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说普洱茶中有致癌物,那到底还能不能喝?
被称为茶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力挺普洱茶,称曾有多地对普洱茶测定过,只有极个别样本发现过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其微量根本不构成致癌威胁。
“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曲毒素是致癌物。”“人体工程学李建军教授”的这条微博激起千层浪,曾被世人称赞的普洱茶,突然被冠上了“致癌”的称号,引发了网友讨论。
截至昨日19时30分,该微博已被转发5962次,千余名网友参与评论。很多人求证此说法的真假,个别网友很是担忧,也有网友认为是无稽之谈,要博主拿出证据再说话。更有普洱爱好者和茶商在评论中叫板李建军。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的“茶人王心”发评论称,黄曲霉大量存在于空气和食物,在坚果植物、大米等中易转变为黄曲霉毒素。但全世界的实验室中尚未发现茶中的黄曲霉能转化成黄曲霉毒素。
营养师驳斥“普洱致癌说”网络搜索发现,“普洱茶致癌说”几年前便有,昨日,记者试图联系李建军,截至昨日18时,李建军未回应。昨日,知名营养师顾中一在果壳网发文驳斥“喝普洱会最快致癌”。
顾中一介绍,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类致癌物。由于普洱茶是后发酵,特别是湿仓储存的过程中会出现霉变的可能,受到真菌毒素污染,这些毒素中就包括黄曲霉毒素。“谈到致癌物不谈剂量,都是在耍流氓。”顾中一指出,根据美国的规定,除奶制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不超过20ppb。尽管目前我国对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尚未制定,但普洱茶导致癌症的风险并不高,无需担心。
素有“茶院士”之称的陈宗懋院士称,过去很多地方对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做过测定,只在极个别的样本中发现过,而且含量非常低。“有害的东西没到量就不构成毒害,普洱茶致癌是绝对不可能的。”陈宗懋院士解释,普洱茶由生茶变成熟茶,要经过好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几种菌群参与发酵,从而构成普洱茶的香味。这几种参与发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没有黄曲霉菌。
2、听说喝普洱茶有致癌物质是真的吗?
“喝普洱茶致癌?”昨日,新浪微博认证用户“人体工程学李建军教授”在微博中提及,喝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茶里有大量的致癌物“黄曲毒素”。该言论引起不少爱喝普洱茶网友的关注。昨日,被称为茶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力挺普洱茶,称曾有多地对普洱茶测定过,只有极个别样本发现过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其微量根本不构成致癌威胁。普洱致癌说引发大讨论“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曲毒素是致癌物。”“人体工程学李建军教授”的这条微博激起千层浪,曾被世人称赞的普洱茶,突然被冠上了“致癌”的称号,引发了网友讨论。截至昨日19时30分,该微博已被转发5962次,千余名网友参与评论。很多人求证此说法的真假,个别网友很是担忧,也有网友认为是无稽之谈,要博主拿出证据再说话。更有普洱爱好者和茶商在评论中叫板李建军。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的“茶人王心”发评论称,黄曲霉大量存在于空气和食物,在坚果植物、大米等中易转变为黄曲霉毒素。但全世界的实验室中尚未发现茶中的黄曲霉能转化成黄曲霉毒素。营养师驳斥“普洱致癌说”网络搜索发现,“普洱茶致癌说”几年前便有,昨日,记者试图联系李建军,截至昨日18时,李建军未回应。昨日,知名营养师顾中一在果壳网发文驳斥“喝普洱会最快致癌”。顾中一介绍,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类致癌物。由于普洱茶是后发酵,特别是湿仓储存的过程中会出现霉变的可能,受到真菌毒素污染,这些毒素中就包括黄曲霉毒素。“谈到致癌物不谈剂量,都是在耍流氓。”顾中一指出,根据美国的规定,除奶制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不超过20ppb。尽管目前我国对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尚未制定,但普洱茶导致癌症的风险并不高,无需担心。■ 声音“茶院士”陈宗懋“普洱茶致癌不可能”昨日,素有“茶院士”之称的陈宗懋院士称,过去很多地方对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做过测定,只在极个别的样本中发现过,而且含量非常低。“有害的东西没到量就不构成毒害,普洱茶致癌是绝对不可能的。”陈宗懋院士解释,普洱茶由生茶变成熟茶,要经过好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几种菌群参与发酵,从而构成普洱茶的香味。这几种参与发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没有黄曲霉菌。
3、普洱茶喝多了会致癌吗?
