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肿瘤 > 颅骨肿瘤的核磁表现

颅骨肿瘤的核磁表现

发布时间:2021-07-09 21:34:27

1、脑肿瘤早期症状

脑肿瘤的症状我们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这种一般的症状和这种局灶的症状,其中一般的症状就常见的就是颅内压的增高,那表现就主要在这种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我们去查这个眼底的时候,发现这种有这种视乳头的这种水肿。
头痛主要表现在这种胀痛,然后有的患者所说这个眼球也有这种发胀的这种感觉,那局灶性的这种症状要依据这个肿瘤所在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那么比如说有一些肿瘤可以造成这种肢体的偏瘫,或者是无力,有一些肿瘤可以造成这种患者的听力的下降,有一些肿瘤又可能会引起一些内分泌的一些改变,比方说女性同志会出现这种月经的这种不正常,延迟,或者是闭经,以及这种泌乳等等,男性会出现这种性欲的减退,性功能的丧失等等等等。

2、多发性颅骨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网织细胞的恶性骨肿瘤,分化好的瘤细胞与浆细胞相似,故又称为浆细胞瘤(plasmacytoma)。综合国内报告,占原发骨肿瘤的2.3 % ,恶性骨肿瘤的5 % 。骨髓瘤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发者占绝大多数,因此通常所说的骨髓瘤系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可以侵犯全身各处骨髓系统及网状内皮系统,好发于有红骨髓的部位,发病率依次为颅骨、椎骨、肋骨、骨盆、胸骨及长骨,发生在颅骨者多见于额、顶、枕骨,晚期可有广泛转移。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二)临床症状和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骨髓瘤细胞群体增殖到一定数目才有症状,继续增殖才有骨改变,因此在有明显症状之前常有1 - 5年无症状期,此期间,无骨骼异常,仅有血沉增快和血液、尿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骨髓像无明显异常。从发病到就诊一般3个月到一年。头部出现隆起的肿物,伴疼痛,早期为间歇痛,晚期为持续性剧烈疼痛。触诊肿物较硬,无波动,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完好无红肿。病变侵入颅内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缺失的症状、体征和高颅压症状。多数病人可累及全身多处骨骼,甚至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出现骨痛、鼻衄、牙龈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治疗原则
目前对骨髓瘤尚无根治的方法。单发颅盖部肿瘤应及早手术切除,因肿瘤恶性,呈浸润性成长,故手术除了切除瘤组织及局部颅骨内外板,还应扩大切除正常颅骨2 - 3厘米。局部放疗可防止术后复发,缓解病情。对于多发性骨髓瘤,不适宜手术,目前主要以烷化剂化疗为主,也有作者用免疫治疗。因骨髓瘤细胞产生骨髓瘤蛋白,检测血骨髓瘤蛋白可了解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及生长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3、颅骨骨瘤应该与哪些疾病鉴别

颅骨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突出于颅顶外板的圆形或圆锥状隆起,大小自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与头皮无粘连、无压痛,多无不适感,除引起外貌变形外,一般不引起特殊症状。临床中,颅骨骨瘤应该与额骨内板增生症、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疾病鉴别。1.额骨内板增生症:额骨内板增生症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头痛、肥胖、性欲减退。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有时伴发糖尿病或尿崩。2.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变广泛,基底宽,多处发病,累及板障和颅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发病,且有单侧趋向。3.脑膜瘤:脑膜瘤生长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现骨样改变。瘤基底宽,并可有颅板溶骨改变。肿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沟影增宽增多。4.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病变范围较广泛,以眶顶部多见,有面容改变,在X线平片和CT上可见颅骨全层受累,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一致,可有全身其他部位扁骨的改变。

4、颅骨骨瘤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病程较长,男女无差异。
2.多以无意发现的无痛性颅骨肿物或伴有轻微不适居多,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头痛、局部疼痛、头晕和眼球突出。
3.多累及颅骨外板,可出现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与头皮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较清、不活动、偶有压痛,局部头皮无红肿,多无不适感。
4.板障型多膨胀性生长,边界不清,颅骨广泛隆起。
5.内板型较大者可引起高颅压症状和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6.眶部骨瘤可有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5、脑瘤的症状是什么?

