阅读时间为1~2h∶3h∶4~5h的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1∶3.2。因此,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发生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另外,从广义上说,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污染,营养成分的改变和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教具等,亦为客观因素,且均有影响学生近视发生的报道。但这些因素与看近引起近视相比较,则是次要的

2、引起近视眼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近视的原因?
1、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绝大数近视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环境的影响面发生的。只有少数先天性近视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这部分人人数较少,约占近视总人数的5%,近视度数往往很高。
高度近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规律,若父母均为高度近视者,其子女100%为高度近视。带有致病基因而不表现为患病的称为杂合子,与高度近视病人婚配的子女有50%的可能发生高度近视。两个杂合子婚配的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25%.
1、
环境因素:
是指非遗传的、后天的可引起近视发生的一些因素。主要具体的就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和用眼卫生不当所引起的。

眼球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首先视觉必须得到正常的外界光线刺激,否则,失去正常视觉刺激,易引起眼轴伸长近视。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常常使睫状肌发生痉挛,丧失了正常灵活性,视远时不能充分松弛,即形成了假性近视。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眼外肌对眼球的压迫和眼内压力的改变使眼轴变长则成为真性近视。

学习环境不良因素:
在过强过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不合身材的桌椅,以及不健康的身体等等。

观看电视方法不当:
看电视的距离应以屏幕对角线长度的5-6倍远为合适;电视机屏幕与眼睛最好平行或略低于眼睛;电视机的亮度要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看电视后应须做明迪健明操(眼保健操),或到室外远眺片刻,看电视时间要超过1个小时
2、
饮食因素:
眼球在生长发育期间,膳食结构不合理或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可诱发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可诱发近视,如过多的食用糖。
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营养缺乏或偏食都可使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A、VB2、VB1的缺乏也是形成近视的诱发因素。
3、
其他因素:

胎内期的影响:
母体健康与否,与胎儿近视也有关系。如果母亲怀孕时患有妊娠血症、流感、荨麻诊、酒精中毒等病症或早产等,均可促使胎儿近视。

体质因素的影响:
身体体质因素与青少年近视也有密切关系,如果青少年的身体体质基础差,或者患有急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如麻疹、高热、天花、肺炎或者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均可诱发近视和促使近视加深发展。
三农药因素的影响:
据有关报道,近年来使用有机磷农药日益增多,有可能促进近视眼的发生。

噪音因素的影响:
噪音对视力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维生素的平衡,尤其是维生素B、维生素E减少。经研究发现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现象。
综上所述,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就每一个体是否发生近视,要视其近视易患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阈值,如果超过即发生近视。易患度就是该个体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加素的总和。环境相同时,近视发生率高低取决于遗传因素,即父母中患近视愈多,子女近视率愈高。同样,遗传因素相同者,近视发生取决于环境因素,即视视物工作量愈大、近视率愈高。

3、引起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近视的原因是:
1、先天遗传

在先天遗传方面,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患者,那么他们的孩子患有高度近视的几率也会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很多,这和基因是有一定关系的。

2、用眼不当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日益充斥我们的生活,儿童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一玩起来就不注意时间,于是一个个小眼镜就诞生了。

3、偏食挑食

不科学的饮食也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尤其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及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少吃甜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含有维生素A、C和钙的食物,这些对于眼睛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就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用眼不当导致的。

因而一般常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有:

1。不要用眼疲劳。具体的来说,就是不要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眼睛,注意休息,当然,做眼保健操也是放松眼睛的一种方法。

2。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小孩子应该是活泼好动的,不要让孩子整天待在电视,电脑前面,大人有时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散步或玩耍,户外活动的好处很多的。

3。注意孩子看书写字的姿势,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4。不论是学习还是看电视,都要控制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5。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孩子用脏手揉眼睛,告诉孩子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自己自觉的爱护眼睛,因为大人不可能每一秒钟都注意着孩子的。

6。饮食问题。不可以挑食,要合理搭配饮食,不可以暴饮暴食,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垃圾食品,胡萝卜和猪肝对眼睛是非常有好处的。

7.及时补充视力营养素,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温水冲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孩子的近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

4、引起近视眼的原因?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视有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真性近内视里面又有高度近视,绝大容多数高度近视都是先天因素决定,很多高度近视的患者在小时候就开始出现症状,这种情况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需要尽早配戴眼镜,控制病情的进展。影响近视的后天因素主要是平时的用眼习惯问题,比如长时间看书、在暗处看东西,或者是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眼部疲劳之后容易使晶状体痉挛,可以导致视远物模糊的症状,就会形成近视。在早期症状相对比较轻时,如果及时的去医院眼科就诊,做散瞳实验视力能够恢复,说明是假性近视,这个时候通过积极的治疗,还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经常做一下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的发生。

与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