另一对重要的概念就是老茶与新茶的问题;在漫漫岁月的流逝中,普洱茶越陈越香内的品质、茶品容丰富多彩的变化,加之饮茶人面对时间长河的心理感动,使得品饮老茶成为难得的享受。一般而言,老茶又分古茶、号级茶、印级茶等,时间上比较通行的分法是:古茶100年左右,如当年清宫贡茶遗留;号级茶为50、60年以上(各老茶号生产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于1949年前后统统烟消云散;印级茶以1952年佛海茶厂恢复生产以来的各色茶品。这种分法有一定道理,但由于这些茶除了古茶之外,其他大都在储藏过程中基本上都有入仓处理的历史,其地点又基本集中在亚热带高温高湿地区的港台范围,所以对以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普洱茶存放成老茶的口感风格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真正未来的老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地方肯定有不同的风格,但“越陈越香”的基本品质是不会变的。
4、"喝普洱茶致癌"是真的假的?
是假的。因为谣言说普洱茶中有黄曲霉毒素,然而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而且,普洱茶行业也一直在证明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毒素,所以,“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事实上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需要有“黄曲霉菌”和“适宜条件”这两个要素,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在这两点上并不利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而曾经检测出毒素的70份普洱茶中,检测出的黄曲霉毒素并非茶叶自身产生,而是因为仓储条件恶劣,导致茶叶被储存环境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干仓成为主流,湿仓早已成为行业中人人喊打的产品,把所有普洱茶都冠以“致癌”的帽子,是极度不负责的做法。
从“检出黄曲霉毒素”演绎出“喝普洱茶致癌”,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的流氓行为。目前监测到的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都极低,而且,粮油中的黄曲霉毒素被直接吃进了体内,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并不容易溶解到茶水中,实际上喝到体内的量还要低于茶叶中的含量。即便假定它全被被泡到茶水中,0.1微克含量也只相当于上面计算出的从粮食中摄入的总量的1%。也就是说,如果你担心喝普洱茶会致癌,那么吃饭导致的致癌风险比它要高100倍!
总之,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要注意不选购过于便宜、纸包上有水渍,茶饼明显发霉(比如起白霜、有霉点)或味道不悦的茶饼,不喝不清亮、甚至出现的霉味的茶,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5、普洱茶致癌吗?
普洱茶本身并不含有致癌物,普洱茶致癌是因为储存不当,导致黄曲霉素超回标,黄曲答霉毒素才是罪魁祸首。黄曲霉毒素对健康危害极大,是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物质。它至少分为13种类,其中B1毒性最强。其他具有毒性的还有B2, G1, G2, M1, M2等几种。
它诱发癌症的机制,主要是动物或人体摄入其后,经过肝脏的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化,和DNA形成复合体,而该复合体会阻碍DNA复制,进而激活细胞癌化的启动开关。
黄曲霉毒素极强的致癌性已被各种文献确认,动物实验显示,用含有15 μg/kg B1的饲料喂养大鼠,全部的大鼠都发现肝癌迹象[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质,根据急性毒性动物实验的推算,黄曲霉毒素的半数致死量为B1 - 18.2 μg、B2 - 84.8 μg、G1 - 39.2 μg、G2 - 172.5 μg。摄入后20%可以从尿中排泄掉,大量摄入会导致急性中毒,症状有黄疸、急性腹水症等。持续微量摄入可引起慢性肝脏损害,诱发肝癌。如果是B型肝炎患者的话,摄入后会增加肝癌的发生几率。
因此,它是目前食品天然污染物中,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
6、普洱茶含有致癌物,是否可信?
日前,网络抄上又传出陈年袭普洱茶含有大量致癌物黄曲霉素的言论,喝了不仅不保健还致癌。这一观点迅速引起众多饮茶爱好者的担心,也使得其它一些发酵茶受到波及。这种说法可信吗?普洱茶致癌?网传消息引起关注据了解,传出喝普洱茶致癌的是网上一位ID叫“人体工程学教授”李姓人士,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大赞喝茶有益身心后,话锋急转直下,指出“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该条微博在发出不到10小时内,被转发近4000次,众多有喝普洱茶习惯的网友听了这个言论后求真相、求辟谣,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王先生是个爱茶之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他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暂时不喝普洱茶一类的发酵茶。王先生认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发霉、霉变过的食品中容易含有黄曲霉素,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陈茶一来经过发酵,二来存放时间较长,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并不奇怪。参照发霉食物吃了有害健康的经验,说陈茶对身体有负面影响也有一定道理。是真是假?专家称不能一概而论究竟这种说法是“推理”还是“道理”?广西茶业协会会长郭异见到相关消息后,也和多位医疗、化学界专家进行了讨论,大家均认为这种说法
7、方舟子说“喝普洱茶致癌”真的假的?