脑肿瘤包括原发性脑肿瘤和脑转移瘤,其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彻底切除,然因正常脑组织的不可切除性及恶性肿瘤向颅内广泛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手术大范围彻底切除极为困难。
因此,如何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保护脑的中枢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肿瘤仍是现如今肿瘤学者研究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颅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

(一)、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称之为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1、头痛:颅后窝肿瘤可致枕颈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幼儿因颅缝未闭或颅缝分寓可无明显头痛。老年人因脑部萎缩、反应迟钝等原因头痛症状出现较晚。
2、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体征,中线部位及幕下的肿瘤视神经乳头水肿出现早,幕上良性的肿瘤出现较晚,部分病人可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3、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多伴有恶心。幕下肿瘤由于呕吐中枢、前庭、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故呕吐出现较早而且严重。
除上述三主征外,还可出现视力减退、黑摩、复视、头晕、猝倒、淡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脉搏徐缓及血压增高等怔象。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当脑部肿瘤囊性变或瘤内卒中时,可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二)、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是指脑瘤引起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
有两种类型,一是刺激性症状,如癫、疼痛、肌肉抽搐等。另一类型是正常神经组织受到挤压和破坏而导致的功能丧失,即麻痹性症状,如偏瘫、失浯、感觉障碍等。
最早出现的局灶性症状具有定位意义,因为首发症状或体征表明了脑组织首先受到肿瘤损害的部位。不同部位的脑部肿瘤具有许多局灶性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6、脑瘤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脑瘤?

脑瘤是生长于颅内的原发性肿瘤,虽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但由于颅腔内容积不允许扩大,因此,不论何种肿瘤都可直接引起脑组织的局部损害,影响脑血液循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颅内积水或脑水肿,以至于发生脑疝,威胁患者生命,所以无论颅内何种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为重要。

脑瘤的发病率约占全身各部肿瘤的1.8%,在儿童中因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较少,故其脑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全身肿瘤的7%。在一般尸体解剖材料中脑瘤约占1.3%~20%。

综合多年来资料,一般认为脑瘤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177例脑瘤中男性占1429例,女性占728例,男性比女性为多。少数类型的肿瘤在性别上可有显著差异。如松果体瘤以男性儿童多见。
颅内肿瘤,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最多见于20~50岁者。15岁以前的儿童以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颅咽管瘤等较多见。20~40岁则以星形细胞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较多见。30~50岁则以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转移瘤等较多见。

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明确记载,但却散在地提到一些类似脑瘤的症状,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有“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邪重不胜,邪入于腑(奇恒之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的记载。《灵枢?厥病篇》有“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以及“厥逆”、“头风”等。以后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脑肿瘤的症状如头痛、呕吐、癫狂、痫、痰、饮、中风等记录较详细,但有些并不都是脑肿瘤。

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是正气虚弱所致,脑肿瘤也是“正虚邪入”,阴阳失调寒热相搏,毒积脏腑,营卫壅塞所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交会于头面,是属阳。及为髓海,奇恒之腑,是属阴。在正常情况下,阴平阳秘,邪不得入,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健而无疾。内伤七情,郁闷暴怒,神志失调,辛劳过度,久而难复。外感六淫,寒湿阻络,致气血瘀结,正气虚弱,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清阳之气不得升,浊阻之气不得降,格于奇恒之腑的脑内,肿大成积,发生为脑肿瘤。脑居头巅而掌管全身,脑肿瘤可影响五官及四肢,使其发生各种症状,对心肝肾三脏关系更为密切,如心主神明,藏神为精神之所舍,脑瘤时,气血瘀结,脾肾阳虚,致痰湿内滞,昏迷心窍,出现意识障碍,头痛昏迷,语无伦次,狂躁不安。邪遏心阳,出现胸中烦热,眩晕呕吐,气滞血瘀导致头痛、面部及肢体麻痹。肝藏血,开窍于目,脑瘤时,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力下降。肝血不足以濡筋,出现肢体震颤麻木,肝风内动,轻则眩晕欲仆,重则项强抽筋,口眼歪斜,语言困难,半身不遂。

与颅骨肿瘤的核磁表现相关的内容