因为喝茶比较多的缘故,最近不少朋友在朋友圈转发关于方舟子的一篇文章,《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这篇文章被一些营销大号用危言耸听的标题改造后,终于达到了恐慌的效果,大家公认的喝茶的保健作用似乎就要被颠覆,事情是否还会存在反转?喝普洱茶到底是保健还是致癌?
方是民的文章中,通过科普的手法告诉大家:“普洱茶的发酵、储存,各种真菌极易生长,所以容易污染黄曲霉素、伏马霉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这些毒素中最著名的是晃去霉素,它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所以他用春秋笔法:“那么,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笔者认为,这个问号用的恰到好处,极易对于不懂的人产生联想,对自己喝的普洱茶。
方是民还列举了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对于市场70份普洱茶样品的检测:“100%倍检测出黄曲霉素,100%检测出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90%的呕吐毒素含量超出了标准规定限值”,而2012年,南昌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重复了广州疾控中心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于是乎,这篇令人恐怖的文章,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引发了朋友圈的震荡,但是茶界并非没有声音出来,要么太专业,要么就是传播不广,所以针对方是民的这篇文章,应该更加“科普”一下。
由于普洱茶独特的风味,尤其是发酵茶的特点(生茶半发酵、熟茶全发酵),在存储过程中,会根据地点的不同,转化出不同的风味,比较著名的有:港仓、广东仓、昆明仓等等,而在市场混乱时代,有奸商为了加速茶品的发酵,把茶放置于高湿度、温度的地方加速转化,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湿仓普洱茶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或灰霉,也就是黄曲霉素产生了。
甚至有奸商会把这种霉味、仓味包装和教育茶客为“陈味”“勐海味”,冒充老茶谋取暴利,这种现象在早期是存在的,但在讲求保健健康的品饮观念下,干仓茶干仓普洱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品质优良的干仓普洱老茶,更能体现普洱茶的风味和韵味,由于口感的多样性,懂茶的茶友最终都会从其他品类转成普洱茶的忠实拥护者,比如说前几年马云和李连杰品饮百年老茶,并且推出了自己的普洱茶品牌、张国立高价收藏普洱茶和普洱茶膏等等,余秋雨更是出了不少关于普洱茶的著作和文章,俨然成为普洱茶文化学者。
干仓成为主流,湿仓早已成为行业中人人喊打的产品,方舟子偷换概念,把所有普洱茶都冠以“致癌”的帽子,是极度不负责的做法,笔者也能看出,深谙媒体炒作套路的“方舟子”,绝非无心,而是故意,否则这种常识性的问题,非要用似是而非的“科普”,进行恐吓,这种用心,自有人心可鉴!
所以说,普洱茶不管熟茶还是生茶,只要是工艺、原料、生产环境、农残等没有问题,在优质仓储下的品饮,是非常安全的,不存在“致癌”一说,方是民故意用偷梁换柱的方式,所举的案例要么是个例,要么就是特定环境下的实验结果,反而佐证了普洱茶的健康
8、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拿着茶杯,我开始想,如果普洱茶真的含有各种霉菌毒素,正如这两篇科技论文中提到的那样,浓度大大超过了标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尤其是B1,喝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改写中国癌症的流行病学结果。流行病学知识告诉我,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与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而中国省肝癌死亡率最低的是云南(普洱茶的起源)。从普洱茶与肝癌的相关性来看,似乎不支持普洱茶致癌的假说。
老方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仍然非常重要,值得认真研究。除了这两篇论文外,关于普洱茶霉菌毒素检测的文章很多,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有人说不,有人说有踪迹,有人说很多。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普洱茶中的黄曲霉可能来自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污染,但不是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因为后者的污染会使检测结果一致。理论上,无论红茶,红茶,甚至绿茶或咖啡,如果它不是由发酵造成的污染,它可能会被霉菌毒素污染。我很快在网上查到了其他茶制品的情况,很快发现在不同的茶制品和咖啡中发现霉菌毒素。其中包括一篇文章(Emilia Ferrer等人。同时测定商业咖啡中的霉菌毒素,食品控制2015,报告),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真菌毒素,包括伏马菌素,黄曲霉毒素,通过对西班牙市100家超市销售的咖啡样品进行质谱分析,发现同型孢子素和新兴真菌毒素(浓度范围为0.10-3.570μg/K)。他们还发现,在五个咖啡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超过当前最大允许水平。
我们从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日本等地购买了20种商品茶,分别是:中国普洱茶(迪珀、贡林香、诺祥普洱、中国普洱、绿碧茶园普洱茶、2009普洱茶、2016普洱生茶)、中国绿茶(Tieguanyin Zhifu、铁观音包房茶、台湾东方美人);中国产的茶叶和黄金骏美;中国产的绿茶(前张白毫、西湖龙井);印度产的红茶(卢比西亚麝香茶、卢比西亚尼尔吉里FOP、卢比西亚伯爵灰茶、英国红茶);南非产的红茶(香草波旁茶);日本产的绿茶(伊藤园绿茶、卢比西亚厚积茶)。采用有机溶剂(乙腈-2%甲酸水(1/1,V/V))和80℃热水提取20种茶叶中的真菌毒素。用UPLC-MS/MS进行了分析和方法学研究,检测了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伏马菌素(FB1、FB2、FB3)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
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包括普洱茶、红茶、绿茶等多个茶叶制品,检出了少量霉菌毒素,其中六个茶叶制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2,四个茶叶制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G1,三个茶叶制品中检出伏马菌素FB1,在一种茶叶中检测到伏马菌素FB2。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B1未检测到。在80℃热水提取样品中,除检测一种糯普洱产品中痕量(0.15~3.33μg/kg)伏马菌素B1和B2外,其余8种霉菌毒素均未检出。
9、"喝普洱茶致癌“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喝普洱茶并不会致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需要有“黄曲霉菌”和“适宜条件”这两个要素,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在这两点上并不利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也就是说,普洱茶行业“证明”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并不意味着造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表示,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
曾有普洱茶被检测出带有黄曲霉毒素是怎么回事?
事实: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对广州某市场70份湿仓普洱的检测结果,不仅检出,还有8份样品超过了5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即微克/公斤)。但请注意是“湿仓普洱检测结果”。
所谓“湿仓”,其实是故意把茶叶放在温暖湿润的仓库里储藏使之更快地发生“后发酵”。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着茶叶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陈茶仓储专家、茶文化专家吴顶明指出,70份普洱茶中检测出的黄曲霉毒素并非茶叶自身产生,而是因为仓储条件恶劣,导致茶叶被储存环境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干仓成为主流,湿仓早已成为行业中人人喊打的产品,把所有普洱茶都冠以“致癌”的帽子,是极度不负责的做法。
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事实:从“检出黄曲霉毒素”演绎出“喝普洱茶致癌”,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的流氓行为。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不可能让人急性中毒。它最主要的危害,是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类型中,B1的致癌性是最强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科学家们总结出黄曲霉毒素B1的摄入量与肝癌风险的关系: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纳克黄曲霉毒素B1,每一千万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一例肝癌;而对于乙肝患者,则是每一百万人中每年增加三例。
目前监测到的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多数都在5ppb以下,只有少数超过这个量。我们按10ppb来计算,一般人每天喝的茶叶是几克,我们按10克来算,那么其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总量是0.1微克。而且,粮油中的黄曲霉毒素被直接吃进了体内,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并不容易溶解到茶水中,实际上喝到体内的量还要低于茶叶中的含量。即便假定它全被被泡到茶水中,0.1微克含量也只相当于上面计算出的从粮食中摄入的总量的1%。也就是说,如果你担心喝普洱茶会致癌,那么吃饭导致的致癌风险比它要高100倍!
实际上,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把“不含有黄曲霉毒素”作为粮油的安全标准。现行的中国标准是:花生和玉米以及它们的制品,限量为20ppb;大米及其制品,限量是10ppb;小麦、大豆、坚果及其制品,限量标准是5ppb。这个标准,在国际上也并不算低了。
综上所述,“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10、普洱茶会致癌吗
日前,有部分专家发微博说,普洱茶会快速致癌。
主要应当是说,普版洱茶是发酵茶叶,权茶中含有黄曲霉素,这种东西会致癌。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根据科学研究,普洱茶在特定条件下确实有可能产生少量的黄曲霉毒素。但是专家认为,这并不是说从市场上买到的普洱茶中都会含有黄曲霉毒素。
在我国并没有针对茶叶制定黄曲霉毒素摄入量的安全标准,一般都是参照粮油类产品的标准,也就是每公斤含有小于5微克的黄曲霉毒素都是安全的。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的研究,一般普洱茶不仅不致癌,而且可以预防癌症。
已经发生霉变的普洱茶发生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即便如此,从科学规范来说,要对普洱茶是否致癌给出严格的科学结论,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统计数据。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它在公布的400多种致癌物或者可能致癌物以及可能致癌的生活方式里,并没有喝普洱茶以及普洱茶产品这种说法。那如果他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看到有霉变然后就说致癌,这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